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墙,分隔古今。向内俯瞰历史深处,向外眺望现代繁华。定州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是沉淀的历史,也是“烟火气”的当下。 发展旅游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日前,来自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等中央媒体,上海、重庆、青海、内蒙古等28个省(区、市)150余家主流媒体的社长、总编和编辑记者,走进河北定州采风,该市近年来快速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做法,值得因《狂飙》大热的江门市学习借鉴。
凸显特色 打造文旅强市
喜报!定州市被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荣获“河北省冰雪运动推广普及突出贡献奖”,定州市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定州博物馆荣获“河北省文物工作先进集体”称号,东亭镇、子位民间吹歌艺术学校、正清和定瓷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入选河北省第一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五个100”名单。
一份份喜人的捷报,一个个创新的举动,代表着定州旅游产业铿锵有力的前进足音,凸显了旅游发展的“定州特色”。
定州坚定不移推进文化繁荣,加快建设文化强市。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促进文化与城建、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城市人文内涵,全面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真正让文化成为推动定州发展的“硬核”力量。
定州文旅产业在发展中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文旅融合和高质量发展之路,正以全新的姿态、崭新的面貌,破茧成蝶,迅速崛起。
包装塑形
丰富旅游要素
定州市统一规划、整体打造,推动从单一景区景点向综合旅游目的地转变。紧扣“一名城三基地”城市定位,高标准编制《定州市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规划》。
该市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引领,谋划实施了一批高质量文旅项目。全力推进唐河流域综合治理、众春园、“五馆三中心”、大道观玉皇殿环境整治等项目,积极谋划实施郊野公园、古城三期、南城门片区改造、汉文化苑、王灏庄园保护修缮等项目,高标准规划建设河北省第七届园林博览会主展馆、地市展园,打造了一批高端景区,全方位展现定州历史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如今的定州,处处都是景,四季皆可游。
在丰富文化旅游发展要素的同时,定州市还引进高水平旅游管理团队,加强与上海景域驴妈妈集团等知名企业合作,全面提升旅游景点管理运营水平。对接中青旅金控等旅游公司,整合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了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立了“景区合作、旅行商参与、媒体跟进、品牌塑造”四位一体营销机制。
创新业态
做活文旅产业
定州市持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支持定瓷、缂丝、秧歌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积极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景区活动。
依托文物古迹、馆藏资源、非遗产品等要素,创新研发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定州特色文创产品,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入挖掘苏东坡、晏阳初平民教育文化,讲好定州历史故事。完善非遗名录保护体系,稳步推进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申报等工作。深入实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非遗工坊建设,谋划筹建非遗文化大集,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示展演活动。
2022年,定州市新增5名省级非遗传承人、22项市级非遗项目,2名非遗传承人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的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公示名单。建设非遗工坊6家,开展非遗传承人研修班培训,编写了《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图集》《定州非遗故事》,举办非遗进景区、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100余期。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设计了文房四宝、魁星阁台历、定州塔餐盘等优质文创产品,开发了体现定州精神、展示定州形象的定瓷饰品、文具、摆件等文创产品,在图书馆和城市书房设立了文创购物商店,扩大文创产品覆盖面。
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引领,按照“业态主题化、商业遗产活态化、游憩节点情境化、民俗活动节庆化”的思路,导入沉浸式、场景式、体验式文旅新业态。在崇文街、宋街进行业态设计,布局工艺作坊、古玩字画、主题客栈、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文化娱乐馆。健全“夜景、夜演、夜宴、夜娱、夜购、夜宿”六夜体系,让游客演在故事里、玩在大片场、吃在故事中、住在剧情内。打造文艺演出、竞赛、灯会、花会等娱乐项目,开发国学教育、科举文化体验等研学旅游产品,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玩得好。
砥砺奋进正当时,凝心聚力向未来。面向新征程,定州文旅事业正依托独有的资源优势,打造更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文旅产品,奋力书写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图 曹乃付 冀定融 张春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