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浩洋
2015年,江门携“全国首批小微双创示范城市”头衔,到深圳“双创周”作招商推介。当时,一个人在台下听得格外认真,他就是广东南大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大机器人”)董事长、创始人周志强。“江门蔚然成风的双创环境让我心潮澎湃。”于是,当年12月,已在深圳创业的周志强毅然决定“移师”江门,将企业落户在江海区。
“在浓厚的双创氛围中,我们茁壮成长。”回首在江门创业、工作、生活的这几年,周志强感慨道,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让他和同事能在江门安居乐业。
2019年,斩获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三等奖;2021年,斩获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一等奖……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的舞台见证了南大机器人的成长。
如今,南大机器人由最初5个人的研发团队发展到40多人,已成为集工业机器人研发、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非标自动化设计生产、机器人教育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软件开发应用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双创大赛中汲取创新养分
2019年,怀揣着科技创新梦想的周志强报名参加了2019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他期待着在这个江门市科技创新最亮丽的舞台上崭露锋芒。
“2019年,我们的参赛项目是基于制造系统的相关设计,2021年则是新研发的视觉系统。”南大机器人研发主管李旻峰表示,2019年该公司着力于单机制造,而如今已实现制造系统、产线、视觉系统三个部分融为一体。“我们对视觉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之前主要是单机设备,很少依赖视觉去进行判断,但现在我们将整个系统引进来了,变成了一条很长的生产线,整个生产线的体量、生产效率以及质量都有较高提升,完全摆脱了传统的生产方法,并且我们还添加了人工智能的元素,产品识别比传统的算法准确率更高。”
回忆参加大赛的经历,李旻峰表示历历在目,在他看来,创新创业大赛极大地开拓了团队的视野。“创新创业并不是闭门造车,也需要博采众长,我们在比赛的时候能够见识到一些非常新颖的想法,不断汲取创新养分,启发研发的灵感。”李旻峰说,“例如信息收集这一版块,属于IT的范畴,但实际上我们也把它融合到了工业上面来,我们在设备上制作远程的信息收集和管理系统,这一点也是我们通过参赛受到的启发。”
李旻峰表示,江门创新创业赛事品牌效应使得企业的曝光度进一步提高,这为企业开拓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创沃土中茁壮成长
唯有敢于创新的城市,才是充满希望的热土。在侨乡这片科创沃土上,南大机器人不断吸收养分,茁壮成长。
走进南大机器人研发大厅,圆柱锂电池智造装备正进行着自动化运作。与市面上同类设备相比,该设备创新使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对电池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极短,只需要0.01秒内就能完成,速度是以前机械检测的50倍以上。”李旻峰说,当前这项技术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多地,是企业利润的重要增长点。
新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支撑了锂电池市场快速扩容,锂电池制造设备也顺势站上了时代的风口。当下,南大机器人在锂电池制造设备的智能化上发力,通过自主研发的“视觉检测+高速配置”模式推动锂电池工艺智能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有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如今南大机器人已与各大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先后与五邑大学建立了研究生工作站、与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了博士后实践基地,尝到了“产学研”合作的甜头。这些年,周志强带领科技创新团队在江门积极推行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应用,在江门参与了多个项目的研发,产品在江门和周边地区得到广泛的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李旻峰表示,南大机器人将加快融入江门新能源产业集群,加快锂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与生产,攻坚高端产品线,对产品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同时,进一步深化校企人才输出培育合作,增强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力。“我们将携手伙伴企业一同在江门成长,基于自身的工业自动化技术,助力江门产业结构升级、打造高技术产业链。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为江门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贡献力量。”李旻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