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有悟,悟从读中来。朗读教学与其他教学环节、内容密切相关,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韵律美和形象美。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必须将“读”作为核心。下面,我围绕“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进行浅析。
大江镇公益小学 邓丽娇
朗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方式的朗读,可以让学生不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体会作者对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实践证明,有些课文中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教师适当点拨,要比单一的讲评理解得更透彻、体会得更深刻。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长征》这一课,我在教学时特别注意用朗读来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视艰难困苦为平常事的革命英雄气概。在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借已有的语文知识了解诗意,再让他们通过朗读感受当时的苦与险,感受诗中红军战士面对苦与险的态度。接着,激发学生的感情,让他们读出革命者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
朗读有利于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都是作者情感的体现,在朗读过程中,通过语言触摸作者感情脉搏的跳动。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往往不能深入理解文章、体会作者情感,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桂林山水》这一课,我根据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将播放音乐与教师范读同步,读、赏同时进行。文字的语言美、意境美,在朗读中化成一幅优美的画卷,在轻柔的乐曲声中,学生纷纷模仿朗读,陶醉其中。桂林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美丽的山水在朗读中跃然纸上。在朗读的过程中,既要眼看、口读,还要耳听、心想,心中有了形象,脑里有了情景,将文字转换成声情并茂的语言过程,就是语感生成的过程。
朗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只有感兴趣才会乐意去学,朗读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人更容易进入文中意境。
例如,《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如果只有干巴巴的讲解,既破坏了诗的韵味,也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因此,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教学中非常重要。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用欢快的语调、微笑的表情朗读诗歌,掀起了比赛高潮,不多时,大部分学生已熟读成诵了。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使文字更有生命力,让学生感受语言蕴藏的美感,再由语言文字感受物的美、情的美,由此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经常选择精彩语段让学生朗读,他们的思想情感就会丰满起来,随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朗读有利于写作能力的培养
读是语言素材的积累,是对文章的理解和掌握,对文章的逻辑思辨与分析。写作是我们的再创作,是读者情绪的延展,是情感的另一种体现。因此,学生读的量越大、面越宽,积累的素材就越丰富,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就越深刻,感情也会更丰富。这样,学生写作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得心应手。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激发学习兴趣,朗读也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朗读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