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明确提出,要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江门全市上下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彰显人社工作为人民的价值追求,突出“制造业当家”,增进民生福祉,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为江门高质量发展作出人社新的更大贡献。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朱磊磊
通讯员/江仁轩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民生高质量发展之本。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市人社局通过一系列稳主体、保重点、兜底线的工作举措,托稳劳动者就业“饭碗”,守牢幸福“源泉”。
返工送岗、跨省招工、招聘会集中举办、线上线下多形式招聘活动……今年春节刚过,“南粤春暖”江门专场招聘活动就已正式启动,各类企业密集发布岗位需求,春季招聘市场暖意浓。
就业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百姓冷暖,一头连着企业运营、宏观经济。市人社局精准了解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需求,制定保用工服务清单,确保打好开春招工“第一战”。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共举行线上线下招聘会125场,参会企业4544家次,提供岗位10.37万个次,进场应聘求职9.7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07万人次。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15条产业链企业用工需求,组建“首席服务官+服务专员”队伍,提供“一企一策”保障服务。
“十三五”以来,我市相继出台“促进就业九条”系列文件及配套政策,全市平均每年使用就业创业专项资金逾1亿元,平均每年保障5000家次市场主体发展、促进约6万人次劳动者稳定岗位。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5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9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5年走在全省前列。高校毕业生、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持续增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更趋匹配,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就业“量”和“质”进一步提升。
秉承梁启超“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的精神,市人社局创造性打造“乐业五邑”就业创业工作品牌,借助历史名人效应擦亮江门市就业创业“名片”,不断优化江门就业创业环境。自“乐业五邑”系列活动启动以来,覆盖超60万人次;累计发放“乐业五邑”创业担保贷款超6亿元,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居全省前列,促进196家小微企业和280名创业者纾困发展。建成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大广海湾青创智谷人力资源综合服务平台、江门开平市文旅创业孵化基地、江门市农村电商培训和创业就业基地以及开平、台山、新会3家农村电商产业园等创业创新平台,全市创业孵化基地达到23家,累计带动就业1.2万人次。
“三项工程”提质增效
熨烫收纳衣物、美化家居、制作家庭餐……家政服务员现场接受“考验”;“奶奶,我们一起换床单好不好?您跟着我一起,把床单拿起来,真棒!”养老护理员一边柔声细语安慰“老人”,一边引导“老人”共同参与更换床单……
去年9月,被喻为家政行业“省运会”的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在江门落下帷幕,我市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是我市持续高质量推动“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的一个缩影。
“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是以“小切口”实现就业增收、技能致富的“金钥匙”。市人社局坚持用好“三项工程”金钥匙,激发更多求职者学习技能、提升技能的积极性。去年以来,全市共开展“三项工程”培训5.2万人次。
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工程。启动江门“粤菜师傅”工程立法工作,构建长效机制。举办“粤菜师傅”归国侨领学煮餸和“粤菜师傅”留学人员技艺传承制作品鉴等活动。推动广东厨艺技工学校创建省级“粤菜师傅”培养示范基地。首批65名星级“粤菜师傅”挂牌执业,新增46名广东省星级“粤菜师傅”(其中四星级3名),建成4条“美食名街”。全省首创“粤菜师傅”彩虹计划餐饮创业项目,促进创业就业逾5000人次,年增创经济效益1.5亿元。出版发行《五邑风味菜制作工艺》《侨乡粤菜故事》系列丛书,传播五邑美食,发扬粤菜师傅名匠精神。
提速实施“广东技工”工程。推进技工院校“扩容提质”工程,全市技工院校2022年招生8271人,目前在校生2.1万人,实现年度招生5连增。江门市技师学院荷塘新校区完成建筑物全封顶,力争2023年投入使用。台山技工学校新校区建设完成征地工作,力争年内动工建设。
新学期伊始,恩平市职教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同学,他们就是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的首届新生。作为江门市首个“园区技校”项目,智造学院从去年1月挂牌以来就让人充满期待,经过精心筹备与周密安排,在去年9月开始迎新,189名青少年将在这里开启他们的技能人生新征程。
“‘园区技校’项目是新时期技能人才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重点解决产业发展面临‘技能人才供给’‘技术技能提升’的瓶颈问题,为园区内企业‘菜单式’量身定制技能培训解决方案和课程,为深入推进‘园区再造’‘工业振兴’工程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2年,江门市在全省首创“园区技校”项目,整合全市院校资源,在3大组团12个重点发展园区建设技能人才培训载体108家,对接104家企业“量身定制”设计129个技能提升培训解决方案,为1252家重点企业提供精准化技能提升培训8016人次,建立“院校+园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率先探索实施产业技能提升培训积分制,搭建线上技能服务平台,培训5.3万人次,服务覆盖13条产业链共3941家次重点企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举办江门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年新增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人才超3万人次,其中高级工及以上1.26万人次,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首次评选出“侨都十大工匠”9名、“侨都百优工匠”95名,鼓励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鹤山国机南联刘新华获“第十六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江海区的奔力达电路有限公司林齐享成为全市首位特级技师。
推进发展“南粤家政”工程。近年来,江门市“南粤家政”工程推动实现“真诚服务安心挑、质量提升放心用、行业规范省心选、扶持政策舒心享、侨乡特色暖心传”的“五心”标准,建成全省首个南粤家政数字化信息平台,全省首推“安心码”,打造“安心家政”,助力提升行业诚信建设水平。加强“邑管家”品牌建设,完善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台山分基地投入运营,举办“邑管家”大专班,培养现代型、专业型、复合型高端师资和人才,满足家政服务日益多元化需求。建成全省唯一南粤家政(江门)产业研修院以及3家省级家政服务诚信示范企业、40家“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成功打通“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推荐就业+调解维权”的家政社区服务链条。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累计入驻家政企业(项目)52个,累计带动就业1079人,打造南粤家政服务供给平台,壮大家政产业体系,带动家政装备发展。
人才引育激发新活力
大国工匠是国之重器,乡村工匠亦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底气所在。2020年,《江门市“乡村工匠”工程实施计划》印发,充分发挥乡村工匠在江门市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2021年6月,江门市作为全省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点城市,率先开展了乡村工匠职称评价工作。成立全省首个乡村工匠联盟,评选首批江门市乡村工匠首席工程师10人。累计1418人取得乡村工匠职称,约占全省总量四分之一。
“开展乡村工匠职称评审,让我们这些陈皮从业人员大受鼓舞,如今,我也成了一名拥有陈皮工程师称号的新型职业农民啦。”拥有十多年新会柑种植经验的新会区大泽镇贵贤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贵贤在取得首批乡村工匠职称后感慨道。
人才载体是人才聚集、产业转型、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市人社局坚持把各类平台载体建优建强,让高层次人才各展所能、人尽其才。在科研平台方面,累计建成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142家,双碳、中微子实验室等重点平台建成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引进博士博士后人才995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力支撑不断增强。在供给平台方面,与国内近120家次院校建立了多层次合作关系,其中建立人才供给基地数量19家,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人才招引、创新创业等合作,为江门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生力量。
以“有发展”为导向激励人才。连续开展四届留学归国人员创新创业项目资助评审,择优资助了24个项目,推荐2个项目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推动27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的高端人才,通过直接考核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启动我市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编制工作,促进更精准、高效引进人才。连续两年举办揭榜创新赛,促成11个揭榜团队与企业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实施“乐业五邑、学子留江”行动。建设本地青年人才数据库,并实施标签化管理,精准推送各类求职招聘、补贴政策等信息。大力宣传江门,结合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对接市内外高校开展了各类就业创业体验、人才研学等活动15场,吸引超1000名学生参加。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一院一策”机制,为学院量身定制专属服务方案,打出博士后大讲堂进校园、“职业指导直通车”、校企对接交流会、困难帮扶“一对一”组合拳。组织276家次重点企业携超3600个岗位需求赴19家次高校招才引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超1100人。一直以来,我市着力营造尊崇人才、礼遇人才、爱惜人才、包容人才的氛围,聚力优化人才服务,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通过人才引育实现“量质双升”。以“留得住”为目标提升服务。打造“侨才通”人才服务品牌,构建“一卡一网一站”的立体化服务模式,把“人才绿卡”升级为“侨都人才卡”,发卡数量超1万张。建设全市统一的人才线上服务平台,完善升级江门市人才网,推出“侨才通”微信小程序,集聚人才政策、平台载体、人才招聘等咨询,并提供人才服务地图、人才助手、政策速查等功能,实现人才服务“掌上办”。实现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窗)全市全覆盖,组建人才管家团队提供104项服务,打通首批28个人才服务点,为全市人才提供政务、医疗、文化休闲等39项服务。
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近年来,市人社局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契机,深入开展根治欠薪行动,确保广大农民工顺利拿到工资,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薪”安才能安心。如何聚焦“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主题,为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标杆城市、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贡献人社力量?
利用10个党支部100名党员干部,联系100个在建工程项目,迅速开展“宣传政策、规范台账、解决问题”百日攻坚“三个一百”行动,创新基层治理,这是市人社局给出的答案。
2022年,市人社局组建了“根治欠薪红色先锋突击队”,旨在把党建工作优势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做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相关经验做法获国家级媒体报道。
据悉,去年3月到6月,我市人社部门开展以“不忘初心、治欠为民”主题党日活动近100场次,共有300多人次党员干部实地走访督导100个结对工程项目,督导在建工程项目落实整改问题120多项。在日常结对和上门服务中,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前哨尖兵作用,着力让劳资纠纷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萌芽状态。
为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责任感紧迫感,市人社局深入实施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抓住“全面提升企业用工管理水平”关键点,多举措培育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近期,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被命名为“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是该企业第二次获得这一荣誉称号。
此外,我市还在全省首创“以奖代补”方式助推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建设,全市9家基层调解组织先后被评选认定为市级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其中,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劳动关系联处中心,被人社部等联合表扬为“2022年度工作突出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通过金牌调解组织选树、培育和创建,全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治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围绕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社保从制度的全覆盖转向人群的全覆盖。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办法,鼓励和引导灵活就业人员积极参加社会保险。2022年,全市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33.88万人次,其中,14.94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8.29万名非劳动关系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创新部门协同、数据共享、服务响应,以免申即享等方式落实社保“降、缓、返、补”一揽子政策,为全市企业释放纾困政策红利约11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卡“即时制卡”“上门即时制卡”“同号即时换卡”等多项便民服务,社保卡持卡人数达458.3万人。
稳步提高待遇水平,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2446元/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提高至94.82万元,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供养亲属抚恤金分别提高至人均4700元/月、4125元/月、1781元/月。
推动社保业务“网办”“通办”“快办”,实现82项社保事项不见面办理,58项事项“湾区通办”,6项事项“全省通办”(线下通办),15项事项“全市通办”(线下通办),整体业务办理材料和承诺办理时限压减超30%。持续深化社保“双轨”基层经办服务,16项经办服务事项拓展延伸至村级。大力开展“三心”社保适老志愿服务,全年服务退休人员超过2万人次。
打造就业创业幸福地
江门与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近年来,市人社局牢记服务港澳初心,主动拓展与港澳合作深度广度,携手港澳促进人才流动、民生融通,为在江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服务,努力建设高水平就业创业幸福地。
市人社局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关于支持港澳居民到江门市就业创业的若干措施》,实施港澳高校毕业生面试补贴、创业失败补偿等政策,累计为港澳青年发放就业创业补贴共311.21万元。2022年江门市再出台《关于实施港澳青年到江门就业创业“一十百千万”计划的工作方案》,围绕加强交流合作、优化服务水平、促进就业、促进创业、配套生活支持等5方面提出17条措施,明确提出未来5年吸纳超1万名港澳青年到江门就学就业创业。
充分利用“乐业五邑”品牌,为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搭建交流桥梁纽带。我市连续4年举办江门市“乐业五邑”创业创新大赛,专门设置港澳台及华侨华人赛道,累计吸引166个港澳台及华侨华人项目参加,除奖金支持外,赛后额外提供创业孵化场地、投融资对接、创业能力培训等支持。高标准运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推出“创业明星”计划,推动建立“港澳青年+专精特新技术+优势产业资源+创投基金”交叉孵化模式。针对港澳青年在内地创业“融资难”问题,为港澳青年发放“乐业五邑贷”创业担保贷款3125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多种形式培训,帮助港澳青年快速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举办“乐业五邑”创业加速营,联合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举办创业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懂经营、擅管理的新生代港澳青年企业家队伍。举办“乐业五邑”大讲堂,走进五邑大学、暨南大学等10余所高校,通过短视频、宣传册、游学体验等形式展示江门人文历史、就业创业、政策环境等优势,努力将在江在粤求学的港澳毕业生留江来江就业创业。
“去年,我们在港澳青年就业创业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内地与港澳通关正常化,内地与港澳融合必将加速。我们将发挥比较优势,抢占先机,切实找准工作着力点,推动实现创业资讯第一时间送达、创业服务第一时间送上、创业政策第一时间落实,吸引港澳青年将江门作为就业创业‘第一站’,推动形成‘引侨才、回侨乡、建侨都’生动局面。”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文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