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民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助力项目建设“跑起来”
“铁三角”水闸抗洪排涝保安澜
市民免费学冈州古琴
力求实现资源共享发展共进
新会青年歌手原创歌曲获省级奖项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三角”水闸抗洪排涝保安澜
为葵乡构建水利安全体系
三江口水闸。 陈应深 摄
龙泉水闸。 胡永雄 摄
大洞口水闸。 李国照 摄

    开栏语

    重大水利工程,是深化改革发展、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项目,在促进经济增长、区域协调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会区水利局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主基调,通过修堤筑坝和除险加固“两手抓”,进一步提升全区水利工程管护水平和挡潮治涝能力,持续巩固和筑牢葵乡水安全防线。自2012年以来,新会区持续加大水利工程投资,累计投资超30亿元。今日起,本报推出栏目“葵乡‘最美水利工程’”,敬请垂注。策划/钟珍玲

    水闸,作为应用广泛的水利载体,一直都是挡潮排涝、抗洪减灾的重要“利器”,多建于河道、渠系、水库、湖泊及滨海地区。

    新会河网密布,且气候多变,尤其是近年来,强对流天气增多,风暴潮频繁多发,客观条件以及社会发展对抗大潮、排内涝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据统计,近年来,新会区加固病险水库16座,修建或加固水闸126座,依托系列水利工程,新会区进一步系牢水旱灾害防御“安全绳”。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按照百年一遇防洪(潮)标准设计建设的三座新型挡潮闸:大洞口水闸、三江口水闸、龙泉水闸。这三座水闸组成“铁三角”,与江新联围干堤一道,形成了更加完整的防洪(潮)、排涝体系。

    近期,为应对季节天气变化,保障区域冬耕及来年春耕顺利开展,新会区水利局开展专项巡查行动,从“铁三角”水闸入手,确保水闸所有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以及闸门等设施的良好状态。同时,开展人员专业培训,强化水闸管护及应急队伍建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通讯员 吴悦强

    “铁三角”水闸 总投入超3亿元

    2012年,龙泉水闸完工并投入使用;2016年,三江口水闸完成单位工程验收;2018年,大洞口水闸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回顾新会区“铁三角”水闸的建设史,就像是翻开了新会区水利事业发展的记事本。

    “铁三角”水闸总投入超3亿元,其中大洞口水闸投入2亿元,三江口水闸投入0.65亿元,龙泉水闸投入0.41亿元。大洞口水闸是近年来新会区跨径最大、规格最高的挡潮闸水利工程。

    据悉,在设计方面,大洞口、三江口及龙泉三大水闸的通航闸门均选用升卧式平面翻板闸门结构。

    其中,大洞口水闸横跨三江镇西北约3000米的江门水道(Ⅲ级航道),属于大(2)型水闸,最大过闸流量达1580立方米/秒;三江口水闸横跨于三江镇新前水道(Ⅲ级航道),属于中型水闸,最大过闸流量为513立方米/秒;龙泉水闸横跨于三江镇与睦洲镇交界的新妇河上(内河Ⅴ级航道),最大过闸流量为95.24立方米/秒。

    同时,闸门还首创了三边受力的支撑结构,有效减少门页结构的截面尺寸和工程材料,共节约建设资金约1.5亿元。

    “钢闸卫士”

    守护葵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铁三角”水闸的建成使用,有效减少了围内江门水道、礼乐河、天沙河、睦洲河、新妇河、白庙河、九子沙河、深吕河共200多公里内堤的建设规模,大大缩短防洪挡潮排涝战线,进一步提高了联围防御风暴潮的安全性。

    2018年,超强台风“山竹”在江门台山沿海地区登陆,新会受到正面袭击,风暴潮达到百年一遇标准。肩负江门挡潮排涝重任的江新联围及大洞口、三江口和龙泉3座大跨径挡潮闸,科学调度,联动运行,适时启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避免内堤漫顶等情况发生,保护了围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抗台风、挡暴潮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据各闭口水闸水情观察,近年来,暴潮涌来时,新会最高潮水位达到2.61米,超过警戒潮位的0.81米。“铁三角”水闸拦挡最高水位差值达1.3米,有效抵御了洪水内涝,有力保障周边区域共100多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了可能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是守护葵乡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钢闸卫士”。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