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平整了,人行道宽了,标识齐全,如今的圩镇道路很漂亮!”“镇里的干部经常到我家探访。我有什么困难,他们都尽心尽力帮忙。”……谈起镇里的基层治理,沙塘镇群众纷纷点赞。
昨日,记者从沙塘镇了解到,该镇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探索“一核四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路径,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潘贤珍
通讯员 黄健聪
搭建“微”组织
网格管理一体化
沙塘镇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
据介绍,沙塘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将原有20个网格融合调整为16个大网格、22个微网格,同步建成“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一贯到底的三级组织体系架构,38个网格均实现网格党支部书记和网格长“一肩挑”,将党的制度优势延伸至网格管理“神经末梢”。
为了配优网格队伍力量,该镇从政治过硬、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的农村党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热心乡贤等人员中遴选专职网格员44名、兼职网格员134名,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网格力量。
同时,沙塘镇还制定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信息员、巡防员、调解员、管理员、服务员、宣传员“六大员”职能,落实定人、定岗、定责,全部设置AB岗,打造“一网统筹、全域联动、全科服务”的扁平化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激活“微”力量
治理主体多元化
沙塘镇以基层党组织全覆盖为抓手,加强党的工作和群团工作指导力度。目前,该镇已推动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8个、群团组织56个,“两新”组织党建有形有效。
沙塘镇还积极打造学习平台,深化“夜间党校”品牌,把党校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提升社会治理凝聚力。
值得一提的是,沙塘镇突出“一格多员专兼结合”社会治理网格优势,依托“大党委”工作机制,由16名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服务队长,带动“两代表一委员”、团员青年、退役军人、社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等各界力量组团式下沉网格,联合开展结对共建、志愿服务等活动。目前,该镇在册党员志愿者472名,开展相关活动110余次,受惠群众达1.5万人,形成条块联动、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的工作机制,不断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建强“微”阵地
党群资源集约化
“沙塘镇党群服务中心的位置很好找,环境不错,办事很方便。”沙塘镇丽洞村村民李伟荣告诉记者。
据悉,该镇积极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服务型党组织,筑牢党在基层执政的根基。
据介绍,沙塘镇将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划分为重建新建、改建扩建、完善提升三类改造标准,先后投入800多万元,“一村一策”挂图作战推进17个党群服务中心实体化功能化建设。其中,有3个镇、村党群服务中心向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位置布局,一楼全部用于便民服务,统一标识标牌和整体风格,做到“一眼看得见、服务进门有、办事不上楼”。
同时,沙塘镇强化党建、治理、服务三大功能,以镇、村党群服务中心为“大脑中枢”,结合群众需求,健全功能性党建服务站点,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人大代表联络站、“法官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有机融入“1+N”党群服务平台矩阵。此外,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站”办理,整合承接社保、户政、工商等各类行政资源,形成多功能、一体化的便民服务综合体。
为了拓宽服务内容,沙塘镇对辖区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集约利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成功培育“夜间党校”“老党员讲古”等品牌,打造服务党员群众和引领基层治理的党建新高地,进一步架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办好“微”实事
为民服务精细化
沙塘镇积极推进主动治理,完善“群众点单、网格吹哨、部门领办”的一体化闭环服务工作模式,通过需求端、供给端、服务端“三端”发力,实现“一网联动”“一网受理”“一网通办”,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对接“需求端”。沙塘镇健全网格化治理和联系服务群众体系,结合“微网格”工作机制、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以“二十户包联”为基础,深入实施“结亲访友”计划,机关党员干部全部进入网格,联系服务全镇2000余户农村群众,“一户一档”全面掌握网格内“急难愁盼”和诉求事项。
贯通“供给端”。该镇建立问题清单台账,网格员根据自身实际认领力所能及的事项,需协调解决的,及时通过工作会商制、项目建设周例会制等方式研究推进,明确挂钩领导、帮办措施和时间节点,形成“任务交办、立账督办、过程通报、对账销号”的责任链条。据统计,2022年,沙塘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解决问题430余项,自下而上征集、推动、完成圩镇及周边风貌提升改造工程等十项民生实事。
做实“服务端”。沙塘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启动“群众点单、网格吹哨、部门领办”的一体化闭环服务工作模式,借助“邑家亲”“粤平安”双系统运作在线调度交办,及时分流处置,推动基层治理从单一向协同发力,做到信息第一时间掌握、苗头第一时间发现、困难第一时间解决。2022年,该镇在网格中合力化解矛盾纠纷1200余宗,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