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喜迎二十大 江门这十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描绘农村大地“五彩答卷” 谱写乡村振兴“生动乐章”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蓬江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描绘农村大地“五彩答卷” 谱写乡村振兴“生动乐章”

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上,蓬江农产品表现“抢眼”。
棠下镇五洞村的油菜花田景色让人沉醉其中。
10年来,蓬江农村变得更美更宜居了。
如今,蓬江区“风景宜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

    说农业、看农村、问农民,这是怎样的十年?

    革命老区居民说,这是红色的十年,9条革命老区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村民说,这是绿色的十年,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党组织书记说,这是金色的十年,杜阮凉瓜、五洞牛肉、弓田“珍珠鸡蛋”等农业“拳头产品”一步步走出去,村民日子越过越富裕……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过去十年,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是以梦为马锐意进取的十年。蓬江区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踔厉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升级蜕变、美丽新农村范围越来越大、河湖治理效能持续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描绘出农村大地的“五彩答卷”,谱写出乡村振兴的“生动乐章”。

    文/图 胡晴晴 罗霈

    郭永乐 林晓云

    红色固本 党建引领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红色,是激情,是奋进的力量。

    近日,一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赛在蓬江区各镇(街)上演,掀起了一股你追我赶的“比武”热潮,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弓田村党支部书记陈健能亮出了带领村民致富的妙招:“弓田村推出健康优质农产品‘珍珠鸡蛋’和‘绿壳鸡蛋’,打造弓田绿色品牌,提升本地农产品价值。同时,以‘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周郡村党委书记谢嘉荣道出该村基层治理亮点成效:“周郡村率先试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和‘村组联议五步法’,把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务,交由党组织牵头、村民集体决定,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党建引领,点燃“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力!去年,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通过抓规范、强队伍、促融合,不断提升党组织“硬实力”,凝聚乡村振兴“源动力”,成功创建蓬江区“四个一”模范机关党支部。

    建设示范村、打造田园综合体、推动碧道建设、助力“厕所革命”……近年来,蓬江区多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均实现跨越式发展,高质量打造10个示范村,新(改)建农村厕所160座,脱贫攻坚实现圆满收官,呈现“多点开花”良好态势。

    绿色强基 宜居农村更美丽

    绿色,是新生,是希望的力量。

    “灯似繁星别样多,村前照耀胜银河。”在子绵村,村民李炜棠将乡村美景写进诗里;在瑶村社区,原来的鱼塘、闲置地,一转眼“变身”成为集生态停车位、水中景观亭、滨湖湿地景观、休闲活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瑶村中心文化公园;在五洞村,油菜花田的景色让人沉醉其中;在康溪村,渔舟晚钓、亲水平台、河畔公园、口袋公园、文化长廊等乡村振兴项目让该村焕然一新……从子绵村到康溪村,再到一座座散布在蓬江大地阡陌间,掩映于山水中的村庄,勾画出一幅幅水清、景美的绚丽画卷。

    10年来,蓬江区坚持因地制宜、量身定做,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各有特色、各有风味。完成城乡环卫一体化改革,农村公厕按需配套率、无害化户厕建成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集中供水普及率、乡村保洁覆盖率实现5个100%,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全区累计建成16条乡村振兴示范村,良溪村经验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荐首页,全区348条自然村基本实现“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全区75%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9条自然村达到特色精品村标准。4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和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吸引了大批群众到乡村游玩、消费。

    金色兴农 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金色,是灿烂,是兴旺的力量。

    大海农业,是广东省高端香米产业创新经营模式领头单位;南石龟业,是“江门市特色种养标准化示范基地”;江门市侨乡汇农农民专业合作社,专注于杜阮凉瓜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近年来,蓬江区坚持品牌兴农、科技兴农,于2018年成功培育汇海集团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家、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2家;打造杜阮镇上巷村、棠下镇良溪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2个,其中上巷村还成功入选省级专业村;引导和培育国家、省、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使品牌优势和产业融合相得益彰,成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风向标”。

    2021年,蓬江区完成国家级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并对外运营。“短短两三年,我们上巷村从默默无闻的小乡村,变成了‘村美、民富、业兴’的示范村!”在省级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示范班上,上巷村党支部书记黄梅芳自豪地向各地市的村党组织书记分享该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

    唱响党建引领“好声音”,奏响产业振兴“共鸣曲”!蓬江区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品牌化、品质化发展,既满足了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也让蓬江农业在高质量发展路上越走越稳。

    品牌强基——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推介活动现场,22家蓬江企业带来的杜阮凉瓜、养生谷白玉瓜、荷塘龟苓膏等115种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全面展示了蓬江区农业品牌建设的累累硕果。

    品质快检——蓬江区坚持“严把关、保质量”,连续11年无检测出瘦肉精阳性,实现家禽和羊集中定点屠宰,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在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全市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质检小站实现产地环节对农产品快速检测,打通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

    兜底保障——目前,全区水稻保险覆盖率达100%。去年,蓬江区因地制宜发动淡水水产等特色险种投保,投入区级资金62.3万元补助养殖户,大力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

    蓝色卫农 “三资”管理走在前

    蓝色,是守护,是保卫的力量。

    作为农村改革的深水区、硬骨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如何让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三资”管理更加阳光规范,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也是基层管理亟须破解的一道难题。

    自2012年建立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首次对农村集体资产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以来,蓬江区持续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几乎每年都有新举措——

    2013年,以潮连街为试点探索委托第三方代理记账;2014年,建立财务监管平台,实现农村党风廉政信息公开平台、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平台和财务监管平台的对接;2015年,实现“三平台”(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农村集体财务监管平台和党风廉政平台)合一运作,落实“村(组)账由镇(街)管”……

    自2021年8月起,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系统升级,实现网上交易全区全覆盖。

    “我们还增加了网上交易平台长期挂网和项目索引归类功能,增强平台实用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农村集体资产网上竞投系统,可以杜绝串标围标、恶意竞标等违法违规现象,实现农村“三资”公开交易移动网络化、程序化,使农村管理更加规范;此外,实行网上交易还可实现业务处理零接触,确保疫情期间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工作不停滞。

    据统计,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平台累计交易量746宗,累计交易额15.36亿元,相比交易低价12.24亿元,增值3.12亿元,有效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

    橙色破题 结对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橙色,是温暖,是友爱的力量。

    2016年以来,蓬江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投入各级扶贫资金超4700万元,全面落实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饮水安全等有关各项政策,极力培育具有城乡融合发展特色的产业扶贫项目29个,为低收入人群实现增收提供有力的支撑;2019—2020年,投入7209万元,分别推动实施“村村通”和“户户通”自来水工程,打通市政管网供水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彻底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到2020年底,全区在册324户914人原建档立卡脱贫户,按现行标准实现100%脱贫,全部达到“八有”退出标准并有序退出。

    2017—2020年,在粤桂扶贫协作工作中,蓬江区助力广西崇左市天等县以“好”的等次退出贫困县序列,蓬江区驻广西天等县帮扶工作组获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此外,蓬江区还助推恩平市农村面貌大提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立足“天等所需、蓬江所能”,蓬江区与天等县签订《“十四五”时期江门市蓬江区—崇左市天等县协作框架协议》,加强两地对口协作。

    如何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立足新发展阶段,蓬江区将持续做好东西部协作和结对恩平市工作。落实“三结对”工作机制,明确结对帮扶恩平市经济薄弱村47条,扶持恩平市实施衔接乡村振兴项目14项,助力恩平市提升农业农村发展质量。

    数说成效

    现代农业方面,蓬江区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5家;共有名牌产品(农业类)1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1个,绿色生产资料1个,有机产品5个;建设杜阮凉瓜市级现代产业园1个。

    农村建设方面,全区累计建成16条乡村振兴示范村,良溪古村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荐首页,70%的农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

    河湖治理方面,蓬江区累计投入超30亿元,实施水质提升工程,辖区内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天沙河、杜阮河等6个黑臭水体稳定消除黑臭;高标准完成62.05公里碧道建设并实现全面贯通。

    光荣榜

    2013年,杜阮凉瓜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2014年,荷塘冲菜入选国字号名特优新农产品丛书目录;2017年,蓬江区获得全省新农村建设争先奖;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1年,成功创建“全国第二批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样板县”,率先在杜阮凉瓜田园综合体建设全市首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检小站;2022年,蓬江区预制菜产业园成功获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2年,蓬江区碧道建设获省河长办激励。

    典型案例

    “文化+旅游”融合,推动形成乡村文旅品牌

    良溪古村“火出圈”

    2019年,作为蓬江区乡村振兴示范村,良溪古村用半年时间打响破局之战,塑造出古村振兴新格局,相关作品首次登上“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推荐首页,获得全国用户高度点赞和关注。

    良溪古村为什么能“火出圈”?《农民日报》报道认为,作为古村、景区、村庄的集合体,良溪古村以“文化+旅游”融合推动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和影响力的乡村文旅品牌,每年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关键在于三点:

    一是通过专业规划,做好旅游开发保护。通过村容村貌升级改造系列工程,打造“旅游+乡村振兴”示范点,融合乡村小食、文创、罗氏祖训文化等元素,打造“良溪古街”;串联罗氏大宗祠、罗贵墓、护城墙、码头等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物点,形成良溪古村旅游路线;挖掘利用文化遗址,打造良溪上坑“洒洒水”诗词休闲景区等。

    二是多措并举打造文旅融合乡村业态。举办乡村特色品牌活动,如纪念良溪古村建基888周年祭系列活动、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棠下牛肉”美食节活动等;通过举办“粤菜师傅+电商”培训班,推动良溪本土传统美食推陈出新;积极引进特色民宿,成为良溪古建筑、历史文化的展示点。

    三是梳理历史脉络,讲好良溪文旅故事。收集良溪相关诗词歌赋,启动三十六姓家史馆的建设工作,编辑出版《良溪掌故》等书籍与作品集,将“珠玑巷移民开基蓢底的故事”申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使游客在游览中感受到罗贵南迁时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精神。

    见证者说

    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局长陈勇:

    农业更强 农村更美 农民更富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自2004年来到蓬江区,我一直都在农业农村部门工作。结合个人工作经历,我发现,过去十年,蓬江区在三个方面有显著提升。

    首先,生态更宜居。比如,以前很多村庄因为养猪等历史原因,一靠近河涌就有臭味袭来,现在通过生猪禁养、引水增流、水环境综合治理,蓬江区河道整体有了质的变化,真的是“水清、岸绿、景美”。随着“厕所革命”的推进,现在每条村都有干净卫生的标准化公厕,“风景宜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越来越多。一到假期,我身边都有不少朋友“舍远求近”,选择到蓬江农村来一场“自由行”。

    其次,乡风更文明。不少农村通过“村组联议五步法”,把党的领导延伸至村民小组“末梢”,规范村民小组议事决策流程;农村“三资管理”从十年前开始推进,一路不断完善,现在通过网上交易平台,有效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也在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水平不断提升,文明基因在广袤农村落地生根。

    最后,产业更兴旺。五洞村、上巷村、良溪村、卢湾村等一批美丽乡村,通过发挥各自优势,以文旅促振兴,村民和农村集体收入增幅明显,农业更强了,农村更美了,农民更富了。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