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医”路芳华 守护健康——国际护士21/2023-05-12/T02/55051683825053097.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护理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踔厉奋发守初心
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护理发展

区丽琴 人物档案:妇科二区护士长,主管护师,妇科党支部支委,中共党员,硕士学位,从事护理行业12年。
邓思敏 人物档案:儿科ICU护士,主管护师,从事护理行业14年。
陈春桃 人物档案:ICU护士,护师,中共党员,从事护理行业6年。
胡惠贤 人物档案:神经外科护士长,中共党员,主任护师,从事护理行业26年。
陈金雅 人物档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29年。
康丽玫 人物档案:产科爱婴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产科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从事护理行业27年。
林玉珍 人物档案:伤口造口专科护士,主任护师,中共党员,从事护理行业26年。
梁财相 人物档案:急诊科护士,主管护师,从事护理行业9年。

    一颗红心向党,一颗仁心向患者,一颗爱心向人民。

    作为五邑地区最大的医疗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的年接诊量接近300万人次,护理工作繁重,医院1762名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实现医学与人文并进,技术与关爱同行,给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护理服务。

    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学科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加速奔跑。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走近江门市中心医院在人文护理、危重症护理、技术护理等方面的优秀护士代表,并以此为缩影,展现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团队的风采。

    文/图 李银换 邓榕 陆沿任 陈君

    仁济温度·人文护理

    他们,陪伴患者与病魔抗争;他们,在患者需要时伸出援手;他们,在一言一行中给予患者力量。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以人文护理,助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彰显“仁济温度”。

    区丽琴

    用爱温暖患者心灵

    在妇科,患者全是女性,而且身患妇科疾病,所以妇科的患者更细腻、更敏感。2021年12月,在区丽琴的带领下,妇科二区在全院率先开展叙事护理新模式。

    区丽琴说,开展叙事护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患者主动表达内心情感,建立积极的心理应对,达到医疗救治和疾病预后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能激发护理人员的共情和回应,从而更好地对患者实施照护。

    去年,妇科二区收治了一个患卵黄囊瘤而住院治疗的10岁女孩小圆(化名),小圆原本在小学是班长,突然因病退学,再加上做完手术后需要化疗而掉光了头发,为此,她的心情非常低落。了解情况后,区丽琴每天都会跟小圆聊天,引导她讲故事,深入开导她的不良情绪,重建面对疾病的信心,让小圆慢慢走出心理阴霾。后来,小圆把微信昵称改成“快乐女孩”,还特意给科室写了表扬信。区丽琴说:“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并且重新恢复对生活的希望,我真心感到高兴。”

    除了引导患者讲故事外,区丽琴还在科室设立“畅所欲言”留言本,留言本写满了患者对生活的期许、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对疾病的从容;联合医务社工举办线上线下“与你同行”患教活动,促进医患、护患的融洽关系,此项目荣获江门市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近一年来收获患者赠送锦旗12面,表扬信20多封,优质护理成效显著。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区丽琴说,叙事护理,用36.5℃的爱“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

    康丽玫

    眼里有光 心中有爱

    从一名手术室心脏专科护士跨专业接任产科爱婴区护士长,康丽玫一步一个脚印,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奋斗与拼搏,在平凡而又重要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芒。

    爱婴区的服务对象是健康的产妇和婴儿,提升她们的就医感受是服务核心。

    作为爱婴区护士长和医院护理部人文护理组组长,康丽玫深知人文护理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文护理不仅要依靠硬性管理,更重要的是护理人员是否愿意为患者付出。为此,康丽玫在科室组织开展“眼里有光 心里有爱”主题思想教育,把人文关怀的文化“种”在科室护士的心里。

    有一次,一位护士向康丽玫反映一位刚生产完的妈妈,总是对护理工作挑刺,这让她很苦恼。康丽玫引导这名护士思考为什么这位妈妈会有那么多的情绪。经了解,原来这位妈妈已经是第三次做人工试管婴儿,前两次都失败了,这一次宝宝仅31周多就早产,一出生就要接受治疗。在了解这位妈妈的情况后,护士就理解了她情绪不好的原因,自此,在为她护理时也会多一份用心。这位妈妈感受到护理人员的暖心,心情也平稳了许多。

    “在护理中,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更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自然也能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康丽玫说。

    在临床工作中,康丽玫同样把人文护理用于临床实践中。在爱婴区日常工作中,她发现很多新手妈妈由于没有掌握泌乳技巧,导致喂养过程中出现乳房胀痛、新生儿喂养困难等问题。2015年,康丽玫组建了“爱婴坊”,免费为产妇提供知识宣讲、技术指导和产后涨乳催乳按摩等服务,解决新手妈妈们在哺乳期间出现的各种母乳喂养问题。

    在康丽玫的带领下,科室优质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去年科室满意度在全院排名前列;今年以来,爱婴区还收到了多份来自“12345”市民热线的表扬。

    林玉珍

    精“治”伤口 “造”就健康

    护士也能坐门诊?在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南楼的伤口造口专科,就是由护士来坐诊的。从2018年开始,林玉珍便专为伤口造口患者解忧。

    一脚踏进治疗室,就能闻到一股异味。林玉珍面对的患者,都有说不出的“苦”——有的因患糖尿病足腐烂坏死;有的皮肤溃疡常年不愈,还有的是排泄改道后腹部外加造口袋的“造口病人”……面对这些造口、压疮病人身上散发的恶臭,病人和家属都难以忍受,但她却不能退缩,更快更好地帮患者把伤口造口处理好是她的职责所在。

    前几天,一位肠造口患者渗漏前来就诊,刚揭开底盘时气味较大。“不好意思,珍姐,很臭啊!”患者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林玉珍连忙说:“我知道,不要紧的,我是做这一行的,能适应。”

    林玉珍明白,伤口造口患者,不仅要忍受疾病的痛苦,还要面对排泄方式改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甚至很多人因此丧失生活信心。她能做的,就是理解和鼓励。

    “一开始我也受不了,有时就餐一想起换药的场景就没胃口直想呕。”林玉珍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持续了大约半年,后来逐渐习惯就好了。

    林玉珍说,伤口造口患者本身承受着巨大的生理痛苦和精神压力,能通过自己的专业技能让他们缓解痛苦,更有尊严地活着,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很多时候,支撑林玉珍的是患者的认可和接受,正是在一个个患者感激的目光中,她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进而更坚定了她要在伤口造口专业的路上不断探索。

    仁济担当·危重症护理

    他们,时常与死神赛跑,只为让生命之花重新绽放;他们,时常见证奇迹,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用爱心和信念点燃生命的火焰,用速度和专业续写生命的赞歌,彰显“仁济担当”。

    梁财相

    与死神赛跑 为生命接力

    有人说,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就像战场上的“特种兵”,生死时速,争分夺秒,与死神“掰手腕”,浑身散发着“超能力”。

    梁财相就是这样一位“特种兵”,作为一名急诊科男护士,他需要随时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

    有一次,一个货车司机因胸痛被送到医院急诊科。前一秒,他还清醒着;后一秒,他突然出现室颤。梁财相和同事凭借丰富的经验,准确判断,并在30秒内为患者除颤。没想到,过了一会患者再次发生室颤。经过两次及时除颤,为患者解除危险。经完善检查,患者确诊为心肌梗死,后迅速转心导管室行急诊PCI。最终,患者被成功挽救了生命。

    在急诊科工作多年,梁财相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症患者的生命,而最让他遗憾的是,他没能挽救父亲的生命。那天,他刚下夜班,在接到父亲在家里突发心脏骤停的消息时,他迅速赶到现场,紧急为父亲进行心肺复苏,然而却无力回天。

    这件憾事给梁财相很大的触动,他说:“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6分钟,心肺复苏是一项救命技术,然而为了保持高质量的按压,通常2分钟就需要更换人,所以只有更多人懂得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才能点燃多一份希望。”

    自此,梁财相积极推广急救技能的科普知识。作为急诊科的教育护士,他承担着科室和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同时他还走进学校、工厂、社区,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由于熟悉掌握各种急救技能,他还曾代表医院、江门市参加了大大小小的临床急救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接力。梁财相表示,未来,他将勇当奔跑在抢救生命路上的“急救先锋”。

    邓思敏

    全力以赴 守护生命

    儿科ICU,收治的都是病情危重的儿童和新生儿。这里24小时昼夜轮转,紧急抢救的情况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在工作中,邓思敏需要穿梭在一张张病床间守护生命的律动,准备着监护仪器发出报警后的战役。“身为重症护理医护工作者,只要患者需要,我时刻准备着!”邓思敏说。

    4月,正值流感高峰,儿科ICU转入一个4岁抽搐昏迷的小孩,当时患儿的呼吸功能受损,需要立即气管插管上呼吸机。邓思敏娴熟地配合医生完成了抢救。经过一番抢救,幸运的是,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了下来。

    邓思敏说:“每次看到宝宝纯真的笑容,特别有幸福感,看到宝宝们康复出院,就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

    除了日常疾病治疗护理外,邓思敏和儿科ICU其他护士们还有一个角色,就是孩子们的“临时妈妈”,肩负起照顾孩子们日常生活护理的责任。“当孩子们需要帮助时,就会‘哇哇哇’,用他们洪亮的哭声告诉我们,当我们接收到信息后,对他们进行评估,对症处理,例如:宝宝饿了就形象奶疗、宝宝拉便便了就换裤裤、宝宝热了或冷了就加减被子等。”她笑着说。

    作为科室的护理骨干,2018年5月,邓思敏响应组织号召参加援藏工作。在援藏期间,她协助林芝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开科,为相关科室制定一系列培训计划,积极传帮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生儿科的运转很快步入正轨。对邓思敏来说,这段援藏之旅,是她护士生涯中的一段难忘经历,也是一种特别的锻炼和磨砺。

    无论在何处,邓思敏始终用心守护着每一个危重患儿生命的律动。

    陈春桃

    “生死之门”的守护者

    “快!气管插管、呼吸机、有创血压监测、循环支持……”在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经常上演着惊心动魄、命悬一线的抢救时刻。

    ICU的护理工作是忙碌的,对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术都有很高的要求。陈春桃在这里工作了多年,她早已熟悉了这种工作节奏,锻炼成了“全科护士”。在她看来,一名合格的ICU护士,不仅要做好程序化的护理工作,还要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蛛丝马迹,协助医生把患者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

    在这里,生与死的博弈从未停歇,温情与感动也时刻在上演。ICU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家属不能陪在患者床旁,护士除了为患者提供日常治疗外,还要承担起患者所有的生活护理。虽然工作难度大、强度强,但在面对情绪不稳的患者时,陈春桃总是会用足够的耐心,一边护理一边声音轻柔地与他们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有一次,一位因车祸而高位截瘫的中年男性患者转入ICU。陈春桃在为他护理时发现,虽然患者不能说话,但每次都会有礼貌地对她微笑表示感谢。然而护理人员一走开,他立刻就收起笑容,心情低落。细心的陈春桃理解患者的心情,知道他是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而心情低落,于是每次完成基础护理后,都会多跟他聊天,给予他鼓励。在陈春桃的鼓励下,患者的心情逐渐好了起来。“在ICU里,不仅只有冰冷的医疗设备,更有浓浓的医患情,我们会用温暖与爱守护患者,这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意义。”陈春桃说。

    去年,陈春桃考取了在职研究生,她希望不断精进护理技术,为更多危重患者撑起生命安全的屏障。

    仁济力量·技术护理

    他们,是新技术的开拓者,还是巧手发明达人,从开展新技术,填补地区空白,到发明专利,解决护理难题。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护理人员不断强化科研创新意识,注重科研创新与专利创新的紧密结合,彰显“仁济力量”。

    胡惠贤

    开展新技术 填补区域空白

    在神经外科,各类颅脑创伤、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等危重症患者较多。

    在临床中,胡惠贤留意到有的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GCS评分≤8分,普通胃管鼻饲会出现返流、误吸、呛咳。对此,胡惠贤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她外出进修学习,掌握了床旁徒手盲插胃肠营养管置管术。该技术只需将肠内营养管经鼻插入十二指肠或空肠内,既可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又避免返流、误吸、呛咳等情况。该技术打通营养新通道,填补了全市在该领域的一项空白。胡惠贤也成为江门市首个获得国家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肠内营养置管合格证书》的护士。

    但胡惠贤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只有更多护理人员掌握这项技术,才能造福更多的患者。在科室里,她鼓励其他护士考取相关证书,目前神经外科共有11名护理人员掌握了这项技术。2022年,她还推动该技术通过广东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了来自五邑地区的19名护士。

    被同事誉为“技术能手”的胡惠贤还带领团队反复探索,成功研究出一种气管插管专用雾化器,解决神经外科气管插管患者堵管发生率偏高的难题,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使堵管发生率减少为0。

    一次次的努力和付出,让胡惠贤“收获”颇丰,她曾获江门市护理学会科技工作者奖、江门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主持市科技局立项3项,参与市科技局立项12项,发表论文20多篇。

    “你以生命相托,我定全力以赴。”是胡惠贤对护理专业的承诺。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扎根神经外科护理事业,做一名合格的护理和科技工作者,为患者解决难题。

    陈金雅

    拥有7项专利的“发明达人”

    如果说,医护工作是一场与病魔博弈的战场,那么无菌安全的医疗用品就是兵马未动时先行的粮草。

    在江门市中心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这里承担着医院各临床科室所有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清洗灭菌,以及无菌物品的供应,每月集中接收处理全院的复用物品,清洗器械的量达到27万件。

    面对庞大的清洗量,作为护士长,陈金雅在不断思考,如何通过优化设施,如何提升消毒供应中心日常工作质量,使清洗消毒更自动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在工作中,陈金雅发现,传统医用平皿类物品多以人工清洗为主,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量、工作难度增加,不仅导致费时费力,还会出现清洗质量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对此,陈金雅和团队用心钻研,通过改装清洗装置、漂洗装置、输送装置,研发出“一种医用平皿物品清洗消毒系统”,通过一体化的清洗消毒,提高物品清洗效果,保证清洗质量,保障灭菌物品合格率,从而让患者使用高质量消毒的灭菌物品。该专利还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陈金雅还积极推动专利成果转化。她研发的专利《一种感应式医用置物箱》正在进行专利成果转化。该项专利针对手术医生手消毒后的干手巾放置,采用智能化感应式打开,密封好,且美观大方,可以降低使用一次性医疗耗材成本。

    参加工作以来,陈金雅共取得7个专利证书,2个在讨论研发中,为护理科技创新注入活力。谈及热衷于钻研专利的原因,陈金雅说:“我希望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能更精细化、更标准,同时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