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分享“双碳”领域经验成果
着力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
我市作品《扬文明之光》获评优秀
“中国舞蹈之城”跳出打响城市品牌精彩舞步
“博士大咖”带领学生进入人工智能神秘世界
我市将成立产业工程师联盟
打通城市社区治理“神经末梢”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5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舞蹈之城”跳出打响城市品牌精彩舞步

    近期,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主办的“为中国起舞”——2023中国侨都舞蹈节启动之后,“中国舞蹈之城”授牌8周年舞蹈展演晚会、第三届“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等活动先后亮相,展示了“中国舞蹈之城”的风采。

    在城市竞争越发激烈的形势下,打响城市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已成为必然选项。8年来,市委、市政府全力推动“中国舞蹈之城”建设,弘扬传承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依托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持续推出一批具有时代气息、侨都韵味的舞蹈文艺精品,推动江门文化强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如今,江门城市舞蹈基因进一步激活,“中国舞蹈之城”城市品牌进一步擦亮,在加快构建新时代侨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跳出了属于侨乡的舞步、精彩的舞步。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群众参与热情更高

    2015年,江门被授予“中国舞蹈之城”称号,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8年来,江门坚持以推进宣传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稳中求进、守正创新,以举办群众性舞蹈展演为切入点,精心策划多项赛事活动,推动“戴爱莲”特色文化品牌深入基层、走向全国。

    立足长远,《江门市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把擦亮“中国舞蹈之城”品牌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均等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完善文化惠民服务供给,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放眼当下,江门今年着力打造“十张城市名片”,充分依托“戴爱莲”品牌作用,从阵地建设、人才梯队培养、展演交流、精品艺术创作、城市形象融入等入手,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舞者的“向往地”。

    2017年,“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永久落户江门、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目前唯一的国家级群众舞蹈赛事之后,每届活动都会吸引全国各地的舞蹈爱好者齐聚江门,以舞会友,献上一场场舞蹈盛宴。

    “江门不只是人人皆可舞,而是人地皆可舞,每个地方都可以舞蹈!”5月20日晚,在第三届“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现场,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夏小虎如此评价。

    每一个人都是城市品牌的“形象官”。如今,全民舞蹈在江门蔚然成风,群众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侨乡人民在快乐舞蹈中,不断活化传承戴爱莲先生“人人皆可舞蹈”的理念内涵。

    城市品牌传播更广

    只有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城市品牌的广泛传播。

    8年来,江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批优秀的舞蹈作品弘扬灿烂的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生动展示江门“中国舞蹈之城”的责任担当,讲好了江门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

    回溯时间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2016年,大型情景音乐舞蹈史诗《闯金山》首演,以江门五邑百年华侨史为主题,展示历史风云和江门侨乡沧桑变化;

    2017年以来,江门打造原创舞蹈精品超过100个,荣获数十个国家级奖项;

    2021年,原创舞剧《侨批·家国》在广州首演,以侨批讲述党史,实现“中国舞蹈之城”与侨批文化名片的熠熠生辉,获舞蹈艺术家们盛赞;

    2022年,大型歌舞剧《戴爱莲》首演,突破了传统歌舞剧程式化的表述方式,引入文学艺术中的倒叙、插叙、时空转换等手法,将戴爱莲在不同时空不同状况下的遭遇和心境,以歌舞艺术的方式进行演绎,成为江门用活城市名片的又一生动实践……

    不仅如此,江门多个原创舞蹈作品被选为侨都文化交流项目,在德国、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舞台上进行展演。

    创作的繁荣,有效激发了人才活力。

    从娃娃抓起,江门逐步建立了从幼儿园延伸至本科的舞蹈教学体系,累计培养舞蹈人才超1万人;制定推出适合不同年龄段舞蹈教材共8套;2018年,蓬江区文化馆成功申报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舞蹈创排基地,成为广东省唯一县级舞蹈创排基地。

    “软硬件”建设更好

    城市品牌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自发的、零散的,而是要统筹全局、多方发力。

    首先,要强化支撑城市品牌建设的“硬件”。

    在戴爱莲先生的故乡蓬江区杜阮镇,一幅印有戴爱莲生平事迹的大型浮雕墙在杜阮北路旁舒展开来,成为从杜阮高速收费站进入江门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该镇还建设了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戴爱莲文化广场,赋予城市浓郁的舞蹈文化气息。

    地方名人及其作品、事迹具有丰富多元的文化维度,必须经过梳理、整合和定位,才能更好地传播。2018年,江门市、蓬江区累计投入300多万元修缮了戴爱莲故居,设置戴爱莲文化展览,图文并茂展示戴爱莲先生以国为家、以舞为亲的传奇人生。

    其次,要全力优化品牌打造的“软件”。

    2017和2019年,江门市分别举办“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群众舞蹈展演座谈会,聚焦“中国舞蹈之城”建设以及“戴爱莲杯”品牌提升、舞蹈事业发展等进行深入探讨。

    2020年,江门市联合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共同举办“舞蹈美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戴爱莲美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舞蹈美育”“戴爱莲舞蹈美育思想”开展研讨。

    “江门建设舞蹈之城,做好了理论研究。不同观念之间的差异可以形成一种张力结构和竞争机制,有利于我们吸收经验,促进舞蹈艺术的发展。”夏小虎说。

    融合发展动能更强

    城市品牌塑造与传播是当下全国各地吸引流量与关注度、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瞄准未来,高质量高效率培育独有优势,城市才能在竞争中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近年来,江门加快实施侨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龙头,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舞蹈产业与信息、工业、农业、教育、体育、商贸、康养等融合发展,焕发出更强大的动能。

    一方面,将舞蹈文化与传统文化充分融合,作为城市特色旅游的延伸。蓬江区以戴爱莲舞蹈主题活化推动文旅事业发展,以杜阮镇为示范打造特色舞蹈小镇,成功探索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的特色文旅发展路径。

    另一方面,“戴爱莲杯”人人跳全国舞蹈展演等品牌活动的持续举办,创排基地工作成果逐步转化为经济效益,人才梯队培养实现规模效应,舞蹈文艺产品本土化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充实丰富了江门作为“中国舞蹈之城”的内涵,实现产业化长效发展。

    历经8年,“中国舞蹈之城”已经成为江门城市文化一张闪耀的名片,也成为推动江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戴爱莲先生所倡导的舞蹈文化,在家乡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个城市品牌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如何打造好、维护好、宣传好这张名片,需要继续花大气力探索并实践。

    当前,江门启动“为中国起舞”——2023中国侨都舞蹈节,既体现了“中国舞蹈之城”的责任担当,也是擦亮“中国侨都”城市名片的“全新出发”。

    我们希望,以舞蹈之力让“中国舞蹈之城”江门成为全新的长久的网红城市,助力江门成为城市形象传播的“领舞者”,国际传播的示范地。

    我们期待,新时代的“中国舞蹈之城”建设成为推动江门文化出海远洋、走向世界的侨都文化符号,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发挥更大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