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杜鹃盛放的火红三月,湾区江门升腾起不负春光的蓬勃气象。3月21日至24日,市委书记陈岸明密集走访近20家欧资、日资、台资民企和市属国资国企,带头深入调查研究,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传递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力量。
“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是江门释放的强烈信号。
江门领风气之先,对外开放是侨都的鲜明标识。奋进新征程,江门锚定高质量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合作,打造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
紧盯中欧合作方向,江门准确把握中欧经贸互利合作回暖升温的“时”与“势”,全面提升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建设的“质”与“量”,营造国际一流投资环境,对接欧盟高端产业资源,打造广东乃至国家参与中欧合作的重要门户和重要产业合作基地。
挖掘对日合作潜力,江门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RCEP,巩固日企在江门投资发展的良好基础,拓展在RCEP框架下深化合作的广阔空间,推动日企把自身优势与江门产业优势、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争创RCEP广东经贸合作示范区。
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江门坚决落实惠台政策措施,深化“惠台暖企”行动,强化台资项目招引,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支持台商台企到江门投资兴业,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
“把增资扩产作为最好的招商引资”是江门市委确立的鲜明工作导向,是今年江门招商引资工作的关键。
“投资中国年”招商引资系列活动日前在广州举办,江门现场签约项目数量与广深并列第一。企业的选择就是最有力的代言,从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到增量项目招商引资,这既是肯定、认可,更是信心、期待。
让企业看好江门“硬实力”的提升,随着深江铁路、深江高速以及连接港珠澳大桥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即将建成通车,江门区位交通条件迎来跨越式提升,发展腹地广阔、生产生活性价比高等比较优势充分释放,与广深形成“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最佳战略组合,是一座青春之城、希望之城。
让企业看好江门“软环境”的优化,江门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紧抓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进“集成式”改革,用心用情用功服务企业,助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让民企、外企“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是一座温暖之城、筑梦之城。
让企业看好融入“双循环”的潜力,江门靠近核心市场、产业基础扎实,在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可谓“得天独厚”,既有利于企业推动自身优势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开拓国内市场,也有利于发挥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优势,竞逐海外市场。江门吸引企业、企业青睐江门的“双向奔赴”必将络绎不绝。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江门市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国资国企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
民企是活力之源,国企是发展之基。江门国资国企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沿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道路,国资国企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愈发凸显,在产业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布局等领域,展现更大担当、迎来更大机遇、激发更大活力。
国资国企是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江门推动国资国企向20个战略性产业集聚集中,主导大型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积极抢占特色产业新赛道,带动民资民企加大投入,与各类市场主体科学分工、形成合力,成为推动江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
国资国企是前瞻性领域布局的“先锋队”。江门加快海洋集团、港口集团、科普传媒集团、农业控股集团建设,加速布局海洋装备、能源环保、农业食品、科普传媒等新兴业务板块、关键发展领域,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大、开枝散叶,成为体现城市实力和竞争力的“顶梁柱”。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
只有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才能更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掌握实情、科学决策,传递党委政府的坚定决心,激发经营主体的发展活力,营造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有力确保今年GDP突破4000亿,朝着建设万亿级GDP城市加速“狂飙”。
(唐达)
欧企:
依托江门
创造更大商业和社会价值
“20年前,公司总部选择在江门建厂,看重的是江门完善的摩托车产业链配套以及成本、侨资源优势,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随着中国国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以及江门交通区位等优势进一步凸显,我们更期待能以江门为基点,进一步开拓国内市场。”江门意玛克户外动力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丽华说。
2003年9月,意大利意玛克集团在江门投资设立了江门意玛克户外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园林机械、农林机具等新技术设备及其零配件组件的生产、制造、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手持式打草机、吹风机、链锯、修枝机、推进式割草机、骑式割草机等,涵盖燃油动力、交流电动力及直流锂电动力这三大动力类型。
“江门是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摩托车整车生产以及发动机、塑料件、轮毂等产业配套非常完善,而我们所需的配套产品恰好和摩托车产业链高度相关,于是总部第一时间选择了江门。”不仅是完善的配套,对刚来江门时各级政府给予该公司“家人般的温暖”,罗丽华至今历历在目,“刚来江门,侨乡的包容、热情以及各级政府无微不至的帮助给予了我们温暖,不论是企业注册还是申报通关,都是政府工作人员一路带着我们去办理。”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领先的涂料供应商,世界500强企业巴斯夫自2016年起就在江门运营亚太地区的第一个汽车修补漆生产和研发基地,此后不断扩大产能。“过去7年,江门基地已成为巴斯夫与中国客户保持紧密联系的重要枢纽,帮助我们进一步满足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蓬勃需求。”巴斯夫亚太区涂料业务部高级副总裁赵铮宇说。
欧资企业是我市重要外资来源之一。据了解,截至今年2月底,我市累计批准设立欧资企业158家,吸引了包括巴斯夫、优美科、英国石油、喜威、ABB、威立雅、法国电力等世界500强或国际知名企业落户江门,投资总额超151亿美元。
近年来,作为广东省外经贸发展重点城市之一,江门正全面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发挥华侨华人资源优势,深入推进“侨都赋能”工程,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吸引了众多投资者来到江门、爱上江门。
无论是推动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还是积极抢抓RCEP机遇、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无论是强化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买全球、卖全球”大型通道体系,还是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争当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无论是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全力支持和健全制造业当家的相应机制,还是充分发挥“海内外两个江门”的人缘优势,依托大广海湾经济区谋划打造面向港澳和华侨华人的经济文化合作国家级平台……开放的江门,务实的侨都,正充分利用江门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优势,持续打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欧资企业落户,共享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
市政府投资促进中心介绍,当前,我市正优化工业项目准入评审办法,制定出台鼓励制造业投资黄金政策、市场化招商机制,研究产业基金参与招商项目投资的招引投资联动机制,为重大项目落户落地提供用地、能耗、环评等要素保障,统筹各级各方资源从行政审批、项目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对重大项目给予服务保障。
“去年10月,我们开始在江门基地建设首个亚太应用技术中心,也期待更多人才来到江门,依托江门优秀的营商环境,与巴斯夫共同创造更大的商业和社会价值。”赵铮宇说。(陈敏锐)
日企:
推动更多上下游企业到江门扩大事业
“江门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企业的支持非常到位,在人才、能源等企业痛点需求上积极作为。2023年,我们公司被列为江门市A类企业,这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扎根江门,与江门一起实现高质量发展。”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汤云峰受访时表示。
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自1995年成立以来,已扎根江门28年,期间多次搬迁新厂、增资扩产,现今的新厂址是2021年才启用的。新的厂区面积与旧厂区相比扩大了一倍、产值也提高了近一倍。“接下来,我们的产能将在3到4年内达到年产值20亿元,新的增资扩产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汤云峰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也有增资扩产的计划。自2005年在江门成立第一家工厂以来,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快速发展壮大,其生产的饮料产品覆盖华南地区及华东地区。2012年该公司建立第二工厂,并计划于2025年前增设新生产线。“江门交通便利、物流配套成熟,做进出口贸易条件好,特别是政府对企业服务和需求跟进很积极。”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经理徐秀燕为江门良好的营商环境点赞。
江门与日本的经贸合作渊源深厚,日资企业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进入江门投资发展的外资企业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日资企业在江门扎根已超20年历史。如,江门东洋油墨有限公司是日本东洋油墨集团最早在中国建立的合资企业,成立至今已有30年。目前,江门东洋油墨有限公司位于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的厂区已投产运营,伴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该企业正在更多高新材料领域加大研发生产投入布局,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
RCEP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日本是RCEP的重要成员国。自去年1月1日RCEP生效实施以来,江门积极抢抓宝贵机遇,把高质量实施RCEP作为重要工作部署推进,与包括日本在内的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密切。当前的江门,正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RCEP,日资企业在江门发展空间广阔,双方在先进制造和技术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令人期待。
“高质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进步。”汤云峰表示,松下电子部品(江门)有限公司计划在江门设立研发中心,推动中国设备、材料导入生产环节,不断提高企业中国化程度,在中国锁定行业第一的地位,“江门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优秀的营商环境让我感触很深,希望推动企业后续的增资扩产落地江门、深耕江门,同时也希望不断推动更多的上下游企业、供应商到江门,在江门共同扩大发展事业”。(黄胜)
台企:
很乐意宣传推介江门
鹤山市捷仕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台资企业。“我们主要设计、生产及销售汽车底盘零部件、乘用车的等速万向节(驱动轴或传动轴)。现在主要客户包含了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北汽及长安等车企。”鹤山市捷仕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詹国泽说。
回顾鹤山市捷仕克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在江门的成长之路,詹国泽有感而发:“我们最开始到江门创业是2000年,当初看中的是江门的地理位置,后来在建设过程中深深感受到这里的温暖,当地党委政府为我们在江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在土地购置、电力基础投入、加快行政审批流程等各方面给与大力的支持,让我们能以最快速度投入生产。后来,政府也积极引导我们申报国家高新科技企业,让我们享受到了更多的税收减免优惠。”
詹国泽表示,前期的这段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们在江门大展拳脚的信心。“捷仕克2022年的销售额约为1.5亿元,得益于提前掌握了新能源汽车所需的次世代的产品与专利,我们很有信心在2023年实现250%的增长。”詹国泽说。
江门台资企业协会成立于1997年,至今已20多年了,会员单位也发展到了273家。“江门的自然风光、城市建设、市政改革、生活成本等综合优势突出,江门的惠台政策也很好,每到其他地方我都很乐意去宣传推介江门。我们协会里大多企业家在江门生活的感受都很好。我本人先前也曾在其他地方发展,相比较而言,我认为江门更加宜居宜业。”江门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陈民宗说。
陈民宗向记者透露,江门台资企业协会60%以上的企业,目前基本上都交由他们的下一代去管理发展了,充分说明他们都十分看好江门,希望在江门更好地发展下去。“包括我本身,一家三代都扎根在江门生活了,我已经算半个江门人了。很多来自台湾的年轻人,经常和我联系,希望到江门来创新创业,发挥一技之长。我也希望,江门进一步建优支撑台胞发展的平台,在园区、用地等资源给予一定倾斜,让更多的台胞在这里安居乐业。”陈民宗说。
近年来,我市践行“两岸一家亲”理念,全面落实各项惠台政策,强化对台产业招商,提升涉台服务水平,全力支持台商台企到江门投资兴业,共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持续增强台胞台企获得感、幸福感和融入感,为推动两岸交流和融合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记者从市委台港澳办了解到,为推动台资企业高质量发展,做深做实“惠台暖企”行动,我市积极推动惠台政策落实落细,支持台资企业申设高新技术企业并同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台资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上市,鼓励台胞台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接下来,市委台港澳办将助力台商台企把握重大机遇,不断深化江门、台湾各领域融合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对台工作上新台阶。
截至去年底,我市累计批准设立的台资企业达1537家,培育出一批非常优秀的台资企业。其中,江门市朝扬精密制造有限公司荣获2023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江门赛区)暨第十届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成长组特等奖;钧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有望成为我市首家在境内上市的台资企业的。一批又一批优质台资企业涌现,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毕松杰)
市属国企:
充分发挥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
南海之滨,西江之畔。作为广东老牌工业城市,江门国资国企发展有着辉煌的历史。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优质国企曾错失了产业升级的黄金时期,在发展规模、质量效益、行业地位等方面与珠三角发达城市差距明显。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报告提出,要“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如今,面对新时代国企改革发展之路,我市围绕新业务版块不断探索新路径。推动国有资本积极布局科普文化、建筑业、产业投资、农业产业、港口建设、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聚集优势资源提升对我市经济发展支撑力,助推江门高质量发展。
这其中,江门农控集团围绕重组粮食商贸、壮大园林绿化等板块以及农机智慧化产业园、国储林、预制菜等项目持续发力。“当下,我们正加强与中国农机研究院对接,将充分利用全国农业机械博览会平台资源,采用‘工业地产’加招商模式,会同台山市政府全力开展农机智慧化产业园建设和产业招商,为端稳‘中国饭碗’提供智慧动力。”江门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栋表示。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为对标深圳海洋产业“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生态文化+对外合作”四大战略布局,推动“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牧场”一体化发展,我市积极组建江门海洋集团有限公司。“我们将以海洋牧场、海工装备为发展海洋经济的切入点,着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及其装备产业全链条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同步尝试开展海上风电、滩涂光伏等业务。”江门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游鑫说。
“与此同时,我市将积极搭建以媒体、文化旅游等为载体的商业化发展平台,打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位一体的科普传媒集团,积极对标重庆科普集团,整合媒体资源,注入科普场馆资产,把江门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资源、产业资源。”游鑫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我市正积极推进江门港的优化整合工作,通过组建江门市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整合我市零散港口资源,探索与国内外大型龙头港口运营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其先进经验,提升我市港口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助力我市打造“海陆通,处处通”的交通网络格局。“接下来,我们将系统推进港口集团建设,加快提升港口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增强航运物流能力,构建集商品集散、贸易、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物流枢纽,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发展。”江门市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成宇表示。
“地方国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增长、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障和促进地方民生的重要力量。我们将聚焦国资国企改革成果和新业务板块布局,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国资国企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推动国资国企做大做强,在重点产业领域中发挥作用、做大做强、开枝散叶,助推江门高质量发展。”针对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何渝信心满满,他表示,我市将参考学习新加坡淡马锡、深圳市国资委等先进地区、城市国企改革经验,对市属国企实施深化重组工作,推进实体化运营和公司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张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