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敖转优
侨乡开平秀美,在于生态,在于山水。城区三江六岸、山水相拥,乡村景致错落、田园风光独特。母亲河——潭江,由西向东从开平中部穿流而过,形成肥沃广袤的潭江冲积平原,宽阔徐缓的潭江及其河涌在平原上如蛛网状分布,给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源,也带来舟楫水运的发达。
开平水系丰富多样,水网密布发达,水文开发前景广阔。2023年,开平信心满满,明确要争创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为此,开平市创新提出“坚持治水、治产、治村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相融”的治理思路,以水为线,沿河乡村为珠,串珠成链,将镇海水流域内的七个镇串连成粤港澳大湾区内一个水美乡村的示范片,实现水系、产业连通,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农村,并以此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同时以“一脉四带六节点”进行布局。
通过恢复农村河湖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挖掘和活化利用水文化,着力推进农业产业长廊建设、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重点从文化美、生态美、产业美三个维度着力打造一批“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的水美乡村,并将其打造为“农家人的安居之所,都市人的休闲小站,现代人的心灵家园,艺术家的创作天堂,广大侨胞留住乡愁的地方”。
水域岸线并治
城乡“颜值”大提升
“水更清了,岸更绿了,鸟更多了。”提起苍江的蝶变,开平市长沙街道的居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在长沙街道,穿流而过的潭江碧波荡漾,苍江绿廊沿河岸迤逦而上,岸边花木繁茂,水清岸绿,骑行爱好者往来穿行,散步者悠然自得,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这份“生态红利”。
大树浓荫下,歌声悠扬,嫁进八一村30多年的村民黄阿姨每天一早就带上麦克风和音响到江边唱歌。“以前的小河堤变成绿廊后,道路变得宽阔整洁,江水清澈见底,环境越来越好,很多村民养成晚上出来散步、跳舞的习惯。”黄阿姨说。
“利用苍江南岸围堤路建设生态文化绿廊,既是我们街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点工程,也是响应广东省‘万里碧道’、江门市‘千里碧道’建设计划的先行项目。”长沙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通过苍江绿廊这一轴线的建设,连接沿线八一、平原、杜溪等资源禀赋优越的村居,积极探索串起沿线村庄的各类空间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治理与管护并举,建立起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全域美丽乡村整治提升、农村污水治理巩固提升等工作。
“通过水域岸线并治,逐步有效改善农村河流生态环境、提高水环境质量、改善生物栖息条件。”开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促进河道水体流动,稳定河势,促进区域生态网络构建,提高农村生物多样性,有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写好“水文章”,答好“生态卷”。近年来,开平市深入推行“河长制”,市、镇、村多级河长与民间河长齐抓共管,在“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专职巡河员+河道保洁员+护河志愿者”的河长制工作链条基础上,联合开平市人民检察院,创新建立“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利用河长制智慧一体化管控平台,公众参与的微信端、河长巡查的App端、河长办管理的计算机端、河长信息采集与互动的公示牌4个渠道多管齐下,配套潭江流域综合预报调度系统,将形成具有开平特色的智慧管理模式,让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人和成为常态,不断提高沿河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此外,还制定河湖管护村规民约,带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河湖治理和保护,着力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
盘活水资源
发展水经济助群众增收
苍江绿廊的田园风光和区位优势,吸引了新农人关耀强前来创业。多年前,他在苍江绿廊旁整合零散土地资源,建起了40多公顷(600余亩)的“橘之洲”沃柑种植基地,不仅推动土地亩承包价从每亩近700元提升至1000元,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提高了约18万元,还为附近村民提供了上百个家门口就业的机会。2021年9月,这片土地再次提档升级,打造成开平市长沙橘之洲田园世界,建设采摘园、共享田园、沃柑迷宫、花海、露营和生态停车场等功能区,开辟崭新的城乡结合旅游体验地,吸引周边城乡居民前来旅游。
除了“橘之洲”,开平市还引进苍江田美侨乡农创公园、优地优企优品农业示范园区、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并建设疍家文化展示区、楼冈文旅、湿地田园综合体等,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发展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苍江绿廊的建设,产生了辐射带动作用,为沿线村居发展提供了动力。长沙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绿廊建成后,带来城郊休闲与旅游的大量人流,为沿线乡村创造出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产业振兴的机遇和条件。
“现在农村环境变好了,风景变靓了,出入方便了,晚上有很多人从城区驱车前来散步,搬到城区的村民也更愿意回来过周末,村里人流量大了。”平原村党总支书记吴振述表示,该村计划通过引入项目,发展现代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文旅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消费。
“未来,依托苍江绿廊预计能带动周边近十个自然村发展乡村旅游和城郊休闲农业,通过民宿、农家乐餐饮、共享农庄、农事体验、乡村酒店等业态培育,为村民创造大量返乡创业及就业机会,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长沙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凭借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开平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大力构建“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五位一体的开平特色水生态,在符合水利工程管理规定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向经济效益延伸,将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提升水工程及水环境的文化内涵和品位的示范工程,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和名胜古迹开发,开展水文化节点建设,打造具有流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驿道、水利风光带。
“我们通过整合资金、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民宿民居、水上游径等乡村旅游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开平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依托丰富的生态农业资源,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可有效带动周边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水经济的潜力,通过配套建设的广告牌、停车场、驿站、共享单车及农产品直播带货基地等,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收入约3000万元,伴随游客的增加可促进民宿业、餐饮业等周边产业的发展,走出一条以水利助推城乡增绿、农村增美、群众增收的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开平市正积极培育水产业,盘活水资源,激活水优势,开发多样化“涉水产品”,促进“水资源+”产业发展,释放强大的生态活力。
传承水文化
为城市留住根脉
悠悠潭江水,流淌的不仅是河水,还有绵延不绝的文脉。潭江孕育出开平独特的华侨文化、碉楼文化、美食文化、农耕文化、龙舟文化等丰富多样的文化景象。潭江河上的赤坎华侨古镇,即是这诸多文化的现存载体。
赤坎古镇四周被潭江支流水系包围。过去,公路交通不发达,潭江是主要的通道,大大小小的帆船逆江而上,船夫整齐划桨的吆喝声,划过江面,穿越两岸的竹林。赤坎古镇因地处开平境内的潭江上游而成为与中下游长沙、水口齐名的水路交通枢纽,定期的航班通往县外39个港口,还与县内乡镇码头相连。清朝的水运交通工具是木帆船,1914年以后长途运输换上了电轮船,其豪华、舒适、快捷,至今仍然鲜活地留存在赤坎镇老人们的记忆之中。
赤坎古镇的河上生活着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被称“疍民”。他们勤劳勇敢,以船为家,一艇一户,常年的水上生产生活练成了识水性、识鱼情的专业技能,捕鱼技术很高。随着疍户的上岸,疍民的人数也日益减少。
传承好潭江文化,讲好潭江故事。潭江孕育出开平独特的华侨文化,华侨文化融合了世界元素和中国特色,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美享誉全球。凭借世界文化遗产地优势,开平将赤坎古镇打造为中国文化旅游古镇新地标、中国华侨文化保护典范;塘口镇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文创小镇;建设开平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宣传和传承开平特色水文化。
近年来,开平市以乡村振兴为主,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成效正逐步显现。赤坎古镇活态保护以赤坎古镇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为依托,围绕侨文化开展,做好“侨”文章,打造侨文化品牌。为更好传承和发扬侨乡文化,赤坎古镇引入华侨文化展示旅游项目,与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相结合,在充分保护历史文物的基础上开发,重现赤坎古镇的辉煌。
同时,对古镇的旧建筑修旧如旧,打造文化展示和体验方面的内容,恢复赤坎古镇的历史风貌,将赤坎古镇打造成为中国文化旅游古镇新地标,成为海外人士了解中国古镇文化、华侨历史文化、开平碉楼文化的窗口。同时,在保持华侨特色建筑风格的前提下,突出历史传承,融入“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智慧城市发展理念,推动侨乡建筑艺术复兴,打造富有侨乡特色的智慧小镇、绿色小镇和人文小镇。
正是得益于活化保护,原汁原味的“老赤坎”生活得以保留,潭江上的赤坎古镇韵味得以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