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劳动砺心智 实践助成长
新颖有趣的科创课程走进乡镇校园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融合非遗、农耕文化大力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劳动砺心智 实践助成长

新会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动手制作葵扇。
平山小学的同学们享受田园之乐。
新会东区学校的同学们在家争当家务小能手。

    今年9月新学期开始,新会区统一部署,大力开展劳动教育,正式把劳动课纳入日常课程体系,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案”的原则,全区各校行动起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劳动课程方案,通过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新会实验小学

    融合葵艺非遗文化 开启“尚志”多元课程

    新会实验小学有百年历史,劳动教育一直贯穿于该校办学历程,融入日常教学,种养、日常清洁等常态化劳动教育坚持开展。

    新学期,再出发。为更加系统地开展劳动教育,全面升级学校劳动课程内容,在暑假期间,新会实验小学校长梁一毅多次组织学校骨干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尝试挖掘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历史文化,研究实施方案。该校明确提出结合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劳动实践机会。

    10月12日,新会实验小学葵艺研习班开课,这是该校“尚志”多元课程内容之一。据悉,“尚志”多元课程包括尚文、尚作、尚美、尚善等多个方面,旨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该学校自主打造的课程品牌。学校特别特邀国家非遗葵艺传承人廖惠林及其工作室成员何六妹进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廖惠林为同学们带来许多葵艺展示品,详细为大家讲解这些作品的工艺和立意,让大家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何六妹为大家带来了一节生动的主题劳动课——《新会葵艺 薪火相传》,通过图文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学生们了解到葵叶的挑选以及晾晒都很有讲究。何六妹还向学生们展示了葵艺的多种表现形式,并且通过课堂互动,加深学生对葵艺的兴趣。到了实际操作环节,廖惠林、何六妹亲自指导同学们修剪葵扇,在葵扇上作画、写字。大家忙得不亦乐乎,纷纷表示想参加更多这样的劳动实践课,更深入地了解葵扇制作的过程,更直观地领略葵艺之美。

    据悉,新会实验小学已经与廖惠林葵艺工作室达成合作关系,廖惠林受邀成为该校“尚志”多元课程葵艺研习班的特别导师。每周,学校都组织两名美术老师到工作室进修,系统学习葵艺非遗文化。同时,廖惠林及其工作室成员每个月到学校开展最少一次葵艺主题劳动公开课。新会实验小学校长梁一毅表示,葵艺是新会本土民间艺术的瑰宝,需要大家一起弘扬传承。“把劳动课与葵艺文化相结合,是我们的一次尝试,目前效果很不错,课程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在课堂上,学生们既能够锻炼动手能力,也能提升美学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梁一毅说。

    未来,新会实验小学计划进一步升级“尚志”多元课程设计,编写葵艺主题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同时,持续挖掘,开启形式更加多样的劳动课堂,将劳动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融入学生的成长、价值观形成、习惯养成等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平山小学

    全面升级种养园地常态化开展“田园教育”

    10月18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平山小学六(6)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向校园一隅走去。他们每个人都戴着劳动手套,拿着锄头、铁锹、水壶等工具,大家有说有笑,很是兴奋。学生温晋慧告诉记者,他们正要前往的,是学校新设的班级种养园地,在那里,每个班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园地,用来种植蔬果,享受田园之乐。这天,他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调配泥土、松土,做好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

    来到平山小学的种养园地,这里并不大,但规划得相当合理,一个个种植台组合成长长的“田地”,每个班都有分管的区域。同学们立刻忙开了,他们跟随老师的指导,把塘泥和普通泥巴按比例混合,然后填到种植台中,还要慢慢地翻泥、松土,方便接下来的播种。同学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但大家都很开心。“我们班已经备好生菜、番茄、茄子的种子,再过一阵,我们就可以播种了。我们商量着,收成好的话,还能做几个好菜。”学生何林海笑着说。

    据了解,平山小学一直都有开展种植课程的传统,但由于场地限制,课程难以形成系统。这个学期,结合劳动教育新要求以及校园扩建工程的完成,该校全面升级种养园地,计划常态化开展“田园教育”,让学生回归自然,学习劳动技能,享受耕种的乐趣。“种养园地升级后,每个班级都能分到自己的‘责任田’,从培土到播种,从照料到收成,同学们可以全过程参与、全身心感受。同学们还可以自己规划要种什么,安排轮值制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平山小学校长钟金海表示。

    接下来,平山小学计划持续完善种养园地的建设,因地制宜开辟空间打造劳动实践基地,丰富种养项目,把农耕文化融入学校劳动课程,让劳动教育更接地气,助力孩子们学会享受劳动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新会东区学校

    坚持“志趣教育” 聚力打造“劳趣”课程模块

    新学期,新会东区学校在上好基础课程的同时,秉承“志趣教育”育人理念,结合办学实际,打造“志趣”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和五大模块:在兴趣课程、乐趣课程和“志趣”课程三个层面的基础上,构建“立志”课程、“乐学”课程、“健体”课程、“雅趣”课程和“劳趣”课程五大模块为一体的基础性课程群,促进学生“崇文尚礼、健康生活、乐学善思、实践创造、责任担当、志达天下”核心素养的形成。

    其中,在打造“劳趣”课程模块方面,该校花了不少心思。近期,新会东区学校积极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组织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教室是同学们最熟悉的地方。新会东区学校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出发,开展“我是班级服务星”主题活动。以“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做”为指导思想,班主任对班级中各个岗位明确分工,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将“班级志愿爱心岗”落到实处,实现班级学生的自主式管理。

    据悉,新会东区学校各班一直坚持把日常的自我服务劳动做好,如教室的卫生清扫、午餐分餐、垃圾分类等,师生们共同维护班级秩序,学生从中收获自信、建立责任感。

    同时,该校大力推广“家务我来做,争当居家小能手”家务劳动教育活动,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生活技能,增强主动分担家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感恩父母的辛勤付出,树立崇尚劳动、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比如,抓住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强化孩子的劳动意识,帮助孩子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每个月,新会东区学校都会分年级开展评比活动,以积分制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

    新会东区学校政教处副主任陈彩云介绍,本学期,该校计划举办一次主题队会、一次集体劳动活动、一次种植活动、一次劳动成果展示,选树一批新时代学生劳动能手,形成系统性劳动教育模块,让学生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提高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同时,学校还将升级劳动场所,争取为每个年级配备种植园地,更好地开展种养课程。“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劳育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陈彩云告诉记者。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