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侨都·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回归和融入社会,从这里开始
准新人们可提前预约办理婚姻登记
江门中石化开展质量主题活动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5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探索发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回归和融入社会,从这里开始

康复者参加减压活动。

    “你好,麻烦进入登记一下,谢谢配合!”刚走进恩平市恩城街道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站,阿金(化名)便热情地打起了招呼,并主动递上了登记册。

    如果社工不说,没有人能看得出来,眼前这位笑容可掬、亲和力十足的导向员大叔是一名精神障碍患者,也想象不出来他曾经躁狂地砸坏家里的东西,甚至连门都不敢出。

    阿金的转变发生在参加了10个多月的社区精神康复后。社区康复服务是精神障碍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回归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加快推动精神障碍患者就医康复工作,江门市民政局以恩城街道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站为试点,探索发展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让更多的居家精神障碍患者享有康复服务,为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打好基础。同时,也为我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希望他能走出家门,跟人说说话”

    像往常一样,早上8点半,阿金准时来到社区康复综合服务站,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如今的阿金与常人无异,思维清晰,说话有条理,也愿意主动与人攀谈。

    但十几年前,情况并不是这样。在阿金毕业之后,就跟着母亲笑姑在锦江市场摆摊卖菜。虽然天天早出晚归,生活也不算富裕,但他一直都很知足,脸上满是笑容。那时去市场买菜的人都知道,有个爱笑的摊主叫阿金。

    然而,厄运却降临到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医生说他有癫痫,还患有癫痫所致的精神障碍疾病。”虽过去多年,但回忆起过往,笑姑眼中的光依旧不觉暗了几分。

    随着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阿金变得阴沉,不愿意跟人接触。“他发病时很暴躁、易怒,情况严重时甚至会砸坏家里的东西。”笑姑说。由于害怕癫痫不定时发作,同时也害怕出门会被人歧视,阿金只好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从那时起,曾经爱笑的阿金不见了笑容。

    “我也不指望他能找到工作,只希望他能走出家门,跟人说说话。”笑姑说,在家人的照料下,阿金按时服药,病情稍有改善,逐渐趋于稳定。虽然癫痫没有复发,但因为神经受损,阿金还是会经常发脾气,经常把家里的家具、电器砸坏,笑姑感觉无奈又无助。

    这样的情况,在阿金来到恩城街道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站后有了改变。去年6月,在医生的评估转介下,服务站精神康复社工联系上了阿金。

    “你们真的可以帮助到我吗?”阿金问道。在得到社工肯定的答复后,带着试一下的心态,阿金成了服务站最早的康复者之一。

    一个又一个“阿金”逐渐找回自信

    “早上好!”听到脚步声临近,阿金抬头微笑着与走进来的社工主动打招呼。“今天感觉怎么样?”“挺好的。”

    过去的十几年,阿金都不曾这样和人打招呼、聊天。可经过几个月的社区康复服务后,阿金已经能主动和他人沟通交流。

    “越是不出家门、不接触社会,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就越难。”精神康复社工周旦梅介绍,为了让康复者走出家门,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社区康复服务站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康复活动,“带着他们走进超市,在实践中学习如何选购商品;组织他们参加家务清洁小组,学习家务技能;鼓励他们深入了解和感知本土文化,从而逐渐融入进去”。

    走出家门,走进社区,这是第一步。

    “项目立足社区,整合了恩城街道多个社区康园中心、家庭服务中心、南粤家政服务站点、28个村(居)委会等场地资源,以党建为引领,发挥社区治理网格作用,推动精神康复社区服务,组建了‘专业社工+精防医生+心理咨询师+社区网格员+党员义工+家政’专业团队。”项目社工岑捷荣介绍,社区精神康复服务站提供“9+X”服务,即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服药训练、预防复发训练、躯体管理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交能力训练、职业康复训练、心理康复、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等9项服务,以及“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互助”“心理健康舒缓站”等专项服务。

    在社区康复中,一个又一个“阿金”慢慢看到了希望,逐渐找回了自信,开始了新的生活。

    “没来之前,总是一个人在家里,缺乏交流,老是自我封闭。”翻看打卡记录,精神障碍患者小艺(化名)经常会到服务站康复,她说,“来到这里的第一感觉就是大家很和谐,感觉整个人都放松了很多,有什么事可以说出来,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这对我们的康复是很有帮助的。”

    “精神障碍患者往往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让他们走出家门、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社区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周旦梅表示。

    如今,阿金开始学着主动和其他人交流。“自从去了社区康复服务站,阿金整个人明显开朗了,经常回家跟我们讲参加活动的趣事,还会主动做家务。他好了,我心里就好了。”笑姑说话间,在一旁的阿金脸上出现了久违的笑容,眼神也越来越明亮。

    一份工作 一大跨越

    在辅助性就业社区康复车间,几名精神障碍康复者正专注地做着手头的工作。只需将几个部件组装粘好,就能完成一件成品。看似简单的工作,他们做起来却分外认真。

    “这类辅助性就业,让他们有一份工作,心态都不一样了。”岑捷荣提起康复者们发生的变化,就止不住笑意,“从项目开始,我们就与一些爱心企业达成了合作,开辟辅助性就业手工制作业务,这成为部分康复者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据介绍,为了更加精准地对接需求,社区康复站收集康复者的就业需求,通过开设技能培训、帮助其链接社会资源提供合适就业岗位等,帮助康复者改善生活、实现价值。

    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和融入社会,是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的终极目标,这个过程并不局限于服务站之内。

    在恩平市仙迪音响器材有限公司,精神障碍患者小石(化名)忙着手中的工作,时不时跟身旁同事交谈两句,看不出与普通工人有什么不同。据介绍,小石也曾到服务站参与过社区康复训练,如今小石不但康复情况良好,还靠自己努力考到了职业能力证书。去年11月,小石在精神康复社工的陪伴下到恩平市仙迪音响器材有限公司面试,最终通过试用,被企业正式录用。在恩平市仙迪音响器材有限公司管理总监蔡明亮看来,小石与其他员工并没有什么不同,“既然他通过了试用期转正了,就说明他的能力达到了我们的标准”。

    如今,小石已稳定就业超过4个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小石觉得自己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后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对于未来,小石充满希望。

    对普通人来说,或许这只是一份简单的工作,对康复者及其家庭来说,却是一大跨越。据统计,社区精神康复试点项目共累计服务150名恩城街道辖区内低保、低收入及困难家庭的精神障碍康复者,建立独立档案与做好阶段性能力评估。有57名康复者通过辅助性就业、支持性就业和独立就业等多种就业渠道成功就业转介。

    “目前,全市各地依托当地社区康园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公益创投项目中心站点等场地,设立精神康复综合服务站,辐射周边社区,扩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的可服务范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试点以外,全市共有55个镇(街)已选点设置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站,将通过专业、温暖的服务,为更多患者家庭带去希望。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