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西江不舍昼夜,奔腾入海,孕育出美丽的江心岛——潮连,这里自古被誉为膏腴无忧之地、文明礼让之乡。位于岛东北面的富冈社区两面环江,南宋时期,各氏族人辗转来到这片沃土上建立家园,世代以渔樵、耕织为生,勤耕耘,爱读书,繁衍生息至今,名人辈出,素有文化之乡美誉,清代共出进士、举人11人。
这个古老而美丽的村落文物古迹众多,现存18座保存完好的明清祠堂和庙宇,其中还有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洪圣殿。它文化底蕴深厚,创办的德馨学校办学水平享誉全县,还有广东省内闻名的农村图书室——富冈图书馆。
文/林立竣 图/林立竣 朱磊磊
A 祠庙众多 400余年洪圣殿香火缭绕
南宋年间,潮连各氏族祖先为避乱逃难举家南下,辗转迁徙到潮连定居开族,世代繁衍。到了明清两代,经济稳定,先人为尊祖敬宗而建祠立庙。据《潮连志》记载,潮连留存有13个姓氏的大小祠堂136座,富冈社区自然也不例外,位于富冈直街三巷的渭泉区公祠就是典型的代表。
渭泉区公祠始建于清朝雍正年间,面积474平方米。这座建筑为砖木结构,二进深,前座为三楹,天井两边走廊。单檐布瓦硬山顶,琉璃瓦剪边。台梁和四柱穿斗相结合,内有灰塑和砖、木、石雕。因中堂挂匾“滋大堂”,村民普遍以此为称。历经近300年的岁月剥蚀和风雨冲刷,“滋大堂”曾6次重修,积淀下一脉传承的宗族文化,包含着一种强烈的历史感、认同感和向心凝聚力。
富冈社区党支部书记区超发向记者介绍,富冈社区现存18座保存完好的明清祠堂和庙宇。除15家区氏宗祠外,还有舜举李公祠、缘逸卢公祠等其他姓氏的祠堂。这些祠堂的一砖一瓦、一椽一木,无不凝聚着富冈历史的印记。
位于潮连富冈山麓、面临西江的潮连洪圣殿是潮连岛庙祠最知名的一个。洪圣殿俗称大王庙,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洪圣大王是人们奉祀的海神,为四海龙王之首。清末民初,来往西江的大船每经此地必升旗击鼓,燃香烧炮,设三牲礼拜,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洪圣殿建筑面积244平方米,分前殿、正殿、拜亭。正殿结构为单檐布瓦绿琉璃剪边,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山墙阁檩,殿内木刻、砖雕、石雕精工细致,斗拱梁架结构严密,为省内少有的明代建筑物,代表着民间的艺术精华。
洪圣殿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84年扩建以来,洪圣殿与慈母亭、四眼井、观音殿、六祖庙、孔子堂义学、潮连乡约、区岳伯大宗祠、蔽天古榕、潮门古渡融为一体,成为洪圣公园的一部分。这里虽几经风霜,却依然气势磅礴,甚至有学者认为洪圣殿是潮连人的根之所在。
以往每年农历二月十三的洪圣诞,是潮连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这天,会有洪圣龙王巡游,人们会前往洪圣殿祈福。如今随着时代的进步,洪圣诞已演变成当地人创办的既隆重又盛大的民俗文化节日。在这个节日,既有地方政府倡导的公益事业,也有社会各界和民众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
B 崇文尚学 开办全省首间农村图书室
富冈社区历史的厚重,不仅在于它的建筑,更在于多年来村民代代相传的尊师重教、崇文尚学的氛围。
在潮连洪圣公园洪圣殿的后面,曾经耸立着檐牙高琢的七层“文阁塔”,乡人称之为“文笔”。尽管20世纪50年代,“文阁塔”已被拆除。但现在,塔下仿如墨砚的“四眼井”仍在。一笔一砚,寄托了富冈人崇尚读书的志向。
明清时期,朝廷下令乡村设立社学,即古代学校体制,富冈社区即有相关社学。位于洪圣殿旁的潮连义学是这种古代学校制度的见证。村内穷苦人家的子女经氏族人证明,确认家境贫困,就可以去义学读书。
清朝末年,取缔科举制度后,潮连各村掀起兴办学堂之风,位于富冈的德馨学校,其办学水平当时居全岛甚至全新会之冠。
德馨学校以富冈学堂为基础改办,以渭泉祖谷仓为校址,经各族村人和海外华侨捐助,建成了楼高二层、设计新颖的校舍,成为当地校舍中的佼佼者。该校教学楼天台还有侨商捐铸的含银大铜钟一座,声音清越,响彻数里,作为师生上下课、农耕者报时之用。此时,德馨学校的图书馆收藏古书甚多,多为富冈社区族中世家殷户赠送,各届校友也捐购《四部备要》全套500多册,献给母校。村人、校友还捐赠了广东地理模型、仪器、教具多件。
德馨学校开办后,因主持得力,选聘教师、增添设备,各村弟子慕名而来,学额大增,由3班增至9班。为方便远道而来的学生,学校还设有学生宿舍。当时的新会县府多次派员视学,誉为全乡之冠,明令指定为潮连中心小学。
至今,富冈社区同样重视教育,成立村教育基金,对成绩优异的学子给予奖励。在“滋大堂”内右墙,既挂有富冈社区历代进士、举人目录,也对所有考取本科以上学校者予以列名表彰,激励后辈继续读书兴业、奋发图强。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首间农村图书室就是位于村委会旁的富冈图书馆,这座漂亮精致的彩色琉璃窗和中式建筑,暗含着不同时代的印记。富冈图书室于1958年开始兴建,当年,李瑞灿带着村民利用闲暇时间,将村中原有的一间小亭馆——伴奂亭修葺改建成小图书室,并发动各界群众捐献书籍。
“富冈历来文化底蕴深厚,原本的伴奂亭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当时村里的商贾、文人雅集之所。”区超发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富冈图书室已有400多平方米馆舍。现在的富冈图书室共有藏书近2万册、各类报刊50余种,并添置了4台电脑,为读者提供电子阅读和网上查阅资料提供方便。
C 整治环境 推动乡村振兴 帮助村民增收
潮连位于西江中下游,四面环水,水路方便,岛人的“潮门古渡”,上落船地方就位于洪圣公园边缘的西江岸边。这处西江古渡埗头遗迹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埗头用花岗岩石铺砌,长约135米,共21级石阶,当地人一直认为它是除广州“天字码头”外的省内第二大码头。
当年,四面八方的船只运载着各种物资前来此处贸易,来自香港、澳门、广州等地的渡船也经常在此停泊。目前,富冈社区有旅外华侨、港澳同胞5600多人,这些华侨的先辈们当年很多都是从此登船,先到香港、澳门,再去往南洋和北美。
自1996年潮连大桥建成通车后,原先偏于小岛一隅的富冈社区就不仅仅是人们寻幽探胜之地了,搭上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富冈迎来了工业化浪潮,收入不断提升的富冈人普遍在村中建起二层以上的小洋房。
近年来,伴随着乡村振兴,富冈社区开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累计拆除废旧危房、茅房、泥砖屋、乱搭乱建面积1411平方米,已建有1个标准化公厕,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
富冈社区还升级改造了社区内北厢体育公园、直街悠闲小公园、西北篮球场,提升了绿化美化。3公里环村道路全面铺上沥青,“三线”整治也助力富冈社区颜值提升。德馨学校旧球场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综合性社区体育运动公园,装修一新的李少石事迹纪念馆红色教育学习基地也于去年建设完毕并对外开放。漫步村内,多处破旧外墙进行了全面粉刷,并画上墙绘,富有趣意。古朴与现代的富冈浑然一体,显得更美了。
“未来,富冈还将继续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打造串联起洪圣公园、古渡码头、宗祠在内的精品旅游线路,帮助村民增收,提高当地历史文化知名度,吸引人才回乡助力乡村振兴。”区超发说。
延伸阅读
李少石事迹展览馆
“革命诗翁”李少石事迹展览馆坐落在蓬江区潮连街道富岗社区,展馆采用传统展览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声、光、电等手段,介绍李少石一生的主要事迹,让参观者能近距离感受李少石浓烈的家国情怀和革命必胜的信念。
李少石1906年出生于香港,幼时常随富冈的爷爷生活,深受潮连文化影响。1934年,李少石因叛徒告密,被捕入狱,面对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写下“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床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诗句。后经各界知名人士交涉,于1937年8月释放出狱。
1943年夏,李少石被调到重庆工作,公开身份是《新华日报》记者,实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秘书、南方局外事组成员,是周恩来的亲密助手。
1945年10月8日晚,李少石突遭国民党士兵枪击,不幸牺牲,时年39岁。10月11日,社会各界聚集在重庆市立医院门前广场,为李少石烈士召开追悼会,周恩来和宋庆龄随灵十余里到小龙坎(即重庆烈士陵园),由周恩来盖了第一锹土,安葬了李少石烈士。毛泽东回延安前亲笔题词:“李少石同志是个好共产党员,不幸遇难,永志哀思!”
学者声音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系党总支书记杨海涛:
加强村落“三态结合”的保育和活化
一是注重村落环境生态保育。富冈古村落要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发挥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利用西江水资源,增加亲水体验点与观光点。
二是加强村落空间物态保育。要对村落古建筑进行必要的原真性复古修缮,同时因应实际对闲置的民居适度开发为文化工作室、文化创意坊或文化主题店等,以满足旅游与休闲度假的需求;对村落内古街古巷作必要美化点缀,与旧民居、古建筑相呼应,彰显村落的古朴风貌。
三是开展村落人文文态活化。富冈古村落是广大城镇居民与游客的“远方”,又是眼前的“乡愁”,要注重吸引当地城镇居民的文化参与,将岛上的祠堂和书香文化整合,打造为蓬江区家教文化教育基地,与滨江的山丘、水体和美食相结合,形成“富冈村—卢边村—人才岛环岛”微休闲、微度假的文化生态景点,打造江门最美古村落的文旅线路,以推进岛上古村落“环境生态—空间物态—人文文态”“三态结合”的保育和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