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以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诗文教学
巧用生活资源丰富识字教学形式
家校共育护航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善用信息技术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效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共育护航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融合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实践中,为更好地推进存在身心障碍的儿童发展所推崇的教育新形式。在融合教育推进过程中,普通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学习场所,是促进孩子发展的重要责任方。同时,监护人的陪伴必不可少。在融合教育中,实现家校共育,才能护航特殊儿童健康成长。

    蓬江区杜阮镇木朗小学 杜雪彦

    实现特殊儿童

    在学校的普通化教育

    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家庭希望孩子能融入普通学校的大环境中。然而,要实现真正的“融入”,需要跨越重重困难。学校首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撕去“特殊学生”标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指出,禁止任何基于残疾的教育歧视。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想必每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都曾这样教育过自己的学生。然而面对与众不同的学生,还是需要学校、老师亲力亲为来引导,要怀揣大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观念转变,周围的磁场也会改变,为学校将会带来更好的教育氛围。

    二是开办特色素质班。在学校教育中,特色课程颇受推崇,这恰好为身心存在障碍的儿童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孩子们有的擅长绘画,有的擅长计算,有的擅长记忆……搭乘学校特色素质班这趟“便车”,他们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及特长所在,也在集体中找到更多自信。

    三是设计有针对性的计划。撕去“特殊学生”标签与有针对性地设计教育计划并不自相矛盾。一味追求表面平等,采取无差别教育方法,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如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有一名自闭症儿童接受融合教育。学校及任课教师都提前了解自闭症儿童的表现方式,了解其容易接受的语言沟通方式、肢体接触程度,以及留意其课堂行为和课后表现,及时记录并做好反馈。

    家校共育

    实现教育效能最大化

    学校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家庭教育也很重要。相较于普通孩子,身心障碍儿童更需要父母的陪伴。对身心障碍儿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实现家校共育,有以下做法可参考:

    全程陪伴,不缺席每个成长阶段。想要身心障碍儿童接受普通教育,学习到生活的技能和得到知识的滋养,家长需付出很多时间。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有一位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其母亲坚持全程陪读,自己听懂后回家再陪同孩子学习。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的朗读、背诵,甚至计算,都与普通学生无异。

    寻求多种教育途径,配合学校教育。对身心障碍儿童而言,单一的普通学校教育显然并不足够。我校随读的自闭症儿童不仅在学校接受普通教育,还在周末上特殊教育课程,如上社交课、做感觉统合训练等。这位孩子现在已经能和同学进行简单沟通,会用肢体语言表达内心情感,会提醒同学遵守纪律。他的进步,离不开学校在知识、品德等多方面的针对性教导,以及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积极配合。

    综上所述,推进和发展融合教育任重而道远,学校、老师、家长多方协作,才能让特殊儿童这朵哪怕不够完美的花朵绚丽绽放。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