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2 年 1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12年至今,鹤山市累计投入约2.54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共1.15万公顷(约17.31万亩),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田、水、路、林、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 谭成伟 摄
得益于乡村战略实施,共和镇来苏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古劳镇精心打造“公司+茶园+贫困户”模式,实现产业帮扶、互惠互赢、助力脱贫的目标,带动37户贫困户增收。
鹤城镇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建成樱花大道。
鹤山市100%完成撂荒地复耕整治工作任务。图为宅梧镇撂荒地复耕,种上了作物。

    立冬时节,走在鹤山田间地头,一派忙碌之景:址山镇连片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摆;在宅梧镇漱云村复耕复种的撂荒地,水稻、玉米颗粒饱满,即将迎来收获;在桃源镇中胜村,优质甘薯长势喜人……这是鹤山各地秋收冬种的热闹景象,也是鹤山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结出的累累硕果。

    近年来,鹤山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十字总要求,坚持以党建引领“三农”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幅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鹤山市将继续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坚守初心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谌磊

    通讯员 冯颖瑶(署名除外)

    秉持强农初心 多措并举抓牢抓实粮食生产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

    秉持强农初心,坚决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据了解,今年,江门市下达鹤山的粮食播种任务约11586.67公顷(17.38万亩),鹤山市坚持党建引领“三农”发展,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以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为核心,积极落实粮食生产工作。

    “为高质量完成粮食生产任务,我们组织了一批又一批‘三农’业务骨干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服务,促进粮食提质增产。”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宋艳霞说。其中,鹤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积极开展水稻侧深施肥技术核心示范片测产。“侧深施肥技术可以让农户在插秧时进行一次性施肥,比传统撒施增产6.5%-10.5%,同时节省肥料30%左右,化肥减量增效效果显著。”鹤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达炎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地区实现美丽蝶变的同时,田地丢荒问题仍是部分村庄亟待破解的难题之一。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近年来,鹤山市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2年至今,鹤山市累计投入约2.54亿元,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共1.15万公顷(约17.31万亩),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的田、水、路、林、村,完善区内基础设施。

    调动种粮积极性 100%完成撂荒地复耕整治任务

    鹤山市统筹利用好撂荒耕地,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清理整治取得显著成效。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鹤山市下大力气加强耕地保护,努力破解撂荒地“激活密码”,目前已100%完成撂荒地复耕整治工作任务,该项工作走在江门前列。

    近日,在宅梧镇双龙村委会龙田村复耕的撂荒地,首批种植的农作物陆续收获上市,昔日撂荒地变成丰收田,村民喜上眉梢。今年以来,双龙村委会通过土地流转,引入江门市千祥云集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对龙田村的撂荒地进行复耕,该公司承租后先对土壤施加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再种植农作物。同时,该公司采取“公司租地+农户耕作”的方式,聘请了附近20多名村民耕种,分别种植了水稻、玉米、番薯等。“我自己有田租收入,到公司工作也有工资收入,现在有了双重收入。”村民冯梓其说。

    同时,鹤山市稳定粮食种植面积,通过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抓好农资供应等措施,全方位夯实粮食生产安全根基。今年截至目前,鹤山全市累计完成粮食播种约10986.67公顷(16.48万亩),其中早稻约4880公顷(7.32万亩)、晚稻约5160公顷(7.74万亩)、玉米约353公顷(0.53万亩)、大豆约66.67公顷(1000亩)、薯类约526.67公顷(7900亩)。

    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将紧盯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措施,坚决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底线。”宋艳霞说。

    振兴乡村产业 大力推动农业特色品牌发展

    近日,在共和镇平汉村的蔬菜地里,农户袁志良正在查看菜心的生长情况。2011年,袁志良成立天润万禾蔬菜专业合作社,带领100多名村民种植约33.33公顷(500亩)无公害蔬菜,并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一起走上种菜致富道路。2021年,天润万禾蔬菜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他说:“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单独分散,转变为合作社统筹集约发展,通过产业带动农户收入逐步提高,乡村振兴大有作为。”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鹤山市大力推动农业特色品牌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鹤山红茶”“鹤山粉葛”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位于双合镇的一家茶叶种植基地,约20公顷(300亩)茶树长势良好,每天可以采摘200-300斤茶青。作为“鹤山红茶”的主产区,双合镇有茶园面积约213.33公顷(3200亩),年产茶叶超400吨。

    鹤山“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地貌孕育了茶园茶香,红茶更是有名。近年来,鹤山红茶产业蓬勃发展。2020年,《鹤山市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20-2024年)》印发实施,2021年,鹤山市省级茶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自评验收,在江门地区率先落实新业态“点状供地”乡村振兴类项目5个。2022年,“鹤山红茶”在中茶所主办的“县域茶产业竞争力评估”中排名广东省第七。

    2012年,农户姚红英创办了宝润山有机农场,承包土地从事农业生产,除了种植茶叶,还专注种植健康作物——铁皮石斛。十年来,宝润山有机农场形成了铁皮石斛种植大棚、仙草面加工厂、牛大力及火龙果种植园等板块,并且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石斛种植基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三农’政策越来越好,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人关注主打健康的有机农业。”姚红英说。

    据统计,截至目前,鹤山全市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个,有机食品认证产品14个,绿色食品认证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5个,“粤字号”产品9个,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产品10个,特色农业发展成果喜人。

    “输血”变“造血”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十年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出发,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成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自2016以来,鹤山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要求,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以赴、攻坚拔寨,全市7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9年底全部脱贫退出的基础上,于2020年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高质量打赢了脱贫攻坚战。

    据统计,近5年来,鹤山全市建档立卡扶贫对象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底的6610元提升至2020年底的21088元,年均增幅26.11%。鹤山市累计实施产业和资产收益项目45个,总投资3788万元,收益265万元/年,户均增收约3600元。

    近年来,鹤山市探索“三变+扶贫”“两新+扶贫”模式,在多个镇(街)试点“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

    例如,古劳镇、桃源镇在实施第二批省级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过程中,探索整合试点项目资金240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308万元,每年可产生约20万元收益,惠及扶贫对象164户次。此外,鹤山市探索“三变”与农业产业项目、乡村旅游项目结合,各镇(街)因地制宜,探索整合扶贫资金入股农业产业公司(基地)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共20个,入股金额达1600万元,每年可产生约110万元收益,惠及扶贫对象571户次。

    在“两新+扶贫”方面,鹤山市古劳茶山生态园项目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项目打造“公司+茶园+贫困户”模式,带动37户贫困户增收。

    一系列成功案例,彰显了鹤山扶贫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2021年以来,鹤山市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将60户200人纳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并安排专项资金跟踪帮扶,确保稳定脱贫不返贫。

    “今年,我们投入各级资金共585万元,用于帮扶8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以实际行动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鹤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改善人居环境 把乡村振兴画卷描绘得更绚丽

    “十年来,来苏村发生了很多变化。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有了质的改变,乡风民约建设得到提升,集体经济收入有了很大增长,村民幸福感大大增强,这些都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共和镇来苏村党总支书记钟瑞行说。

    鹤山市通过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优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市100%村(居)达到整洁村标准,80%村(居)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近年来,鹤山全市乡村建设总投入约5.8亿元,其中江门市级及以上资金约0.3亿元,鹤山市本级资金约2.2亿元,镇级资金约1.4亿元,村级自筹1.9亿元;建设项目1825个,其中村道硬底化项目209个,公共文化设施项目270个,村容村貌整治项目245个,农村公厕新改建项目622个,其他新农村项目479个;建成农村“四小园”3367个,完成自然村内干路路面硬化建设12.28公里,投入1656万元用于古劳水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潮平岸阔催人奋,乘风扬帆正当时。鹤山市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昂扬姿态和拼搏干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三农”兴旺,聚焦“五个振兴”,把乡村振兴画卷描绘得更绚丽,力促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