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场变得更加绿色、低碳了!”这是今年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不少参会人大代表的普遍感受。纸张更薄了,纸质资料更少了,二维码里的电子素材更丰富了;不开长明灯,会前只开必要灯,会后及时关闭所有灯……低碳元素处处可见。
开平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2月23日召开,开平市人大常委会多措并举持续推进会议实现“碳中和”。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经广州绿石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评估认定实现“碳中和”。
江门日报记者 胡涛
践行当下 人大代表争当低碳代表
2月23日上午,人大代表们乘坐新能源汽车来到会场。开平市人大代表梁炜志走进会场刚坐下就发现了新变化。“今年的纸质资料比去年更少了,不少文件印上了二维码。”梁炜志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各种精彩的宣传资料就在手机屏幕上显示出来。“纸张薄了,电子资料丰富了。”梁炜志感叹,低碳让会议内容更丰富。
今年,开平市持续聚焦会议“碳中和”目标。为此,开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节能环保组,综合考虑会议规模、预设参会人数及交通、餐饮、住宿等影响会议碳排放量因素,制定出会议“碳中和”实施方案。
“我们将会议材料用纸减重,去年部分材料用纸由以往的80g/㎡降为70g/㎡,今年全部采用70g/㎡的标准。”开平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会议材料的印发重点是保障人大代表,工作人员只发放必要的材料如会议须知等。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期间,均不向人大代表发放签字笔,而是使用2B铅笔;工作人员证会后回收,待下次人代会重复使用;选用实用、环保的布袋作为会议期间使用的文件袋;继续租用新能源汽车;引导无纸化电子阅读。
为提升人大代表的示范作用,会议还印发了“双碳”宣传资料和倡议书,倡议开平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模范带头并广泛动员群众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衣、食、住、行等方面。
人大代表们积极响应,争做低碳代表,让低碳从大会议题成为日常实践:自带水杯、纸笔,减少易耗品的使用;交通出行采取拼车、集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更关键的是,通过上一年人代会实施“碳中和”和做好宣传,不仅让人大代表们更深入地了解“双碳”知识,更让他们将“双碳”理念广泛传播到社会各界,形成放大效应。
开平是建筑之乡,建筑业是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之一,在“双碳”目标落地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建筑业人大代表,我们第一时间让职工了解绿色低碳最新要求,宣讲节能降耗相关政策措施。”建筑业人大代表李劲强表示,现在建筑施工选用的材料都是绿色环保材料,建筑脚手架也重复使用。
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同样积极践行低碳生活方式。“我现在争取少开车,多步行、骑自行车,养成低碳出行习惯。”来自沙塘镇东方村的人大代表张淑珍表示,自己在购物时也自带环保袋,参加会议都是自带水杯。
立足长远
种植生态林推进“碳中和”办会
来到开平城区北面的梁金山一角,一片茁壮成长的树林映入眼帘,这是270余名开平市人大代表共同捐款种植的“碳汇林”。去年,开平市人大常委会推进“碳中和”办会,种植面积约1.73公顷(26亩)“碳汇林”,专门用于人代会的碳排放抵消。
“去年,我们一起捐款种下了这片‘碳汇林’,如今长势良好,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张丽冰是参与种植的人大代表之一,她表示,作为人大代表,要争当践行低碳理念代表,为会议“碳中和”出力。
据悉,“碳汇林”种植了火力楠、枫香、红锥、荷木、樟树5种树木,旨在持续推进“碳中和”办会,通过不断维护和种植生态林,确保为人代会提供稳定的碳汇。
“植树造林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开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宝贞表示,近年来,开平市全面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高标准建设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形成“两山”转化新模式、新亮点,开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种植生态林赋能“碳中和”办会是一项有益探索,更是开平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擦亮“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名片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管理好、养护好‘碳汇林’,持续探索‘碳中和’人代会,同时,通过人大代表积极践行和宣传,推动更多人参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为优化提升‘绿色家园’行动,建设绿美开平、低碳开平,建设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作出人大新的更大贡献。”李宝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