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政务
上一版3  
为建设广东绿美之城贡献林业力量
保障农田灌溉用水惠民生
助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3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西镇人大代表做好选民“传声筒”,积极推动水利工程建设
保障农田灌溉用水惠民生

在人大代表的努力下,良西镇的灌溉条件大大改善。

    潺潺流水从灌溉渠流下,汇入田间成为水稻的“营养剂”,种上了水稻的田地充满希望。“良西水库灌区顺利完成改造,困扰我们多年的农田用水问题彻底得到解决。人大代表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为他们点赞!”3月17日,良西镇龙安塘村村民邓悦辉高兴地告诉记者。

    目前正值春耕用水高峰期,农田需要大量灌溉用水。龙安塘村的农田灌溉问题得到解决,离不开良西镇各级人大代表的努力。人大代表们深入群众,做好选民“传声筒”,搭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文/图 吴健争

    旧渠容易淤塞

    影响农耕作业

    据了解,良西水库灌区于1969年建设并投入蓄水运作,灌溉面积达1533.33公顷(2.3万亩)。其中,北干渠经过良西镇龙山、鹤坪、龙安塘、松柏根等四个村委会。“历史上,北干渠对沿线的农业耕作起了很大作用。但北干渠是土渠,时间长了,渠道容易淤塞,渠口变窄,取水越来越难。”良西镇人大代表李稳师说。特别是在改造之前,北干渠的功能大打折扣,直接影响龙安塘村73.33公顷(1100亩)农田的耕作。与北干渠一样,良西水库灌区的其他灌溉渠也不同程度面临同样的问题。

    虽然政府部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进行维修养护,但渠道淤塞、旱季用水困难等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对农业灌溉造成较大影响。良西水库灌区沿线的村民多次向良西镇人大代表反映情况,良西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到该水渠进行视察调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人大代表的声音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但鉴于镇政府财力有限,只能“修修补补”,并未能彻底解决问题。

    人大代表不遗余力推动

    水利改造惠及1.8万人

    近年来,良西镇人大积极牵头,该镇各级人大代表齐发力,最终,以恩平市级人大代表在恩平市人代会期间提出建议意见的方式,向上级争取支持。2020年,良西镇各级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的《关于良西水库灌溉流域主要河道清淤及主干渠改造的建议》,由恩平市水利局作为承办单位落实。为让项目尽快上马,良西镇人大充分发挥县、镇两级人大代表作用,积极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听取民意,协调解决项目选址、用地等前期问题。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恩平市水利局上报江门市水利局申请中央资金,项目总投资4531万元,可解决良西镇1.8万人和1533.33公顷(2.3万亩)农作物的用水问题。

    2021年8月,良西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工,对良西水库灌区的总干渠、北干渠、南干渠、附城干渠以及渠系建筑物来了一次彻底的升级。该工程建设和改造干渠渠道27.42公里,其中总干渠2.80公里、北干渠11.932公里、南干渠6.404公里、附城干渠6.284公里,重建、新建及加固建筑物176座、斗门103座、机耕桥21座。作为良西镇农田灌溉用水的核心工程,其通过“河库相连”实现总干渠有效向农田支渠输送用水,为农田灌溉用水提供保障。

    此外,去年7月13日,良西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开工,主要对良西镇项目区内的1条农村河流以及主要农村沟渠、稔坪桥、池塘进行综合治理。两项工程先后推进,互为补充,良西镇农田灌溉用水得到进一步保障。

    完成改造之后的良西水库灌区被评为广东省第二批节水型灌区,灌区内的灌溉保证率达90%,全渠通水时间由过去的7天缩短至5天,年节约用水量522.56万立方米。

    “良西水库灌区的节水整改,将土渠改为“三面不见土”的灌溉渠,充分改善了以前取水难、取水慢的状况,大大方便沿线农户取水。”李稳师表示。

    新渠打通“任督二脉”

    助力“四薯”产业发展

    良西镇气候温和,土质疏松,土壤富含硒元素,特别适合薯类作物生长。近年来,良西镇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引导各村因地制宜种植不同的作物,打造特色薯类种植基地。

    其中,良西镇龙安塘村率先开展特色薯类基地建设,村民们积极响应,近年来种植了4.67公顷(70亩)薯类作物。该镇实行“党建引领、农户唱戏、企业合作社保驾”模式,由镇、村统一规划开发基地,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良西水库灌区完成改造,进一步疏通灌溉渠,打通农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为农业发展注入源源活水。“今年春季马铃薯卖得好价钱,最高峰的时候,每公斤能卖3.5元,这是近年来不错的价格。”李稳师表示,一年两造水稻,加上一造马铃薯,是良西镇的主要耕作模式。良西镇人大推动水利工程建设,大大改善农田耕作条件,为农户带来更多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良西镇成功注册了“四薯之乡”集体商标(马铃薯、木薯、沙葛、粉葛),并以此为契机出台《良西镇特色薯芋类种植扶持奖励方案》,向规模种植特色薯类作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奖补资金,激发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种植薯类作物的热情,引导村民种植附加值更高的薯类品种。近年来,粉葛大批量上市之时,是农户们期待已久的赚钱“黄金期”。“目前,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家正积极种植‘金山芋’——一种有保健价值的葛类,希望能有好收成。”龙安塘村委会干部李树明表示。

    良西镇各级人大代表还提出,乘着“四薯”产业快速发展的春风,良西镇进一步丰富产业链,提升“四薯”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四薯”种植向工业化转型。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