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公共文化空间(蔡李佛文化中心、粤书吧)作为江门市唯一代表,入选“2022年广东省最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案例”。
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推动的新型阅读空间品牌——“粤书吧”,不仅搭建了全民阅读与特色文化有机结合的文旅融合体验新场景,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进行了“有温度、接地气”的创新探索,营造“悦读书、粤旅游”沉浸式消费场景。
在江门,阅读正成为一种享受,“粤书吧”伴随着文旅融合的春风,如雨后春笋一般,在景区、酒店、民宿、历史街区里“破土而出”。
记者从市文广旅体局获悉,目前,江门共建成25个各具特色的“粤书吧”,数量居全省首位,并进一步形成“一吧一特色”的发展局面, 其中,2021年,蓬江区墟顶人家一屋“粤书吧”还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粤书吧”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何雯意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催生发展新动能
走进京梅村“粤书吧”(景堂·京梅村图书室),一股独特的书香气息扑面而来。2000余册种类丰富的图书,古色古香的书架、书桌……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使该书吧有不一样的韵味。坐在书桌前,从通透的落地玻璃向外眺望,一抹绿意映入眼帘,颇有格调。
京梅村“粤书吧”,位于京梅村蔡李佛文创旗舰店内,以文旅融合理念为引领,通过优美的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文化品牌活动,为村民和游客创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京梅村的乡村游发展注入新活力。
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发掘和策划者、中国策划研讨院执行院长陈荣彪介绍,京梅村在创建了蔡李佛文化中心后,引入社会资源,在京梅村乡村旅游文创专营店的基础上,设置了与京梅村文化特质相适应的“粤书吧”,共同构成了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的场所。让本来就魅力四射的京梅村AAA景区,在硬件升级改造的同时,增添乡村休闲文化元素,丰富了乡村旅游的内容,提高了乡村旅游的质量。
在原开平塘口镇小礼堂旧址基础上改建而成旧礼堂咖啡“粤书吧”,一楼为咖啡经营区和文化遗产展示区,二楼为休闲区和阅览室,为塘口青年文创小镇建设提供充实的文化内涵支撑,助力塘口镇实现文化振兴和文旅融合,逐渐成为被市场认可和打卡的网红书店。
“粤书吧”将文化带进了旅游景区,也实现了景点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成为旅途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文化“加码”,更为旅游“赋能”。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粤书吧”在完善了商业步行街、乡村旅游点、酒店、民宿等旅游经营单位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也丰富了文化内涵,依托优雅舒适的环境空间,举办专题讲座、分享会、展览、沙龙等活动,吸引更多人群参与,促进旅游消费和文旅行业复苏,实现政企资源共赢。
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推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墟顶街被视为江门的城市原点,见证了江门这座城市的风雨沧桑和光辉繁荣,也因此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屋是一家由墟顶街旧屋改造而成的特色民宿,以新旧文化交织的方式,让旅客在享受特色住宿体验的同时,感受江门历史文化魅力。位于民宿内的墟顶人家一屋“粤书吧”则由墟顶人家一屋文化公司和蓬江区图书馆共同打造。2021年,该书吧还获评2021年度广东省“粤书吧”建设最佳实践案例。一屋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书吧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春节赠春联、书香阅读节、公益培训班等活动,主要面向本地居民、平时到书吧阅读的中小学生和到一屋参观的外地游客。除了图书外,书吧每年还会订购中文或英文版的报纸、杂志、画册,书籍不断增加。“我们将继续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游客和读者创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围绕旅游文化拓展新型阅读空间,为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新活力,努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文化氛围,把‘粤书吧’打造成江门文旅融合的新名片。”一屋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相距约1公里的百年华侨古村落启明里一隅,江门非遗手信馆这座融汇岭南特色与西方风格的百年侨屋格外显眼,人们可以在一楼参观新会葵艺作品、恩平濑粉等非遗项目及文创产品,在二楼启明里“粤书吧”体验开平泥鸡制作的乐趣,了解葵艺等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如果碰上非遗文化体验沙龙,游客还会与当地非遗传承人进行手作交流与分享。
位于开平百合镇儒西梓里村的时光文化园,是将废弃的时光学校活化改造而成,以时光学校的历史、童年上学回忆等基本元素,结合农耕文化、华侨文化、“粤书吧”,建成以“书、学、往、行”为主题的游客中心。这里不仅成为当地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让周边居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墟顶人家、江门非遗手信馆、草坪里、大塘艺术驿站、光大学校、时光文化园、绍贤学校、大塘面村、仓东教育基地、旧礼堂咖啡等“粤书吧”,都是设在被修缮过的废旧建筑内,其建成和投入使用,成为发掘历史的起点,也为历史建筑注入了新生命。“粤书吧”也会针对性展阅当地本土文献资料,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据悉,我市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与“粤书吧”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城市文化遗产体验空间,使“粤书吧”成为游客旅途中一扇认识当地文化的窗口。
专家声音
“粤书吧”应与在地文化深度融合
江门的“粤书吧”如何能更好地发展?对此,陈荣彪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粤书吧”要尽可能与在地的历史、文化、特色等进行深度融合,尽量避免“有形无魂”;
二、要有温度、接地气,以创新的思维探索和营造沉浸式消费场景;
三、结合在地文化开展特色化品牌活动,形成“一吧一特色”的发展局面;
四、尽力实现所在地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成为旅途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给文化“加码”,为旅游“赋能”;
五、要让其成为当地居民与游客的交流平台,扮演会客室、思想传播阵地、文旅发展助推器的角色,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
六、探索数字化的深度服务模式,以更多元、智能的形式,助力打造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