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浩洋
身为老师,她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艺术人才;身为市政协委员,她积极建言献策,助力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与老师一样,身上担着的都是群众的期盼,是发展侨乡的责任。”谈到对政协委员这一身份的理解,市政协委员、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娅说。
深耕侨乡教书育人
陈娅来自湖南,受母亲影响,5岁起学习钢琴,年少时便活跃在舞台上,在当地颇有名气。16岁考上湖南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来到当时的江门幼儿师范学校任教。2004年赴武汉音乐学院钢琴系攻读硕士,3年后再次回到江门。“我和江门有着难解的缘分。”她说。自此,陈娅深耕侨乡,数年如一日教书育人。
20多年的教学生涯里,陈娅先后获评“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江门市文化名家”等称号,并主持了34项省市级科研项目,主持省市级课题32项,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40多篇;获得多项省市级教学奖项,所教学生获得多项国际、国内钢琴赛事奖项。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是不能分家的,科研的思路、动力来源于教学需要,把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是教学水平提高的唯一途径。科研与教学必须同步走。”陈娅告诉记者。
建言献策助力职业教育发展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陈娅积极履行委员职责,通过日常观察、深入调研,为江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这些年来,她先后撰写了《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教育发展研究》《关于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生命教育的建议》《关于加速推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的建议》《关于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加快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公共阵地建设的建议》《关于促进江门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等提案。
教育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工程,职业教育是推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来自职业教育系统的政协委员,陈娅始终关注着江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提案《关于加速推进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的建议》中,陈娅提出落实省创新强校生均拨款数额、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协调创新发展、深化高职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机制体制、加速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在陈娅看来,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根深蒂固,认为“低人一等”,普通本科教育才是正规教育。2019年,本科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启动,但职业教育的“次等教育”标签依然存在。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从薪资待遇、社会地位和晋升空间来说,都制约了其发展。
“传统观念的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有赖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的突破。”陈娅表示。
对此,陈娅建议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观念是行动的航标,树立职教与普教是不同类型、而非不同层次的教育观,培养以能力见长而非看重学历学位的职业人才观。通过加强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的解读到位,对工匠精神的大力宣传,确立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陈娅说。
此外,她还建议推动“中高本”职业教育衔接模式的改革,以能力为本位,推行“适合教育”理念,并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