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需培育、凝聚高素质农业人才
扎实推进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工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4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扎实推进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工作

    大学生思想独立、思维活跃、积极性高、独立意识强,但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匮乏、辨识能力不足,因此须及时、精准施以廉洁文化教育,植入廉洁文化基因,让洁身自好、清正廉洁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廉政建设的根本,在于廉洁文化培育。廉洁文化是廉政建设的深厚思想资源,在廉政建设中发挥着整合、化育和导向的功能,为廉政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精神动力和心理支撑,具有强本固基的功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培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

    关乎党和国家全局与长远

    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工作关乎党的执政安全,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关乎民族的前途命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高校一向被人们视为圣洁之地,但如今部分大学生受不良现象影响,将腐败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方式。刊登于《21世纪人才报》上的《高校学生会到底有多腐败》一文深刻披露了高校学生会的种种腐败行为:很多学生使出浑身解数竞选学生干部为自己攒资本;学生会干部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挣“活动分”,以便在评定奖学金中占据优势;在学生会干部的选举中,同系师兄师姐或者同乡等“亲缘”关系成了“提携”的必要条件,请客吃饭成为普遍现象……这一系列大学生腐败行为,充分说明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最重要的职能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关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高度关注人才和青年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要培养的人才,不仅是掌握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而且是具有高度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崇高理想、廉洁意识的人才。大学生是时代精英、天之骄子,是国家栋梁、民族未来。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必将“散作满天星”,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引领中国未来发展方向;大学生身上蕴藏的廉洁文化火种,必将对周围人群形成强大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营造“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浓厚廉洁文化氛围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三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因而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大学生思想独立、思维活跃、积极性高、独立意识强,但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社会经验匮乏、辨识能力不足,因此须及时、精准施以廉洁文化教育,植入廉洁文化基因,让洁身自好、清正廉洁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

    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

    必须坚持正确路径

    加强大学生的廉洁文化教育,要求高校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路径,破除廉洁文化无用论、形式论和与己无关论等错误思想,真正将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作为高校廉政建设的固本强基工程、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硬指标着力加以推进;必须加强对廉洁文化培育的组织领导工作,积极构建党委领导、纪委牵头、各部门与各学院齐抓共管的组织管理体制;必须加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和研究,不断提升高校廉洁文化的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成才规律;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必须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必须坚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双轮驱动、齐头并进;必须明确廉洁文化教育的立足点,把握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突破重难点,消除疏漏点;必须大力创新廉洁文化的形式和载体,不断提高廉洁教育教学效果;必须将廉洁文化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文化传承、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校风建设等深度融合起来;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作用,着力构建廉洁文化教育共同体。

    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廉洁文化培育,才能铸牢大学生抵御腐败的思想堤坝,形成高校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廉政建设取得最后的胜利。

    (郑兴刚,作者系五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东大学博士后)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