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一个个历史瞬间,让我备受感动”“作为青年党员教师,我更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近日,音乐党课《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厅举行,江门市党史学习教育宣教品牌“音乐党课”主创人陈晚翠与音乐教育系青年党员教师共同演绎,共享一场“精神盛宴”。
高举旗帜聚思想,凝心铸魂强根基。去年以来,我市坚持把理论学习、理论宣讲、理论阐释,作为理论武装工作体系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侨乡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江门实践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推动理论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5月9日下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秘书,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以上率下,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一直以来,江门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制度,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全覆盖旁听,推动理论学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2021年,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明办结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创新打造了文明小屋,成为全国首个设置在地级市委市政府大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受到媒体持续关注。
自启用后,文明小屋为大院干部职工提供了开展理论学习的固定场所,让创新理论首先覆盖“关键少数”;提供了就近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平台,让文明实践的理念首先传递给“关键群体”;提供了休闲阅读、充电赋能的好去处,成为机关大院职工在工作之余的“打卡”地。
近年来,江门坚持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作为理论学习的常态化平台,并于去年8月成功上线“学习强国”江门学习平台。“江门学习平台不仅让我开阔了视野,还激发了村里党员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开平市塘口镇宅群村党支部书记方晓莹说,“新时代侨都”和“县级融媒”是她最感兴趣的内容,“通过学习,不仅增长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其他地方的工作经验,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加以思考和运用”。
4月13日,江门市“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集中上线仪式举行。当天,“学习强国”新会融媒号、台山融媒号、开平融媒号、恩平融媒号正式上线,掀开江门推广使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新一页,为“学习强国”广东方阵、江门矩阵的建设注入了新鲜力量。至此,江门市“学习强国”县级融媒号已达5家。
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以青少年之声讲好党的故事。4月13日,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主办的江门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史青(少)年说”演讲比赛决赛落幕,选手们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一主题,以党的发展历史的重要事件或人物等带来的变化为视角和素材,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
“一看到这次比赛的名称和主题,我就被深深打动了!从中可以看出江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有力度、有创新、有成效。”广东省演讲学会常务副会长郑宏彪说,让青少年主动学习、演说党的历史,可以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的。希望江门进一步擦亮这一有影响、响亮的党史学习教育品牌。
这只是一个缩影。突出“共情共鸣”,江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出“学习强国”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PK赛、“党史青(少)年说”演讲比赛、“诵读红色经典 强国复兴有我”——党史传诵接力暨党的二十大金句诵读三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群众性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激发市民群众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
在一次次火热实践中,江门创新理论传播载体形式,让基层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期间,江门打造了“榕树下的课堂”“碉楼下的党课”“红色公交”“水上课堂”“音乐课堂”“楼道宣讲队”“强哥讲党史”“党史主题公园”等群众身边的红色“流动课堂”,变“上课”为“送课”,进一步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实现理论传播广覆盖、分众化、潮流范。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七彩“流动课堂”品牌成功入选2021年全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获评广东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碉楼下的党课”获评2021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是广东省入选的三个项目之一。“音乐党课”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被《新闻联播》《新华每日电讯》等宣传报道,在今年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受到通报表扬。新会音乐微党课《再唱<英雄赞歌>》获评全省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