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早茶时,很多人跟我打招呼,大家发现我是电视里的‘男主角’。”近日,央视《华人故事》节目中,委内瑞拉工商联合总会副会长岑路涛出镜近30分钟,一时间成为了恩平的“网红”。节目中,他走遍恩平各地,推广恩平特产,宣传恩平历史文化、侨文化,讲述恩平华侨在外拼搏的经历,引起海内外恩平人的强烈反响。
2020年1月,岑路涛从委内瑞拉回到中国,如今,他已在中国生活了近三年。这期间,岑路涛重新认识家乡,积极宣传推广家乡,热情服务侨胞。多年来,他见证了祖国的发展步伐,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成为广大侨胞的杰出代表之一,为“侨都赋能”工程贡献更多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A
有幸见证祖国飞速发展
“当年我在恩平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田地,哪有房子?”岑路涛今年64岁,在委内瑞拉打拼30多年的他,对祖国的变化感到十分欣喜,他目前居住的恩城街道西门社区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黄色的外墙,黑色的路面,小区焕发新气息。1996年,出国10年的岑路涛首次回国,此后,他多次回国,见证祖国的飞速发展。
1985年10月,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岑路涛跨洋来到委内瑞拉,从普通工作干起,之后创业做起外贸生意,逐渐成为一名成功的生意人。在这期间,岑路涛邂逅了自己的妻子,他们相识相爱,于1992年结婚。回忆起当初,他们仍记得共同打拼的日子。“没想到已经过去30年了。”岑路涛感慨道。
曾在国内当兵的经历,锻炼了岑路涛强健的体魄。有一次,一名外国男子闯入岑路涛的店内行窃,拿了东西就往外跑。正在店内忙碌的岑路涛得知情况时,盗贼已跑出门口很远了。“这种情况,一般华人是不去追的,可我就是不认输。”岑路涛一个箭步冲出门口追赶盗贼,跑了几条街才追上去,将其摁倒在地。
岑路涛感慨,委内瑞拉的治安相对中国差太多了,平时做生意他们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他的妻子还曾遭遇持枪抢劫,幸好没有闪失。“最高峰的时候,在委内瑞拉的恩平人多达数十万。现在,委内瑞拉政局逐步稳定,许多侨胞又回去继续经商了。”岑路涛说。
B
团结帮助海外华人华侨
在中国的近三年时间里,岑路涛时常奔走于恩平与广州之间,帮助侨胞解决签证续期问题。“有的侨胞滞留海外,需要重新办理签证,如果不及时办理,他们的生活、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岑路涛说。同时,他十分关心侨胞子弟在中国读书、就业的情况。“恩平有委籍侨胞子弟超8000人,我们积极推动解决他们的中小学读书问题。”为此,岑路涛多方奔走。
团结侨胞,重在下一代。在海外,岑路涛积极参与会馆、中文学校等建设,团结侨胞,积极讲好中国故事。疫情之前,他多次组织海外同胞回国开展寻亲等主题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让海外同胞的后代铭记中华文化的根。“我们要积极发挥好海外华侨华人融通中外的优势,为推动中华文化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岑路涛说。
岑路涛的工作得到恩平市侨联的高度评价。“岑路涛向来爱国爱乡,热心社团工作,积极支持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支持恩平市疫情防控、慈善公益、乡村振兴等方面表现突出。同时,他依法维护侨益,为侨胞办实事做好事,排忧解难,在侨界威望较高,深受海内外乡亲一致好评。”恩平市侨联主席李小聪说。
C
希望外出乡亲多回来看看
在岑路涛的强烈推荐下,记者跟随他来到他的家乡君堂镇响山村走访,参观这个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宝库”。
在村口,记者看到,两个古旧的门楼依然保留,两副对联分别为:“响溪澄清贤人出 山峰嵩峙(“嵩”疑应为“竦”)杰士诞”“响乐有时民安分 山平无阻路亨通”,它们表达了先辈对后辈的美好祈愿。旧门楼旁有一处古围墙,是立村时所建,用于抵御当时的强盗土匪。村中古韵犹存,保留着极具岭南特色的砖瓦建筑,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往村里走,一间间保留完好的青砖瓦房、一棵棵参天古树,依次展露。村中保留的21棵古树,树龄在110年至180年之间,主要是樟树、榕树,这在恩平极为少见。多棵百年古树长在村道两边,树荫遮天蔽日,树下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年近七旬的村民岑均文告诉记者,他们小时候,这些古树的树干已经非常粗壮。“大家喜欢爬到树上去掏鸟窝,当时最老的一棵古树应该有300年树龄了,树干中间空出一个大树洞,大家从树洞爬到树上去玩。”他说。可惜的是,这棵老树已在多年前枯死,不过,这并不影响当地古树群的整体风貌。岑均文表示,大家对上级部门的帮助和扶持非常欢迎,希望借助村中的红色遗址、古建筑和古树群,进一步把家乡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
记者注意到,一座新建的现代化厕所屹立在村口,与村内新建的牌楼、公园互相映衬,成为响山村的“门面”。“如今,响山村的村容村貌换新颜,希望外出乡亲多回来看看。”岑路涛说,响山村是知名侨村,希望政府部门将该村打造成旅游名村。
D
战斗故事值得后代铭记
岑路涛的父亲岑达出生于1925年,1945年在广州越山中学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我父亲的入党介绍人是吴志强(吴有恒的弟弟)和谢根畅。”他说。
岑路涛告诉记者,1945年,他的父亲曾在响山村组织力量抗击日军,与当年的大槐顶伏击战一起,成为当时恩平抗击侵华日军的两大战斗。记者来到响山村岑达以前工作的交通站,这里原是“伯祖书屋”,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书屋建成于民国九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记者看到,书屋内部结构坚固,青砖、木梁、瓦砾均没有大的损坏,甚至连花鸟主题的彩绘都保存完好。岑达以校长身份作为掩护,在这里展开战斗。“他当时联络在上凯岗的吴有恒,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努力。”岑路涛说。
当年,岑达得知日军的撤退路线经过恩平,上级党组织考虑到日军过境,指示他“组织群众,击敌保乡”。于是,岑达发动村里青年成立护村队,防止敌人过境时进村抢掠。日军过境期间,有6名日本兵朝着响山村而来。岑达带领护村队与其发生战斗,令敌人回撤。次日,敌人集结一个排的兵力从河边偷袭响山村。敌人自恃人多,组织了三次进攻,但均被岑达带领的护村队击退,打死打伤敌人3人。双方相持一个小时左右,敌人见无法前进,收兵撤退。岑达估计敌人还会卷土重来,于是决定组织群众撤离隐蔽。果然,敌人又组织一个连的兵力,分三路向响山村扑来。岑达带领大家及时撤离,转移到村外与敌人周旋,牵住敌人无法向其他村侵扰。经过这次战斗,敌人不敢再犯,全部撤退。
“这里是当年父亲战斗的大本营,队伍驻扎在这里,吴志强等革命前辈在这里指挥战斗。”如今,响山村还保留着许多当年战斗留下来的痕迹,岑路涛带领记者看了一处建筑,其原来有数层高,因年代久远,部分房屋已坍塌。岑路涛希望政府部门在响山村建立红色教育基地,保护村内的红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