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芳
野松之名,很早就已如雷贯耳了。其实我与他的妹妹阿连相识多年,一同从事教研工作,不仅工作接触多,而且私交甚笃。他们兄妹都秉持了朴实无华、低调内敛、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家风。野松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儒雅,敦厚质朴。他个头不高,但目光深邃,仿佛能洞穿世间万物。野松的诗集《大地行吟》所展露的“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完全契合了他的个性气质与生命境界。
野松的《大地行吟》是一本充满个性色彩的优秀诗集。书中有龙吟,有虎啸,有鹤唳,有凤鸣,读罢颇有一种“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感觉。书中表现了野松在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古建遗址、寻常巷陌等风景名胜之后,对祖国壮丽河山的深情赞美,对生命的叩问,对逝去的追忆、过往的缅怀,对历史的反思……在且行且思中,诗人通过诗歌这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他的生命状态和灵魂特质。
莎士比亚认为,诗人要有一种“兀立在沉实大地上的高贵翱翔。”《大地行吟》很好地诠释了诗人那种精神之兀傲与尊严。在这些诗作中,作者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理想气质,一种“不同桃李混芳华”的理想追求,这种超越自我的理想境界,本质上是诗人一种内在的生命追求,一种内在的生命态度。比如,在《庐山险峰》中,他写道:
上帝抛给我攀岩的绳子断了/断崖之上,风吹乱了我的梦/雨来雾去,我伸出的手抓了一把/从对面涌来的涛声……
脚下生莲。鄱阳湖的浪把一颗心秋阔秋深了/这千仞万仞之上的决绝啊/让多次碰门不得而入的我不再临近深渊/一脸冷肃沿着那条缠绕山颈的小径/走了下去,走了下去。
绳断了,梦乱了、碎了,加之雨雾涌来,如此困境,并没有将作者吓得沉沦下去,反而是作者在看似迷乱中“伸出的手抓了一把”,远离深渊,远离阴暗,坚持走自己的路。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度思考,绝不随波逐流,坚守自己的理想,不断追求向上的力量,有一种洒脱独立于世外的、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恰如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野松的诗,具有哲学的思辨性。他的诗,从字面上来看,直白浅显,不卖弄辞藻,不故作深奥,但从内涵来说,却又丰富,颇有思辨色彩,含有很深刻的人生哲思。比如,在《游五台山》这首诗中,他写道:
千级台阶不过一级心阶/一寸净土,一滴流水,千年岁月/所视无哀无怨,雅量风气的襟怀/来自何处,呵,所有的圆融/均超离三界苦海/如真如幻,非真非幻……
作者的体会是:人外无佛,自心是佛,人本自具一颗菩提心。如果人以外相的妄心去修行、修炼,哪怕你三跪九叩地匍匐上“千级台阶”,终究只是用执念填补一下匮乏的内心,所得只是一种幻觉。即使人在佛门圣地,穿上袈裟,心起贪嗔痴慢疑仍会燃起欲望。只有当下这一刻所经历的、所体悟的、所内观自心的那“一级心阶”,把红尘当下当作修炼场,才是“超离三界苦海”的,觉悟的,圆融的。
尼采说:“在一切著作中,我只爱作者以他的心血写成的著作,以心血著作,并且你可以觉到心血就是一种精神。”
野松的诗饱含着浓郁而真挚的情感,给人以“咯血为诗”的真情实感。该诗集名为“大地行吟”,注定他不是简单的行走者,而是洞察者、体验者、思索者。他在行走中憬悟,在俯仰中撕裂,在追溯历史中疼痛,在喧嚣浮华间坚守为民情怀,情感指向非常鲜明。所以他的情感表达并不局限于个人的情感、意绪,还往往具有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
数十年的历练,使野松的创作进入到举重若轻的“无技巧”境界。因此,他的《大地行吟》语言干净朴素,通俗易懂,没有什么佶屈聱牙的词句,且意象简单而丰富,视野开阔而大气,主旨厚重而深远。他总能抓住一些寻常的事物,寄寓他个人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生活、现实、历史等的诗意感悟和哲学思考。通过这些丰富的意象,展现诗人从行走的风景到内心世界,从简单的物象到丰沛的心流,从浮浅的表面到深邃的实质,从历史的回望到现实的担忧……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仅关注个体生命,而且关注历史与民族命运的当代诗人形象。
贺拉斯谈到诗人作诗的目的时,是这样说的:“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所以,一首好诗必须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与教益,在艺术性方面给人以欢乐和愉快。野松的这本《大地行吟》诗集,不管是选材、构思,还是语言、立意等,都“给人益处和乐趣”。这源于他将个人消融在诗歌世界里,每一句话都从他真诚的灵魂里流出来。诗人野松是一位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大地行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