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集集团位于深圳蛇口的总部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成员企业在同一天举行活动,共同庆祝中集集团投产40周年。40年间,中集集团发展成为年收入跨越千亿元,业务遍及全球各主流市场,拥有7万多名员工的跨国企业集团。1996年,中集集团投资成立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开启了投资新会、扎根新会的历程。26年来,中集集团与新会共同成长,发展方向从传统的集装箱向“集装箱+”延伸,助力新会打造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
江门日报记者 殷浩轩
助推中集集团发展“集装箱+”
全力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1996年,中集集团在新会区大鳌镇投资成立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经过26年的发展,已在新会设立5家生产性企业,包括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新会中集木业有限公司、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中集车辆(江门市)有限公司。2021年,中集集团在大鳌镇基地总产值达90.93亿元,同比增长84.1%,税收达4.3亿元。
新会区紧紧围绕市委“1+6+3”工作部署,聚焦“首善之区”、全市高质量发展标杆定位,努力打造成为大湾区西翼制造中心。在新会区委、区政府的引领下,大鳌镇紧紧围绕集装箱龙头企业,推动上下游产业链条的补缺和工业转型升级,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优先推动中集集团在原址“零增地”升级改造实现增资扩产。
新会区全力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动中集集团发展“集装箱+”业务,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今年8月16日,我国第一条集装箱整箱全自动粉末涂装生产试验线在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公开亮相。作为集装箱生产过程中整箱粉末涂装技术最新成果,该技术将彻底解决集装箱涂装工序高污染困境,从本质上实现废气、废水、废渣“三废”为零的涂装“清洁生产”,是集装箱“绿色制造”的又一重大突破。
6月16日,香港大型过渡性房屋项目——元朗东头“同心村”过渡性房屋项目(以下简称,“同心村”)正式启用,中集模块化建筑投资有限公司是“同心村”项目的独家模块供应商。中集模块化建筑体系是以钢结构为主体,结合保温、隔热、水电、暖通、内部精装修家具及智慧系统于一体的永久性建筑体系。建筑模块90%以上可在工厂流水线上预制生产、装修,通过海陆联运运输至项目现场后,快速吊装搭建,即可拎包入住,能够有效助力香港快速兴建过渡性房屋,缓解住房压力。
面对疫情反复带来的挑战,新会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企业生产,多措并举保障产业链运转畅顺,引导企业抢抓发展先机。今年4月开始,由广东中集建筑制造有限公司建造的移动核酸检测站上市,“核酸小屋”小巧方便,功能齐全,配有脚轮,可灵活移动到任何小区或者街道,适合当前防疫形势,给医护人员送去清凉的同时,也收获了群众的好评。
今年3月下旬,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第一期建成,该基地依托新会中集“集装箱+”集成装备技术,使水产养殖装备化、养殖操作自动化、养殖管理智能化、养殖尾污资源化,让水产养殖告别“靠天吃饭”,这是新会中集在“集装箱+”新业务探索上取得的重要成果。
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
力促落户企业快速发展
新会区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工业立区、制造强区,以“一园三中心”为发展方向,以“千亿GDP”“千亿产业链”“百亿级国资”为发展方向,建设“首善之区”。新会区出台了“黄金十条”“政令十条”“效益十条”“科创十条”等多项暖企惠企政策措施,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想方设法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的政策服务,全方位、多层次助推中集集团等落户新会的企业快速发展。
充分发挥“人才是第一资源”作用。“十四五”期间,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依靠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成功转型升级,实现创新发展。大鳌镇全力实施“人才倍增”工程,协助企业用好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推动企业培养高层次、急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对外人才交流,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
切实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针对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大鳌镇结合中集集团用工需求,分时段分批赴广州、肇庆、湛江等地院校以及广西梧州、桂林、柳州等地专业技术对口的院校参加校园招聘会,助力企业招揽各类紧缺技能型人才,今年以来,已累计招聘2500多人。
政企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大鳌镇利用自有用地资源,借助新会中集先进装备制造优势,积极发动和引入新会中集渔业科技事业部在大鳌镇东升村建立新会中集渔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动“大鳌试验基地现代化水产养殖项目”落地。下一步,大鳌镇将继续向周边乡镇推广中集农村污水处理装备和渔业养殖废水处理技术,推动新会东组团片区水产养殖业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