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将梁启超与康有为、孙中山、鲁迅并列为近代思想大家。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梁启超先生旧居时,高度赞赏梁启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优良家风。
前人的一生波澜壮阔,后人跨越时间空间,传承梁启超先生的家国梦和好家风。
经过近一年的前期筹备,在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2023年2月23日)这个时间节点,《江门日报》推出《“对话”梁任公——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报道,创新使用跨时空“对话”的形式,“邀请”梁启超先生作为江门日报特约嘉宾,介绍其核心思想并观照当下的情况。
3个多月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还原场景,通过史料学习还原人物,通过时空“互动”激荡情感。《“对话”梁任公——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目前已圆满收官,累计推出11期整版报道,内容涵盖“中华民族”概念、家教家风、教育制度、新闻事业、传统文化、经济科技、法治社会、侨务工作、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
“这组报道创作理念脱俗,文体形式出新,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宣传江门名人的新方式”“代入感、现实感很强,把历史人物写活了,我看了备受感动”“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也促进了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相互融合”“这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而言是个典范,也给我们更多关于媒体坚守和责任担当的启示”……
无论是创新的形式、详实的史料、严谨的内容,还是时代的呼应、文化的传承、媒体的担当,都让这组系列报道取得显著的社会反响,赢得启超先生后人、专家学者、读者朋友的一致好评。
策划/曹乃付 撰文/黎禹君
1
历史“富矿”挖起来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中国之新民等,广东新会人。梁任公乃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其思想成就对当代之中国依然有着巨大的影响。
1902年,启超先生首提“中华民族”概念;1914年,在《君子》演讲中首次凝练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对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很大。
江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陈岸明表示,梁启超先生论述和思想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影响巨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引领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是我们推进祖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年,江门提出打造“10张城市名片”,其中就包括“启超文化的诞生地”。
江门日报社高度重视,从去年3月起就开始精心筹备“纪念梁启超先生诞辰150周年系列报道”,从筹备策划、讨论研究、查阅资料、采访专家,到组织写作,前后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在报社领导指导下,本报组建了一支由骨干记者组成的采编团队,专门负责本系列报道。
该系列报道题材本身意义重大。我们坚信,历史也是新闻的“富矿”,做新闻除了聚焦当下,还要向后回望,才能使新闻报道更有时代纵深感。
回溯历史,启超先生以超乎常人的学力、魄力、精力和效力,在30多年间,完成1400多万字的著述,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文化史上令人仰止的一座高山。如何把该系列报道做得出新出彩?主动学习、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在大大的“富矿”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历史的种子,开时代的花……在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的指导下,本报记者走出“舒适区”,力争做学习型、专家型记者,历时大半年读原著、阅书籍、看论文,先后阅读了《饮冰室全集》《梁启超传》《梁启超家书校注本》《新会梁氏》等书籍,以及关于启超先生的各类论文近100篇。
2
报道形式“立”起来
本报采编团队经过数月“充电”,发现启超先生不少先进思想,放在今天依然闪耀。海内外关于梁启超研究的成果不可谓不多,而对其学术思想进行归类总结、关照当下、指导实践,则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
经过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本报最终于今年年初确定了体大思精的写作框架,即选取启超先生一生中最为重要、且与当下江门侨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若干方面,包括家教家风、新闻思想、教育思想、经济思想、法学思想、侨务思想、乡治思想等。
内容的方向选对了还要考虑形式。如何让报道避免枯燥,让读者爱看爱读?
经过多次“碰撞点子”,本报采编团队决定创新使用跨时空“对话”的形式,“邀请”梁启超先生作为《江门日报》特约嘉宾,从多个方面切入,深入介绍其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心怀“国之大者”,结合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解读当今江门市、广东省乃至全国的发展亮点和特色,体现启超思想体系对应当下的情况,为江门奋力打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提供强大思想支撑。
“对话”系列每期报道均为1个整版,在版面设计上,既采用有历史韵味的棕黄色作为基调,又有现代排版形式,较符合现时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应媒体传播的发展要求,又把长篇的文字报道变成易读好看的条漫,使整个系列报道可以覆盖更广泛的读者,让更多读者走进梁启超的世界。
“这一系列文章创作理念脱俗,文体形式出新,颇具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梁启超先生孙女、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之女梁旋说。
3
采写“硬骨头”啃起来
创新形式,无疑让“对话”系列采写难度更高。
首先,这是一个大型的系列报道,梁启超又是一个相当丰富、复杂的历史人物,要抓住其重要的思想、主要的成就来写,如何确定写作框架,是个难题。其次,由于启超先生思想驳杂,著述宏富,每个主题的相关资料都散见于他各时期的各种论著中,爬梳资料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很容易挂一漏万。再次,由于系列报道共有11期,每篇文稿5000—6000字,需要几位记者分头采写,但文风要相对一致,也给写作增加了难度。
“从完成的报道文稿来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都解决得很好。写作团队精心搜集了大量资料,分头采访启超后人和省内外有研究专长的学者,在此基础上精心结撰,反复修改,并使文风趋于一致,终于使得系列报道呈现出高水准。”本组系列报道学术顾问、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秘书长、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丹说。
“对话”不代表可以胡编乱造。为确保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方面,采编团队通过海量史料吃透梁启超先生的思想以及现代相关精神,在尊重启超先生观点的基础上,对“对话”内容进行逆推巧妙设计。文章涉启超先生思想观点类的话语,均能找到权威的出处。另一方面,建立一支专业的学术顾问队伍,并与之保持紧密联系。在采写过程中得到专业团队的严格把关,确保尊重史实,让系列报道更加严谨准确、富有生命力。更重要的是,三审三校制度严把思想政治关,保证站位准确。
读了《“对话”梁任公》系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锐脑中涌现的第一个词汇就是“责任感”,“责任感就是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能够勇立潮头、坚定方向、不忘初心、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忘却自己作为主流媒体的责任,这是难能可贵的”。
4
传统文化“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对话”梁任公》系列根据历史人物的观点,设置现代议题,进行现实呼应,从“对话”找到连结“过去”与“当下”的情感纽带,为当代人认识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可能,唤起年轻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
其中,系列报道第二、三期主题分别为《逃离“内卷”》《拒绝“躺平”》,结合当今社会的网络热词,揭示梁启超先生家教家风的现代启示。陈锐认为,《“对话”梁任公》系列能够紧紧抓住当下受众的心理,特别是青年受众的心理特点,从“最强老爸”切入家风传承,探讨如何逃离“内卷”、怎样拒绝“躺平”,这些都是当下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普遍焦虑。“既让读者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得力量,又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穿透力和独特价值,在广泛传播的基础上强化了受众的文化认同。”
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黄燕强认为,系列报道一方面围绕梁启超思想体系来设计“对话”的内容,很好地呈现了先生对家国、社会和文化的深沉思考;另一方面在提问中突出时代主题和问题意识,又在回答中说明梁启超如何回应和解决当下社会问题,从而体现梁启超思想的当代价值。这种形式避免了如社论、论说文或学术论文式的长篇大套,而是用言简意赅的问答,直接切入正题,让广大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其中的含义。
虽说启超先生是全国性的人物,系列报道既体现其思想的普世性和广泛性,又植入家乡地域元素,以此体现地域性。在家教家风、乡治思想等篇章中,记者不仅走访了启超先生故乡新会茶坑村以及梁启超故居,还采访了梁启超先生孙女,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之女梁红,梁启超先生孙女、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之女梁忆冰等启超后人,为做好系列报道提供了现实依据,打下了坚实基础。
【专家点评】
梁启超先生孙女、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思礼之女梁旋:
我爷爷当年在面对青年人的演讲中,多次提倡发扬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对话”梁任公》系列的创作中,如何忠实体现史料研究与媒体呈现的严肃性?如何把握、保证对任公原文思想理念理解的准确性?如何兼顾不同时代的表达特征又让广大民众喜闻乐见?面对种种艰巨挑战,主创团队勇于突破、勇敢创新,“知其不可而为之”,迎难而上,这样的精神令人敬佩。
独立思考与责任担当是人类创新的基本要素。期待《江门日报》不断总结经验,秉承媒体人的初心,努力“广民智、振民气”,创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情感的媒体作品。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戚学民:
梁启超先生是近代中国言论界之骄子,是“百科全书式”的新闻报业天才,如能用报刊传播与弘扬他的志业和理念,可谓别具意义的纪念启超先生的方式,有助于启发和激励后来者继承其思想。
这是历史的对话,也是时代的回应。这组报道的创意非常好,以“对话”的形式把历史人物写活了,具有很强的代入感、现实感、时效性,为受众提供了内容丰富、易于理解、可知可感的一份“精神文化大餐”,让我看了十分感动。作品史料翔实权威,细节真实动人,更有现代视角解读,通过图文报道、条漫产品等多形式、多渠道发布,实现了线上线下立体传播、广泛覆盖。
中山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安东强:
梁任公是少有的能够对同时代读书人具有深远影响的枢纽性历史人物,故而在后来的纪念与研究中呈现的人物形象也应是一个立体多面、内涵丰富的面相。
《江门日报》作为启超先生故乡的媒体,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系列报道,给当地公众展示一个多元的人物形象,使后人对于乡贤方方面面的闪光点反复铭记和寻味。更重要的是,该系列报道能够给乡人一个启示:在一百年多前的新会,能够走出像任公这样对一个时代、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人物,以任公为楷模,在当下时期更应该且能够走出对标任公的青年才俊。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陈锐:
《“对话”梁任公》系列首先在内容层面就有方向感。梁启超留下的思想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笔,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这是媒体责无旁贷的使命。选择这个命题是一种勇敢的尝试,在当代各种网络流行文化的冲击下,像这样的内容不太容易传播好,但这正是媒体要去大力弘扬的。恰恰是这种给自己出难题的思路,体现出了《江门日报》的责任和担当。
传播形式使之容易入眼、入耳,传播内容决定其能够入脑、入心。《“对话”梁任公》对于媒体融合发展来说是个典范,也带给我们更多关于媒体方向坚守和责任担当的启示。
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副教授黄燕强:
《“对话”梁任公》系列报道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梁启超先生毕生的功业和思想,展现了其光辉典范形象。我们相信,先生的治学精神和人格魅力,不仅始终感染着他所深沉热爱的故里,也将为国人的砥砺奋进提供不竭动能。
透过名人典范的言行与哲思,可以引导人们如何看待现实中发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应对社会上遇到的诸多问题。因此,《“对话”梁任公》系列报道,其形式和内容都是创新的,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协调,也促进了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的相互融合,从而彰显了中国气派的精神价值和智慧力量。
江门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陈健威:
梁启超先生在江门其实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类型,无论是关注度、研究成果,江门均比不上天津、北京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江门日报》推出此次系列报道,让梁启超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使广大市民对梁启超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熟悉到有所了解,对他的认知就不仅限于课本上的文章。
此次系列报道开创了宣传我市名人的新方式。文化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读者通过阅读这个系列,能感受到先生博大深邃的思想、深刻超前的远见、卓越骄人的成就,从而产生认同感、自豪感,并由此及彼,对江门也产生亲切感、认同感、自豪感,还会将目光关注到江门其他历史名人、文化名人身上。
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副会长、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教授宋旭民:
《“对话”梁任公》系列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一改以往以第三者的视角来评述梁启超,而是把梁启超作为特约嘉宾,与《江门日报》面对面“对话”,这样的方式更具有亲和力,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乡贤梁启超身上蕴藏的魅力。
这样的报道难度更高。除了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它还需要记者更加深入地认识梁启超,能用较为适当的口语表达,让读者读来不感违和,能进入“对话”的语境中感受梁启超,有助于让梁启超品牌传播得更广更远。
江门市梁启超研究会秘书长、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副教授李丹:
作为全程见证并参与《“对话”梁任公》系列策划与写作的梁启超研究者,我为《江门日报》这个报道团队感到高兴,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其中的不易和艰辛。
《江门日报》推出此次系列报道,借鉴启超先生的世界眼光,用他先进而深邃的思想,为推动当下侨乡江门的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一剂良方,助力“侨都赋能”,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先生是江门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名人,期待江门在理论研究、社科普及、艺术传播等方面产出高质量的成果、作品,用多种形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启超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