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雨的滋润下茶树纷纷冒出了嫩绿的新芽,目前,大沙镇的万亩茶园陆续进入采摘季。茶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生机盎然,到处都可见茶农们戴着草帽、背着茶篓,上茶山、入茶地,在茶垄中穿行的身影。他们的手指在茶树上不停地翻飞,一刻也不停歇,赶着春光采摘今年的首批春茶。
日前,大沙镇入选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大沙镇种茶历史久远,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该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别是把茶叶作为特色优势农业之一,以大沙茶为龙头,持续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统筹发展工作,加速大沙茶产业化发展,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茶产业体系。特别是,2022年以来,开平市通过“开平优品”“大沙优品”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建设带动,有效壮大大沙茶产业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营运效益。大沙茶产业的发展,成为开平加速农业产业化的一个生动例子。
近年来,开平市坚持树品牌、补链条、强龙头、兴业态,多点发力,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总体发展水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大湾区超级“中央厨房”,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A 打造品牌
助推农业提质增效
茶香、瓜甜……在开平市田间地头里,农民正挥汗如雨享受辛勤耕耘带来的喜悦。
“我们茶园一共有373.33公顷。其中种茶的面积大概133.33公顷,可采面积大约80公顷,2022年的年产量有4万多公斤,预计今年春茶有1万公斤,收入大概有六七百万元。”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振盛说道。
“那时候种稻谷,一年才有几千元的收入,现在采茶一个月就有几千元了。”当地茶农说道。
据统计,目前大沙镇共有工商登记注册茶企业28家,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14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江门市级龙头企业2家,6家茶企获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种茶面积近2333公顷,其中名优茶树种植面积超666.67公顷,开平市茶叶产业园成功入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以大沙镇为核心区,开平大沙茶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擦亮。这是开平市农业品牌建设的一个缩影。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米袋子”“菜篮子”,拥有大米、马冈鹅、茶叶、禽蛋四大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的侨乡开平,近年来,将农业品牌建设作为引领带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的“助推剂”,以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推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积极引导‘大沙天露茶’‘潭碧冬瓜’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人推广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真正的效益。”开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逐步形成了以“大沙天露茶”“潭碧冬瓜”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IP,成功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时,我们还积极挖掘特色农产品资源,对符合地理标志商标申请条件的,指导申请地理标志商标,带动当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品牌意识,注重品牌培育和保护,开展品牌宣传,不断打造多个农业知名品牌,全面增强农业品牌效应。”开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开平有“三品一标一品牌”共68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6个、有机食品认证17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广东省“粤字号”农业品牌认证25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6个。如今,名优产品越来越多,金字招牌愈擦愈亮,开平走出农业发展“特优”之路,闯出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子,带动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
记者还了解到,开平市还着力推荐6家企业申报江深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项目试点,推进江深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大沙红红茶、炒青绿茶等先后通过“深圳标准·圳品”评价。
一个品牌,一张名片,带动一方产业,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2022年,开平市创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县级行政区品牌“开平优品”,率先打造“马冈优品”,之后陆续创建“大沙优品”“塘口优品”“蚬冈优品”“金鸡优品”“赤水优品”等,形成以“开平优品”为核心的“优品矩阵”,并获得首届中国区域品牌博览会承办权,有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B 发挥优势
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
马冈鹅系列菜品、金沙咸蛋黄酱……只需简单处理一下,端上餐桌便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省却了摘、洗、切的烦琐,不会烧菜也不再是烦心事。
物产丰富是开平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支柱与信心。作为广东省畜禽生产和加工大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东省家禽大市,开平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菜篮子”。从“菜篮子”到“菜盘子”,预制菜产业正蓄势崛起,是开平市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的一个典范。据统计,2022年开平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约4.4万公顷(66.11万亩)、总产24.49万吨。当前,开平市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应安全,成功打造38家供港澳广深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1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在此硬核“底气”之下,开平发展预制菜产业,上游可促进农、畜、禽、水产品等种植养殖和销售;中游可提升食品加工行业产值产量;下游可推动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解决“中央厨房”企业产能过剩、餐饮企业经营成本高等问题,满足预制菜消费群体需要,服务“宅经济”。而预制菜产业是促进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可推动三产融合,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高质量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预制菜产业飞速发展,这将是马冈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马冈镇党委书记张诗存表示,该镇将推进“马冈优品”“中央厨房”建设,尽快推出以马冈鹅为主体原材料的标准餐品。
“开平市以马冈鹅全产业链发展目标,开展了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五大行动,共设置项目26个,新建成1个马冈鹅苗交易市场、3个马冈鹅标准化养殖场,华昌马冈鹅提纯复壮与保种场被认定为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开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开平正致力做大做强马冈鹅全产业链,当前,正稳步推进马冈鹅预制菜产业园建设。
如今,马冈鹅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获评“广东名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开平马冈鹅”荣获2021年“粤字号”农产品“百县百品县域公用品牌优秀品牌”。马冈鹅打出了新名片,唱响了致富歌。
此外,开平市还积极推进家禽、茶叶、丝苗米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配合打造丝苗米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近年来,结合四大优势农业产业,开平市依托一只鹅、一枚蛋、一粒米、一盘菜(预制菜)、一杯茶这四“菜”一“汤”(茶汤),以国家、省和江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建设思路,深入开展补链、强链、延链、融链行动,做强马冈鹅、茶叶、禽蛋、丝苗米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和预制菜产业,推进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C 做强龙头
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乘着“开平优品”“金鸡优品”的东风,作为开平禽蛋行业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2022年销售额达到3.66亿元,增长30%,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开平市通过提升软硬件基础配套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惠企政策落地等手段打造一流营商服务环境,助推涉农产业“聚变”,接续推动农企强劲发展;同时围绕龙头做文章,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对农业企业项目支持力度,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使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在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增强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企业快速成长、助推农业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开平市做了大量工作。”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辉亮说,我们将加快完善供应链布局,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积极参与开平市行政区品牌建设,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同时将持续走“养殖基地+加工+联农”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全力打造开平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据统计,目前,开平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江门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
立足于加快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开平市还相继出台了《促进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十二条》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扶持;引导经营主体申报土地流转示范片,给予最高60万元/个的一次性奖补;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预制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预制菜企业设施设备建设项目进行奖补。
同时,开平市还积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声音
抓住“牛鼻子” 聚焦“五字”发力
结合开平市打造大湾区超级“中央厨房”要求,2022年,致公党开平市委员会组织委员们开展深入调研,并提交了《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全力推进开平乡村振兴》的提案,课题组提出要聚焦“五字”(“融”“特”“聚”“联”“准”)发力,抓住农业产业化的“牛鼻子”,加快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大湾区乡村振兴典范。
课题组提出要聚力“融”字,以加强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着力增强乡村整体竞争力;紧抓“特”字,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带动农民增收;围绕“聚”字,以构建产业平台为抓手,促进产业兴旺;突出“联”字,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着力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新格局;紧扣“准”字,以政策支持为后盾,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