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筑梦未来 备战中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我市中考考生约4.8万人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3 年 5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我市中考考生约4.8万人

中考临近,学生备考忙。

    中高考是一年一度的教育大事,不管学校、家庭还是个人,都全力以赴。如今,距高考只有不到一周时间,而离中考也不到一个月了。如今,正是心怀梦想的学子全力冲刺的日子。考生们在全身心复习备考、查漏补缺的同时,也和家长们一起关注着中考政策的变化。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江门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简称“中考”)将于6月26—28日进行,今年中考初三考生约4.8万人,目前生物学实验考试、英语口语能力测试、体育升学考试已经结束。5月29日—6月9日进行信息科技学科学业水平考试,6月中旬进行志愿填报,届时,考生可结合兴趣和成绩进行充分考虑,合理填报志愿学校。

    今年中考我市继续使用委托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的试卷,总分为800分,招生录取分两个批次,普通高中学校需要把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的初中阶段学校(含民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娄丹

    A 约4.8万名初三学生 报名参加中考

    今年中考报名已结束。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今年约4.8万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比去年增加约0.2万人;约5.3万人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和地理两科的考试,比去年增加0.4万人。

    按照相关要求,具有江门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或者具有江门市初中阶段学籍的非江门市户籍初中毕业生(含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可报考我市高中阶段学校。江门市应届毕业生需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普通高中只能招收当年在我市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报考我市普通高中的江门市户籍外地生、往届生必须参加江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在招生录取时应届生当届有效,非应届生当年有效。

    今年中考,军人子女、“三侨生”等8类考生可享受政策性录取照顾。照顾措施包括“加分录取”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两项。

    目前,我市已完成中考报名、九年级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中考体育考试、中考英语口语能力测试、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等相关工作,接下来将组织学生完成志愿填报并确认,以及八年级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

    B “指标到校”原则上

    不设“限制性”分数线

    从2016年开始,我市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安排推荐生的名额不低于50%,今年“指标到校”比例维持不变。

    根据《2023年江门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工作意见》(简称《意见》)和《江门市2023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简称《计划》),公办学校招生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负责。高中阶段学校按学生报读志愿、综合素质评价、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成绩和身体状况等条件择优录取。民办学校要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由各县(市、区)统一组织实施。

    相关文件明确,市直、蓬江区、江海区普通高中学校主要面向蓬江区、江海区招生;新会区普通高中学校主要面向新会区招生。县域的公办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对于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县(市、区),由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县(市、区)教育部门的申请,统筹调配全市学位资源,合理安排各高中学校招生计划。

    按照要求,每所优质普通高中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适当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原则上不得设“限制性”分数线。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体育和艺术类招生纳入自主招生范围。

    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除经省教育厅同意可开展跨地市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外,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不得跨地市招生,不得招收未在本地市参加中考的学生。

    C  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平台分批录取

    今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将从考生德智体全面衡量。录取时,根据考生志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总分、综合素质评价和考查科目等级择优投档录取。

    记者了解到,从2023年开始,全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统一平台进行报名、填报志愿、考务编排和招生录取工作,平台录取数据作为考生建立高中一年级学籍依据。普通高中原则上县域属地招生,中职学校全市统一投档招生。

    按照规定,普通高中(含民办)只能录取在我市参加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生。符合我市中考政策的随迁子女考生,享有与本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同等的录取资格。

    在招生录取方面,各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按照录取工作的时间安排,统一平台,分批录取。提前批为推荐生、体育艺术类特长生;第一批为普通高中录取;第二批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高等中专学校招生委员会有关文件执行。

    市招生办提醒,考生填报志愿前可阅读《2023年江门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指南》,全面了解相关招生政策和各类学校的招生信息,结合自身兴趣和学习成绩综合考虑,合理填报志愿。

    D 着力培养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意见》提出,要严格按照省市有关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文件要求,根据省下达的指导性招生任务,按普职协调发展原则,认真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应届、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报读中职学校。

    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方面,《意见》要求各中职学校根据社会人才需求,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升通道,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要继续做好中高职贯通培养招生计划,含五年一贯制和三二分段。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高考政策下,广东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春季高考以专科为主,本科为辅;夏季高考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随着不断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多中职学生将获得通过春季高考入读本科的机会。

    此外,今年3月份,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明确从2024年起,全省21个地市实行省统一命题,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对此,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近年来一直使用省统一命题的试卷,届时考试科目分值没有调整,对考生基本没有影响。

    E 普通高中不得 违规跨地市招生

    《意见》还要求,要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严肃招生纪律,落实“九个严禁”,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普通高中(含民办)不得违规跨地市招生,违规跨地市录取的考生将不能建立高中学籍。

    严格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属地招生和公民同招政策,除经江门市教育局同意可开展跨县(市、区)招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外,地处县域(包括县、不设区的市)的公办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设区市城区的公办普通高中应在所在区或地市教育部门批准的若干城区内招生。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所在地公办普通高中保持一致。

    生源不足的普通高中可在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所在辖区内统筹调剂安排招生计划。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免试招生、掐尖录取。各普通高中招生实际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招生计划。

    在自主招生方面,除体育、艺术和小语种类型可在全市范围招生外,公办学校其他类型招生原则上应在所属县(市、区)范围内进行。普通高中(含民办)录取考生严禁“人籍分离”、伪造学籍、违规招收“挂读生”和变相招收“借读生”、出具虚假就读证明和自行录取新生、无学籍现象发生。

    中考总分仍为800分

    各科分值和权重比例与去年一致

    江门日报讯 (记者/娄丹) 记者了解到,2023年我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委托广东省考试院命题,中考成绩为语文、数学、英语原始分和物理、历史、化学、道德与法治、生物学、地理折算分以及体育与健康分原始分之和,总分仍为800分。

    其中,初三(九年级)设考8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30分)各为120分,直接计入总分;物理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90分计入总分;历史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75分计入总分;化学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70分计入总分;道德与法治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60分计入总分;地理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40分计入总分;生物卷面满分100分,折算为40分计入总分;体育与健康考试65分,成绩由体育与健康考试项目成绩55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10分两个部分组成。各科目考试成绩按比例折算四舍五入取整数计入总成绩,各科分值和权重比例与去年一致。

    英语口语能力测试、信息科技、生物学实验操作由江门市统一命题。英语口语能力测试分为模仿朗读和信息复述两部分,采用人机对话计算机辅助考试方式进行。信息科技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方式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采取现考现评考试方式进行。

    英语口语能力测试和信息科技成绩以等级呈现,根据2023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总数,按比例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

    此外,为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全面发展,今年,我市继续设置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环节,综合素质内容包括初中阶段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尤其突出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以综合性评语表述。评价结果以A、B、C、D、E五个等级呈现,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