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赋能 科普惠民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科协实施“三轮”驱动,做好“四服务”,高质量助推幸福侨都建设
科技赋能 科普惠民

江门市2022年“侨都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仪式举行。郭永乐 摄
江门市第五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市科协供图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近年来,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市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全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推进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实施“三轮”(智库、学术、科普)驱动,做好“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助推幸福侨都建设。

    创新争先,勇毅前行。今后,市科协将继续贯彻市委“1+6+3”工作部署,落实江门市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构建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进一步为江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 吕胜根 通讯员/江科协

    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

    科协组织具政治属性。有着61年历史的江门市科协是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

    目前,市科协所属地方科协、市级学会、院校和厂企科协组织共52个。推动全市镇(街)设立科协组织机构,形成全市科协组织工作的三级网络。至2021年,已认定市级科普基地61个,省级29个。目前,江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基本完成,科协组织不断完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不断增强。

    市科协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加强对科技工作者政治引领,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把最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科技创新和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探索成立科技社团党委,建立学会党建联络员队伍,加强对学会的政治引领。

    疫情发生后,市科协启动应急科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聚集、学会学科和科普网络优势,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投身抗疫一线,广泛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开展科技志愿服务,为江门市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打造有温度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拓展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新通道,需要新机制、新平台。

    十年来,市科协遵循科技工作者成长规律,实施凝心聚力工程,优化提升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科技工作者精神家园,释放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活力,“科技工作者之家”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科技人员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市科协加强对学会的分类指导,培育形成了多学科领域的科技社团组织体系,制定出台《江门市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江门市科协科技社团工作评价办法》,构建科技社团星级评价体系,学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制定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制度,搭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平台;实施科技人员成长工程和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举办各类型培训讲座近千场,培训科技人员8万多人次,托举青年科技人才15名进行重点资助和培养;形成“全国科技工作者日”长效机制,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发布《致全市科技工作者的一封信》,打造“侨都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品牌;做好科技人才表彰推荐工作,推选多个集体和个人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每两年开展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累计评选出优秀论文3390篇并编印成论文集。

    一系列暖心的举措,大大增强了我市科技工作者的自豪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

    近年来,市科协围绕江门战略性产业发展需求,对接“科创中国”服务平台,服务江门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实施学术引领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地区战略性产业和产业链条,开展院士专家高峰论坛、广东中青年科学家行等高水平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了“学术活动月”“侨都科学论坛”等多个学术交流品牌。诺贝尔奖得主伯纳德·L·费林加教授,江欢成、梁思礼、容柏生、周福霖、宋尔卫和刘经南院士等大批专家院士曾先后到我市交流科技前沿信息。

    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构建特色科技智库,制定《江门市科协决策咨询调研课题管理办法》,引领科技工作者建言资政。市医学会、市护理学会等12个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9项,获得政府购买科技服务项目27项。实施“千会万企金桥工程”,组织嘉宝莉、质计所、量子高科等单位获评为广东省科技专家工作站,推荐江门启迪之星和粤湾云谷成功申报广东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

    据悉,我市现有1个中国科协海智基地、9个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和34个学会科技服务站,形成“海智院士学会”智库体系,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全域科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市科协履行市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职责,贯彻实施《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广东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部署要求,对接“科普中国”“广东科普”品牌建设,探索科技志愿服务发展新路径,推动建设全域现代科普服务新体系,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普支撑,切实做到“科普为民”,明显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江门市公民科学素质指标从2015年6.0%增长至2020年10.3%。新会、开平、江海被确定为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推荐认定单位。

    科普设施建设方面,全市科普画廊、科普活动站、科普电子终端基本达到全覆盖。江海区科技馆2020年建成后,年接待超17万人次。市科技馆前期调研也已完成,正在规划建设。

    品牌活动方面,连续9年举办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讲座,累计举办523场,现场听众超17万人次;开展“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参观群众达34万人次;支持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特色主题活动,打造14条科普研学线路;打造线上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知识竞赛活动,线下“全国科普日”“江门科普游”“科普嘉年华”“科普进校园”等科普精品活动。其中,科普大篷车进校园项目覆盖中小学校78所。市科协在2013年、2016年、2019年、2021年均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重点人群科普方面,青少年科技教育屡创佳绩,全市共有省级科学教育特色学校4所,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6个;完善青少年科创竞赛选拔机制,近5年来累计获得国家和省级青少年科技竞赛金牌70余项,在全省名列前茅;举办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和实践能力挑战赛等年度三大赛事。2021年承办第36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市选手斩获各类奖项62个,实现新的突破。在农村开展下乡服务和实用技术培训,在城区举办科普大讲堂,创办甘化社区、东仓里等4所社区科普大学,惠及万余居民。

    科普宣传方面,市科协与时俱进,打造“江门科普”微信公众号、江门日报科普专栏和电台“科普1分钟”栏目。其中,“江门科普”微信公众号荣获2021年江门市十佳特色政务新媒体,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作出新的探索。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