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2022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融合”,并不是指简单地在教学中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而是应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以下是我关于如何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华经典诗文教学有效融合的一些思考。
江海区江门一中附属小学 郑晓华
声乐结合
感受中华经典诗文的音韵美
中华经典诗文与现代文的文体差别比较大,学生难以理解。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经典诗文之间的语言和文字关系,而合适的背景音乐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诵读、吟诵诗文。老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声乐音频与课堂讲授结合起来,例如在Power Point课件制作中插入合适的声乐元素,增强课件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伯牙绝弦》的教学进行备课时,我在课件制作时中选用了《高山流水》的音频。当讲解到伯牙与钟子期之间这份高山流水般的珍贵情谊时,适时播放音频,舒缓、流畅的旋律能唤醒孩子们的思绪和想象,帮助学生通过伴乐吟诵或吟唱,体会古诗文的音韵美。
听读结合
感受中华经典诗文的律动美
古人创作诗词时比较讲究诗词的押韵,通过声韵的律动表现古诗的魅力。老师可以使用“学习强国”App文化资源库、中国诗词网等,让学生通过有节奏、有韵律的听读训练,多角度感受古诗词的律动美。如学习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学生可以使用“希沃白板”App,多对照着原词听诵读,并反复跟读。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韵脚,并在“希沃白板”App上涂抹出押“ao”韵的词“小”“草”“好”“媪”,以及押“ong”韵的词“东”“笼”“赖”“蓬”。如有条件,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用粤语读押“ong”韵的词,帮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古诗词的律动美。
以图为媒
领悟中华经典诗文的意境美
古诗词寥寥数语就可以把意境描写得如此优美并富有想象力。在教学时,老师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优化经典诗文教学策略。例如可以在“希沃白板”App的互动白板中插入图片,图文并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诗词的高境界,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将抽象凝练的文字转化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不仅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乐趣,还能让他们更好地与诗人产生共鸣,更深切地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精设学习任务群
拓展诗文教学的深度广度
不同学段对古诗文学习的程度要求不同,老师可以精设学习任务群,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创新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互联网技术,拓宽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以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为例,在拓展延伸环节,老师可以精设学习任务群:1.分享有关描写春景的诗句:让学生通过百度、中国古诗词网站等不同的方式,收集不同朝代诗人描写春景的诗句,利用Word文档或Excel表格,将收集到的信息按朝代、诗人、出处、诗句四种内容分开整理,以点带面,既可以强化学生记忆诗文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分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适时应景运用诗句表情达意:通过利用Flash、剪映等App制作生活中的小视频、小故事等形式,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运用诗句表情表意,例如用“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赞美老师的谆谆教诲,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歌颂无私奉献的精神。
小学语文阶段的中华经典诗文学习是学生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始。我们应当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把信息技术与中华经典诗文教学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