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结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口语交际由于其实践、互动等特性,对学生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经典名著,挖掘英雄人物、经典名著、古诗文精髓,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人格,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我有几点看法。
————会城城郊小学 胡剑云
注重赏析指导
经典名著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何更好地古为今用,让学生在与人交谈时能引经据典,做到有理有据?
我认为,可以从“文化的理解与传承”这个角度着手,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渠道讲授经典名著,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要用好教材中推荐的读本,进行重点讲解,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中国民间故事》等。可以从名著的历史背景、作者信息、作品内容、人物特点等方面进行赏析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许多与经典文化相关的电视节目,例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等。可以让学生观看其中一些片段,激发他们学习经典名著的兴趣,丰富他们的传统文化积累。
创造交流互动的机会
经典名著既是进行读写训练的材料,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材料。教师要好好加以利用。
例如,学了《草船借箭》《将相和》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可以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体验角色形象,为学生创造积极交流互动的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改写故事,让经典故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交流互动过程中,同学们互为“小老师”,大家在欣赏、分析、讨论、思考、借鉴、创新中获得乐趣,提升了口语交际能力。
重视课外延伸
我国经典名著浩如烟海,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深刻体会它们的魅力。
教师应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名著,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实现由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学习。比如由文言文《杨氏之子》延伸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由《伯牙鼓琴》延伸到《吕氏春秋》;由《将相和》延伸到《史记》;由《景阳冈》延伸到《水浒传》。要在阅读中华优秀经典名著中学习国学,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们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诗歌朗读比赛、成语接龙、经典好书分享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寓教于乐,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