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优化课堂设计,结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
特别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活化课堂讲解流程,积极组织课堂实践,改变学生传统被动学习的习惯,让小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水口镇第一小学 罗艳卿
转变教学观念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双减”政策对小学阶段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增强学习动力。教师要通过趣味化、互动化、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转变家长和学生的观念,让他们明白课堂教学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关键。在课堂学习中,要积极主动思考,全身心投入。
例如,讲解《认识钟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出门、几点到校等,知道“时间点”是什么;还可以想想每节课的时长是多少、一天要在学校里学习几个小时等,让学生明白“时段”是什么,知道“时间有长有短”。随后,在教授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更加清楚“时间”的含义,掌握时分秒的换算。
设计个性化作业
减轻学习负担
教师要善于分析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改变以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个性化培养理念,有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策略。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教师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成长特点,设计个性化作业,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有足够多的课余时间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写作业的效率。
比如,针对《认识人民币》一课,我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并不是简单为学生出几道题了事,而是模拟超市购物的场景,为每位学生派发相同数量的“钱”,让他们“购买”价格不同的“物品”。在趣味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更加积极配合教师进行互动实践,学习效率也就进一步提高。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以启发自主意识为主。要将“双减”政策的精神和要求有效融入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