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善作善为之精神 绘就健康江海蓝图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10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全心全意守护百姓健康
以善作善为之精神 绘就健康江海蓝图

区疾控中心成立以来,这支队伍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
江海区探索创新,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为主线,将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建到公园里。
威东村获得“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称号。
江海区增设多个核酸小屋,方便市民采样。
江海区在我市首推流动疫苗接种车,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见证了十年来江海区卫生健康局以怎样的一番干劲,绘就健康江海这张蓝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局的精心指导下,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秉着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从百姓对健康的期盼出发,聚焦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聚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推进健康江海建设。

    春华秋实何寻常,如椽巨笔著华章。

    对江海区卫生健康局来说,这十年是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事接着一事办,在时代的激流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下属于卫健成就的十年。

    这十年,是持续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十年。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显成效,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辖区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加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以缓解。

    这十年,是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十年。健康江海建设稳步推进,国家基本公卫落地见效,“一老一幼”得到保障,居民健康素养显著提高。

    这十年,是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织密的十年。尤其是2020年以来,面对百年难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回望过往奋斗史,眺望前方奋进路。目前,健康江海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以敢闯敢拼、善作善为、勇于创新的担当精神,办好人民满意卫生健康事业,书写“江海故事”。

    文/蔡昭璐

    图/蔡昭璐 邓榕 梁爽 吴慧敏

    A 敢闯敢试

    健康江海跑出“加速度”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十年来,健康江海行动全面推进,促进健康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2018年5月,随着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启动仪式的举办,江海区正式拉开了健康促进区的创建序幕。在创建的这条赛道上,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大胆探索,敢作敢为,率先在我市出台《健康江海行动(2020—2030)》,为进一步推进健康江海建设、推进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规划新的“施工图”。

    创建过程中,江海区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辖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民健身蔚然成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耀眼的成绩单上,是一个个惠及民众的成果——科技馆、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龙溪湖阅读中心、白水带体育场、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等有效提升了公共文化及卫生服务水平;城央绿廊入选省万里碧道建设示范项目;西江外滩湿地公园、釜山公园、儿童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活动的好去处。

    这十年,江海区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36个,打造了一批江海“招牌”。其中,下沙片区的“蝶变”,就是江海区高标准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的生动例证。

    下沙片区曾是江门的棚户区,道路狭窄、地势低洼,排水设施不完善,干燥时节火灾频发,每逢雨季房屋受浸,群众苦不堪言。2019年起,江海区大力开展爱国卫生工作,对其重新规划、搬迁、改造。下沙片区摇身一变,成了留存城市记忆的疍家文化主题公园、城央绿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以前屋前的河水又黑又臭,周边像大型垃圾场。现在舒服多了,新家宽敞明亮,环境整洁舒适。”当地居民覃姨说。

    一步一脚印,十年大跨越。2021年,江海区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区,“健康江海”迈出重大跨越。2021年,江海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2%,较2018年健康促进区创建初期的22.2%提高了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B 瞄准“痛点”

    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医疗资源匮乏,医疗力量薄弱,曾是江海区卫生健康的“痛点”。十年来,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瞄准“痛点”,对症下药,为医疗机构赋能,全力推动辖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

    回望这十年,是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的十年。辖区医疗机构完成整体环境修缮改造。区人民医院完成健康管理中心大楼、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成人接种门诊、儿童免疫中心建设,添置了负压救护车、肺功能机等一批设备;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完成急救中心、礼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新增CT、电子胃肠镜等大型设备。全区32个村级卫生站全面推进升级改造,医疗服务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回望这十年,是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的十年。区人民医院顺利创建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区两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实施。2017年,江海区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分别与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签订组建医联体合作协议,率先在全市建成三级法人统一的紧密型医联体。这几年,紧密型医联体持续见效,两家分院在门诊量、手术量上快速增长,专科建设佳绩频出,新项目新技术不断落地。中医药能力进一步提升,三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初显成效。

    回望这十年,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的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江海区卫生健康局认真贯彻落实《江海区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筑巢引凤、推进薪酬改革、加强人才引育等举措,壮大优化人才队伍。十年来,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在职人数增加104人,卫生技术人员增加128人,中级职称增加62人,副高以上职称增加15人。医疗卫生科研领域勇创佳绩,2018年至2022年累计通过江门市卫生健康局科研项目立项和新技术新项目推广应用项目25个,通过江门市科技项目立项19个,逐年创新高。

    一路走来,江海区卫生健康事业稳步发展,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健康之路”。2021年,全区总诊疗人数13.39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42%。

    C 共建共享

    全生命周期健康更有保障

    14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如何扎实推行、落地开花,真正惠及群众,让全生命周期健康更有保障?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坚持“破则立,从则平”。

    该局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医防协同,组建了41个“3+1+N”家庭医生团队,在村(社区)实行精细化网格化健康管理。团队以“3”为核心,以“1”为桥梁,以“N”为补充,形成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同、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

    此外,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大胆创新,打造“家庭医生+社工+志愿者”跨专业服务模式,建立医疗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机制,将社会工作者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有效推进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坚持把“一老一小”健康事业作为一项暖民心、解民忧、增民利的民生工程,时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关爱“一小”,江海区探索创新,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为主线,在全国首创将儿童免疫公共服务中心建到公园里;设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大力推进示范性托育机构建设,促进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

    呵护“一老”,该局印发《医养结合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让老年人健康有“医”靠;开展“银龄安康行动”,为全区3.4万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覆盖率为100%。目前,江海区有全国“敬老文明号”1个,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1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个。

    2021年,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4.66%,较2012年增长4.16%,有较大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0%以上,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95%以上,孕产妇、0—6岁儿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结核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率均符合要求,为社会稳定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D 勠力同心

    公共卫生防护网筑牢织密

    公共卫生体系是保障全民健康的重要一环,是推进健康江海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两年多里,面对困难和挑战,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充分发挥疫情防控主力军作用,迎难而上,全系统干部职工勠力同心、苦干实干,坚持疫情防控和深化医改两手抓两手硬,筑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抗疫过程中,公共卫生体系逐渐显露短板。该局以此为契机,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发热门诊、PCR实验室是抗疫中的“先行军”。江海区卫生健康局与各有关单位形成合力,畅通“绿色通道”,全力推进江海区首个PCR实验室建设、发热门诊(诊室)升级改扩建及隔离酒店改造等项目。

    其中,PCR实验室用了20天火速建成,在疫情中诠释了“江海速度”。投入使用后,医院可以自主开展检测,核酸检测实现了从无到有。目前,江海区核酸检测最大检测能力为2.288万管/天,战略储备可达到5.288万管/天。

    区、街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无到有,也是江海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的举措之一,填补了江海区多年来无疾控机构的空白。在采样现场、流调中心、疫苗接种点,都可以见到江海“疾控人”的身影。这支队伍成于疫情、战在疫情,一次次扛起大梁,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斗,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

    此外,该局还建立健全重大疾病和职业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印发《2020—2025年江门市江海区传染病监测方案》,推进职业病、艾滋病、严重精神障碍等重大疾病的预防筛查、早诊早治和健康管理,健全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等各项制度,加强疫情信息日常管理、审核检查和质量控制。

    十年间,江海区卫生监督执法体系逐步完善,传染病管理规范有序,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巩固了无脊灰状态,艾滋病蔓延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家慧:

    勇毅前行

    谱写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

    这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江海区卫生健康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补短板、强基层、促医改、求发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成效。尤其是在近两年疫情防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的情况下,全系统上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取得阶段性的防控成果。

    今年,我们将鼓足“挑大梁”的精气神,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实施健康江海行动,实现疫情防控和医改工作双统筹、齐推进,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一是慎终如始战疫情。继续做好防控工作“严、紧、实、细”文章,切实履行防控职责,形成防控工作合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发热门诊改扩建,强化疾控、医疗、检测、流调等领域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努力提升流调处置、核酸检测、隔离管理、医疗救治和应急处置“五个能力”。

    二是健康江海再落实。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入到日常诊疗中,实现医防融合;抓好“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服务,依法组织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合理配置资源,大力开展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服务;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医疗服务监督;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三是全面实施医疗卫生人才提质计划。实施人才能力提升工程,探索建立适合本行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卫生健康人才;充分发挥医联体总院“传、帮、带”作用,加强公共卫生、精神科、老年医学人才等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构建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人才支撑体系;强化全科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卫生监督执法人才培养;加大基层人才招聘力度,推进区域内人员“统招统管统用”,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得到壮大,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数进一步增加。

    四是医疗能力再提升。聚焦补缺项强弱项,推动江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重建;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专科共建,加快学科发展,全方位提升辖区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实施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三年行动计划》,抓紧出台《“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规划》,研究制订《江海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数说成效

    2021年江海区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2岁

    ●婴儿死亡率下降到0.7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8‰

    ●孕产妇死亡率为39.29/10万

    2021年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2%,高于省的平均水平

    ●共建设健康示范村(社区)16个

    ●健康促进示范医疗单位5个

    ●健康促进示范学校15个

    ●健康促进示范机关17个

    ●健康促进企业12个

    ●顺利通过省级健康促进区验收

    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1个、省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36个、市卫生村36个

    ●省级以上卫生镇、村覆盖率100%

    2021年末,江海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4个

    ●其中医院3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个、村卫生站32个。

    ●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582张,实际床位625张,分别较2012年提升了133.73%、147.04%;

    ●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1307人,较2012年提升了113.56%。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极大扩充

    2021年,全区总诊疗人数13.39万人次,较2012年增长42%

    ●自2017年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以来,两家公立医院实现疑难手术(重大手术)857个,新技术新项目21个,填补了医院多项技术空白

    2021年,全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94.66%

    ●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03%,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在95%以上

    ●孕产妇健康管理率为94.22%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62.82%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92.06%

    ●肺结核患者管理率99.19%,规则服药率96.61%

    ●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传染病疫情报告及时率100%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