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开平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合力找准乡村振兴“突破口”
以己之长助人为乐
影视赋能 讲好侨乡故事
一场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
用舞蹈传播文明新风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5 月 2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场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
——第一届区域品牌博览会侧记
不少游客在第一届区域品牌博览会上满载而归。 敖转优 摄

    这是一场面向世界共谋发展的高水平区域品牌博览会,这是一次开放合作面向未来的战略之约,这是一场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双向奔赴”。5月20日,第一届区域品牌博览会在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举行。

    此次博览会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在这美好时节,展商和游客实现“双向奔赴”。博览会将有力推动国内外区域品牌双向交流与合作,此外,赤坎华侨古镇和世界文化遗产所带来的巨大游客潜在消费力,与区域品牌相结合,将形成强大的同频共振效应。

    文/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翁丹萍

    “开平优品”闪亮登场

    当天,来自广州的游客谢小姐走进了“开平优品”馆,并购买了“塘口优品”文创产品,她说:“来到赤坎华侨古镇旅游正愁买手信问题,到博览会一看,我发现有很多侨乡特色产品,可以买点文创产品当纪念品,再买些土特产品。”

    据塘口镇副镇长陶国智介绍,“塘口优品”名录有六大类25项产品,囊括景点、民宿、文创产品、景点特产等旅游消费产品,该镇正积极利用此次博览会及举办地赤坎华侨古镇客流量大的特点,力争走进全国各地游客和消费者的视野。

    开平市大沙美优供销有限公司当天带着陈皮花生、大沙茶等大批“大沙优品”来参展。该公司负责人司徒元忠表示,通过展览会,不仅提高了“大沙优品”的知名度,更将全方位展现“开平优品”的魅力,参加博览会,不仅让侨乡本地品牌“走出去”销往全国,还有望让“开平优品”走向国际市场。

    一年多来,开平市以行政区品牌建设为切入点,深入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开平市成功推出“开平优品”县级行政区品牌和6个镇级行政区品牌,形成“1+6”品牌矩阵。评选认定“开平优品”产品名录21个、镇级优品名录98个、“开平匠人”10名、生产示范企业(基地)10家,设置线上线下销售平台15个。截至今年4月底,开平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产品销售额超2000万元。

    众多客商云集展会

    来自澳门的麦口咖啡烘焙食品厂展馆人气十足,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品尝和购买咖啡产品。麦口咖啡烘焙食品厂董事、技术总监梁森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各种产品及特色,忙得不亦乐乎。

    梁森向记者介绍,麦口咖啡烘焙食品厂主要致力于咖啡豆的烘焙与生产,产品在粤港澳大湾区颇受欢迎,近年来,该厂推进在内地尤其是江门开设线下实体店。“这次博览会为我们推广品牌、打开市场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台,我们特地从澳门过来参展,希望借助这个平台向全国消费者推荐我们的产品,为我们接下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梁森说。

    博览会吸引了各地土特产品前来参展,来自广西钦州市的屯坪金花茶种植专业合作社带来了当地特色金花茶和坭兴陶产品,该社总经理彭利有表示,他们专程从广西来开平参展,希望把握这一难得的机会,推广钦州的土特产品。“这次博览会汇集了各地客商,除了推广宣传,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开平优品’做得很好,产品选品丰富有特色,马冈鹅这些优品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学习!”彭利有说。

    借助盛会宣传非遗

    此次博览会还有不少非遗项目参展,江门非遗文化在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开平玉石花盆景制作技艺、蓬江潮连铜虾制作技艺、江门蛋雕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以博览会为平台,向广大游客和展商展示侨乡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江门蛋雕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发彬在博览会上展示了琳琅满目的蛋雕作品,引起大家的关注,对他用手工在易碎蛋壳雕刻出精彩画作竖起了大拇指。李发彬表示,参加博览会向更多人介绍蛋雕制作技艺,利用展会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项非遗,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

    蓬江潮连铜虾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潘立民同样看重此次博览会的宣传平台。“铜虾制作因为材料都是铜片,比较锋利,制作过程比较艰苦和危险,我们较少走进校园展示,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有影响力的展览,宣传推广这项非遗技艺。”他说。

    开平玉石花盆景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平辉是各类展会的熟面孔,他表示,此次盛会不能错过,能够与各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流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