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新会区会城街道一处普通民宅内传出这样一段对话。
“儿子,我手机又不灵了,我要唱谭咏麟的歌它识别不出来!”
“爸,不是手机不灵了,是你普通话发音不标准。”
“你看你,啥都要儿子帮忙。”
“我儿子行,也是我行。”
这是记者在马国荣家进行采访时,看到的温馨场景。
他们的儿子阿雄,出生不久就被诊断为视力残疾,如今已经失去了全部视力。他们一家人从未放弃,儿子阿雄努力前进,父亲马国荣与母亲刘敏萍则陪伴孩子同行。如今16岁的阿雄有着很强的自理能力,还是一位电脑高手。
“不做孩子的保护伞,做孩子的同路人。”刘敏萍接受记者采访时,总结道。
马国荣家庭在2020年成为新会区十大“最美家庭”之一。9月20日下午,记者走近这家人,探寻他们的共同成长之路。
医生说孩子会失去视力
夫妻二人选择坚强面对
2006年7月12日——这是马国荣一家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一个小生命来到了这个家庭。“他出生的时候属于早产。出生的时候非常小。”刘敏萍说,“孩子一出生就要吸氧,医生说早产儿可能会有后遗症。但我不怕,孩子来到了,我就会好好待他、养他。”
在阿雄5个月大的时候,刘敏萍发现,阿雄的眼睛长得和其他小孩不太一样。“当时医生告诉我,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已经没有治疗的必要了。他最后会失去全部视力。”刘敏萍回忆说,当时她抱着年幼的阿雄,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
“不行!孩子就在我们眼前,我们不能害怕,不能倒下。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马国荣夫妇很快便调整心态,而且开始筹划孩子的未来。“我们不能陪着孩子一辈子,我们先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刘敏萍这时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学历不高,平时只能打散工,但我从未放弃为家庭的美好生活努力工作。”马国荣说,他十分感谢妻子刘敏萍在教育孩子时付出的努力,“我平时也就是一个严父的形象,孩子的妈妈就和他做朋友,孩子的很多变化,都是受到了他妈妈的影响。”
“阿雄不能一直在家,
他以后还要接触社会”
这样的场景曾经常常出现在马国荣家庭当中——
阿雄走路摔倒了。“乖孩子,加油!自己起来继续走。”
衣服脏了。“阿雄,自己的衣服要自己洗的。”
在路上,敏萍会特意甩开儿子的手,让他自己走,她紧紧地跟在身后……
“我们不可能照顾儿子一辈子,所以从小就训练阿雄的自理能力。他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要求要更严格。”刘敏萍说。
阿雄还有视力的时候,在新会区盲人协会的帮助下,为他配了一副专用的眼镜,让他可以到小学读书。阿雄十分聪明,成绩常常名列前茅。
可惜好景不长,阿雄二年级的时候,出现了视网膜脱落的情况。焦急的刘敏萍带着阿雄到广州求医,虽然前后做了3次手术,但阿雄还是失去了全部视力,辍学在家。
“阿雄不能一直在家,他以后还要接触社会。”这个想法一直盘旋在马国荣夫妇的脑海当中。在夫妇二人的打听下,知道广州有一家盲人学校。2017年,11岁的阿雄来到了广州的盲人学校。
刘敏萍陪阿雄在学校度过一晚,确定他能适应后,就离开了。“鸟儿不能总跟着妈妈,只有往外飞才能更加强大。”刘敏萍说,她离开时没有流一滴泪,只有对孩子的期待与信心。
阿雄对得起这份期待,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达到了盲文学习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他喜欢美食,喜欢电脑,而且自学了一些技术。能帮助盲人朋友调试电脑设备,调声卡,甚至已经凭自己的技术赚点钱了。”刘敏萍说,阿雄通过读屏等盲人专用的外设,可以灵活地使用电脑。“如果你只是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和他交流,完全不会知道他眼睛不方便。”
2020年,马国荣一家被评为新会区十大“最美家庭”。提起这个,马国荣总会谦虚地说:“过誉了。”同时,他也希望能以自身影响到其他残疾人家庭,能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