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恩平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发环保新材项目点火试投产
助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73年前,恩平全县解放
反映民意 汇集民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0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73年前,恩平全县解放

今年91岁高龄的陆均想(左)向后辈讲述当年的战斗岁月。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0月22日早上,时任恩平县人民政府县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政委郑鼎诺,团长马平率领第五团进城接管,宣布恩平全县解放。

    七十余载波澜壮阔,高质量发展历久弥坚。翻开历史的篇章,恩平人民自强不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在五邑侨乡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周晓营

    文史资料来自恩平市档案馆馆藏《恩平武装斗争史》

    歼灭残敌 肃清障碍

    1949年8月中旬,中共广阳地委在恩平县清湾圩召开会议,通过了《坚决执行粤中临时区党委第一次执委会议决议,为彻底解放全广阳而斗争》的决议。根据中共广阳地委的指示精神,中共恩平县委立即部署全县的中共党员、武装力量及农会、民兵等群众组织行动起来,为歼灭残敌、肃清障碍,配合南下大军解放全恩平做好斗争准备。

    在此之前,江南武工队配合渤海大队于同年8月11日在金鸡乡牛仔坳伏击敌方部队70余人。与此同时,开平县茅岗、横江等地方反动武装在扫荡塘库附近的锦江税站时,与我军发生激战。三天后,敌方部队又纠集恩平县江洲、船角、平安等地自卫队共500余人进犯。同年8月18日,红星连和四区区队奉命再度烧毁蒲桥公路大桥,以阻敌交通。同日,江南武工队和开南武工队配合,远道奔袭蚬冈警察所和圩内的黄家祠自卫队。

    同年9月15日,那吉区队根据群众要求,将那吉乡反动乡长黎圣润捉获并召开群众大会公审。

    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郑锦波在清湾圩召开庆祝大会,第五团所属部队在各地召开庆祝大会,并借此对县境内的残敌展开政治攻势。

    同年10月4日,四区区委布置四区区队配合吴炯武工队夜袭南金乡公所,全歼该敌。

    同年10月20日,东北区武工队在尖石附近伏击南逃的国民党军刘安琪兵团一部,俘敌副团长以下7人。同日,该武工队克敌于圣园村,俘敌20余人。

    同年10月21日,南下的二野四兵团沿新兴进入恩平县,在江洲与敌方部队五十军尾后一部和国民党四区联防大队长吴衍迪、四联乡自卫队长吴永添及开平赤坎水巡队胡国强残部共400余人遭遇,发生恶战,我军全歼该敌。

    同年10月23日,国民党县长冯岳率县警大队300余人逃至台山寨门、尾角等地,后被恩南武工队协助南下大军左路军追歼。

    至此,恩平全县的乡、保自卫队有的被我军分化瓦解,倒戈起义,接受改编;有的在我军强大的政治攻势和军事攻势面前缴械投诚;有的被我军彻底摧毁。恩平县境内的残敌基本被肃清。

    接管政权 全面解放

    1949年10月21日,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委郑锦波、副司令员杨子江在大田小学与南下大军胜利会师,并于当天下午4时左右率队进入县城。次日早,郑锦波、杨子江率队随南下大军参加解放阳江战役。

    同年10月22日早,恩平县人民政府县长、第五团政委郑鼎诺、团长马平率领第五团部队进城接管,宣布恩平全县解放,并建立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由郑鼎诺兼任,马平、李克平、吴志强、郑棠、沙浪、梁福生等人任委员,建立支前司令部,县委副书记李克平兼任支前司令。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恩平县委和恩平人民武装坚决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不断打击敌人,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解放战争时期,在县境内对国民党反动武装(包括军队、保警队及乡、保自卫队)作战210次(包括粤中纵队、广阳支队及邻县兄弟部队在本县的作战次数),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在革命斗争中,我方部队力量越来越强大,解放战争初期,北撤后留下坚持斗争的武装小分队仅10多人。至解放前夕,主力部队第五团、各区队、各级武工队(组)人数发展到866人,地方工作人员107人,给养总人数973人,党员总数246人。全县各地还普遍建立农会、民兵、妇女等群众组织。

    至大军进入恩平县之前,全县人口总数237427人,我方部队控制区(游击老区)和基本控制区有21个乡,半控制区有18个乡,共有人口165629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69.3%。在敌方部队控制区中,群众民心早已背离国民党,心向共产党,其统治摇摇欲坠。大军到来之后,以势如破竹的进军席卷残敌,很快便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恩平县人民政权早在1949年4月下旬已建立,之后,通过办学习班、训练班等方式,培训了大批基层干部,为接管政权做好准备。同时,各地久经考验的农会、民兵、妇女等群众组织的干部和成员,也是接管政权的得力助手。

    在游击区,一些区、乡解放前夕已建立人民政权并开始行使人民政权的职能,为全面接管政权探索了一定的经验,打下了一定的群众基础。

    就这样,恩平全县解放时,顺利地把县、区、乡各级政权的架子搭了起来,立即履行人民政权的职能,发挥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带领全县人民建设新恩平。

    组建新架构 进入新时期

    恩平全县解放后,各区都成立了支前站,并派出得力干部抓好筹集支前物资的工作。同时,组织了一支500多人的民伕队,由时任县委副书记李克平带队,随军支前。

    支前队伍从恩平县出发,步行至电白县的望夫山、大雅后,获悉广西解放,即从大雅圩抬一批伤员返回电白县医疗站。民伕队历时1个多月,在枪林弹雨中为前方运送物资和抢运伤病员,胜利完成了支前任务。在支前过程中,恩平县随军支前干部莫名在敌机扫射中牺牲。

    1949年11月初,中共粤中地委建立了新的领导机构,吴有恒任地委书记,谢创、关山任副书记,欧初、钟明锋任常务委员,吴振刚、郑锦波、龙世雄、周天行、谢永宽任委员。中共恩平县委隶属于中共粤中地委,第五团部队除一部分上调,改编为粤中军分区部队外,余下改编为县大队。各区队接管政权后在原地开展剿匪工作。

    从此,中共恩平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历史见证 薪火传承

    “解放初期,我是妇女会副会长,主要负责宣传工作,破除群众的封建思想。”今年91岁高龄的吴爱棠回想起恩平县解放时期的情形,仍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吴爱棠17岁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妇女会,并担任副会长一职,后来加入了民兵队。她回忆起恩平全县解放时,群众欢呼雀跃,热烈讨论未来发展的场景。

    吴爱棠的丈夫岑达则是当时游击队的一员,他们的爱情是在革命期间建立起来的。据岑达的儿子岑路涛介绍,父亲是当时少有的大学生、知识分子,未完成大学学业便响应党的号召,回来参加解放游击战。岑路涛表示,作为粤中纵队的后代,父母的革命精神、斗争精神是他人生当中的宝贵财富。如今,他经常以父母的故事教育后代,并希望后代能学习、传承父母的精神。

    与吴爱棠不同,今年91岁的陆均想参与解放革命事业的路途要凶险得多。他在香港出生,9岁随父母回到恩平沙湖镇居住。幼时的陆均想家庭生活困苦,15岁时父母双亡,16岁便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成为红星连二排战士。

    “我在打解放游击战的时候差一点死掉了。”陆均想一边说一边拉起裤脚展示腿上的伤疤。“在沙湖镇和平乡打仗时,山坡上有机枪不断对着我开枪,我的右腿当时被弹片蹭伤了。”他说,从军期间他担任过后勤兵、押运粮食兵和侦察兵。“当时打游击,有炮弹在我附近炸了,我的耳朵从那时候起就听不清了。”陆均想忆起往事,滔滔不绝地讲起时当年解放恩平的场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