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后,很多海外华侨纷纷组团回乡探亲、扫墓;到今天,仍有一些人在家乡探亲访友。笔者由此想到,中国传统的节庆或其他特别日子,都是吸引海外华侨的重要日子,我们要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国家平台,提升侨都中华文化交流传播功能,就应该利用好这些重要节点。
首先,利用传统节庆活动开展交流。这些节点是华侨回乡的高峰时段,部分社团侨领回乡时还会顺便带领社团成员回国观光。相关部门可以多关注这些节点,在此前后举办专题的交流会、恳亲会,加强与华侨的沟通联系。比如,重阳登高是本地人非常热衷的活动,活动气氛热烈,无异于广东式的“狂欢节”,不少华侨也会在此时回乡。如果把华人嘉年华这样的活动放在这一节点,由政府、侨团等合力举办,并以登高为主题,辅以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就能充分发挥传统节庆的魅力,办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传播侨乡文化。又如清明节,我市有不少重要的宗族发源地,如杜阮黄氏的米氏太婆墓、棠下良溪罗氏的罗氏大宗祠等,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该宗族宗亲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如果能利用这些传统节庆发挥好作用,就能创造出加强与华侨交流的机会。
其次,利用传统体育活动开展交流。广东素有扒龙舟、舞龙舞狮的习俗,这些习俗不仅在本地传承,也随着华侨传到海外。还有一些由外国传入国内之后发扬光大的体育运动,如台山的九人排球。相关部门可以在合适时间,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期间,举办龙舟邀请赛、舞龙舞狮比赛、九人排球邀请赛等活动,甚至可以把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办成华侨华人体育节,邀请海外社团参加。有传统体育活动作为载体,既能激发海外华侨的参与热情,又能吸引社会公众的眼球,更能让参与者在活动中加深交流,碰撞出异样的火花。这样的交流甚至可以超出五邑籍华侨的范围,广泛邀请不同籍贯的华侨参加,真正办成全世界华侨华人交流的盛会。
再次,利用特殊节点开展交流。除了这些具有广泛性的传统节庆外,不同的村落、宗族,或是行业群体,也有一些特殊的节点,这些节点的辐射面虽然较窄,但其感召性对于特定群体则更强。比如鹤山古劳麦水勅力诞,是当地任氏纪念先祖汉代名臣任光的节日,当地的华侨遇到这些纪念先祖的特殊活动,会积极响应回乡,与同村同族的亲朋相聚。又如国家级非遗蔡李佛拳,其祖师爷陈享的诞辰,被其弟子定为“享公诞”,每到这一天就会齐聚在京梅村,纪念陈享。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个节点举办活动,也能起到很好的文化交流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可以积极谋划,充分发挥这些节点的交流功能。
宋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