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旨在为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劳动教育不仅是单纯的让学生扫地做饭,应该有更多的学习形式。通过多学科联动,打造“劳动教育+”融课堂,推动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可以让学生增强参与劳动教育的兴趣,巩固其他学科学习成效,形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格局,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未来人才。
新会区平山小学 陈爱平
坚持劳动教育
与思政教育相融合
劳动是思想与现实连接的桥梁,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性发展的实践基础。在劳动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内涵和劳动价值,树立正确劳动观,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乐于劳动的内在动力。
为激发学生们的责任感,我校建立了劳动基地,让每一个班级各自认领一种蔬果,种植在班级所属的地块。种子播种下去后,学生们做到了坚持精心照顾属于自己的那块种植园,浇水、杀虫、除草……一天天过去了,终于迎来“丰收季”,学生们亲手采摘自己的劳动成果,并制作果品,与父母、朋友共同分享劳动的喜悦。学生在真生活、真情境、真体验中感受丰收的喜悦,这便是对“劳动最光荣”理念最成功的宣传。
另外,我们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将劳动教育融入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扶贫济困、保护环境等课外活动。学生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将收获的瓜果蔬菜送给社区孤寡老人,或者通过组织义卖,筹集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学生们在实践活动中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还能很好地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培育公共服务意识、奋斗精神、爱国情怀。
坚持劳动教育
和学科教学相渗透
劳动教育能渗透到每个学科中,与知识教育有机融合。在语文、英语等教学中,有不少重现劳动场景的古诗、名篇和小故事,能帮助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光荣。在数学、科学等学科中,学生能学习到劳动应该有的科学态度、效率意识、创新精神,提升动手操作能力。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学生可以养成善于探究、乐于体验的劳动素养。劳动教育也可以穿插诵读古诗词、现场测量计算、英语口语练习、准备实验器材等形式,引导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劳动教育的体验感,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
坚持劳动教育
和艺术学习相促进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劳动。从古至今,人民用劳动创造了许多伟大的艺术价值,劳动教育与艺术教育具有天然的亲近感。在音乐与劳动互融中,学生能在感受、体验音乐美的同时,感受劳动的快乐,提升劳动的激情,更加热爱劳动、敬仰劳动人民。劳动教育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时,学生参与到动手制作手工艺品、共同美化教室等实践活动,能帮助他们提升自主创作意识、集体协作水平、实践操作能力。体育教学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前任务,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场地器材布置、课后器材回收整理、自主进行课堂管理等劳动工作,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认识劳动的意义,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劳动教育必须深化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成效。新时期的劳动教育,要赋予学生更多的价值和情感体验,积极探索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径,做到全面推动提升学生素养,才能实现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断提升育人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