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偶遇“龙眼王”
那年与父亲骑车去广州
思念
外婆晒萝卜干的“匠心”
《鱼米之乡》 乐哥 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年与父亲骑车去广州

    魏台平

    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在林荫大道、骑行绿径和通向乡镇的柏油路上,时常见到一大群、一小队或家庭式组合的骑行者,穿着鲜艳夺目的运动服、头戴骑行专用头盔、脚穿运动鞋,骑着轻便的、五颜六色的高档自行车,呼啸而过,开展郊游。每每见到这些骑行者,就勾起了我40多年前与父亲骑车去广州那些情景。

    1973年,我17岁,从乡镇高中毕业。暑假,父亲心血来潮对我说:“你想不想去广州看看?”我心里当时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以为父亲开玩笑。因为那时全家五口人的温饱全靠父亲每月几十元的工资维系,母亲更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去广州绝对是一件奢侈、超前的消费。我半信半疑,问父亲:“咱家有这么多钱吗?”父亲说:“用不了多少钱,我算过了,我们骑自行车去,骑到哪吃到哪,晚上住朋友家,这样就省下了车费和住宿费。”

    其实,父亲很想去一趟广州。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广州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台山教学的,毕业后,再没去过广州,算来已有20年了,很想回母校看一看。而我呢,只听说过广州如何繁华,能有机会去,自然是非常高兴,但高兴之余,想起要骑自行车去,心里顿时又凉了半截。

    那时我们住在台山县海宴镇,从镇里到县城是76公里,途中要翻越蛇仔迳、甫草迳两座山岭,坐公共汽车需要两个多小时。从台城到广州是140多公里,途中经过开平的潭江、顺德的九江、佛山的龙江3条大江。那时没有大桥,人车需乘渡轮过去,从家乡骑自行车去广州,全路差不多220公里,路途遥远,且全是泥沙公路,骑行十分吃力。

    父亲见我犹豫不决,便用教导学生的方法启发我:“年轻人不要怕艰苦,若年青怕艰苦,到后半生就没有好日子过了。这样吧,我力气大骑行时间长一点,你力气小,骑行时间短一些,这样总可以了吧?”终于,我被父亲连哄带骗踏上了去广州的旅程。

    意料之中,这趟旅程真是苦不堪言。时值大小暑,天气格外的酷热。我和父亲穿着短裤、背心,肩搭毛巾,头戴草帽,脚穿胶凉鞋,自行车尾捆着一大包换洗衣服,车头吊挂着两大瓶水,在泥沙的公路上吃力地轮流骑行着。有两次,遇上沙包,自行车打滑摔倒了,所幸车速慢,人没什么损伤。第一天我们骑行7个多小时到达台城,住父亲朋友家中。因十分疲劳,第二天,父子俩便在台城休整一天。第三天早上5点多,我们谢别父亲的朋友,借着晨曦与清凉,早早踏上了旅程。这一天,火一样的热浪从地上直扑而来,两人汗流浃背,擦汗的毛巾都湿了,背心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筋疲力尽,只有途中三次乘坐渡轮和吃饭,才是轻松时刻。我们骑行了约14个小时,晚上10时多终于到达了广州。

    在广州约10天时间里,我和父亲每天早出晚归,一日三餐均在大排档解决,晚上回朋友家借宿。在广州,自行车起了大作用,水泥路面骑行起来非常省力,我们骑行去了华南师范学院,圆了父亲的母校情结;去了越秀、流花湖、荔湾湖、麓湖、广州动物园等公园游玩,让我饱览了广州大都市的美景。

    大约是15天后,我与父亲平安地骑行回到家中。母亲心疼地对我俩说:“你看你们,被晒得像非洲的黑人,再看看这都瘦成啥样了,这又何苦呢?”

    经历这次来回加上在广州期间每天的穿梭共约600公里的长途骑行,我也终于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他这是在训练我、鞭策我、磨砺我。从此,我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想起这次艰难的骑行,就很有信心去克服困难。父亲那句“年青怕艰苦,到后半生就没有好日子过”的教导,一直成为我前行的动力,伴我终生,弥足珍贵!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