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社是党领导下的为农服务的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按照全国总社和广东省社的部署,江门持续深化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全力实施供销综合改革生力军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地级以上市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成为全省首个供销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覆盖地市,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和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应用;成功创建省级以上的标杆基层社20个……迈入新时代,作为广东首批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市,江门着力构建面向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联农扩面“五项工程”、构建服务提质“五个网络”、构建运行增效“三项机制”,加快建设供销服务链,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图 毕松杰 郭永乐 供销宣
A 开展联农扩面“五项工程”
建立更紧密的联结农民机制
近年来,江门市供销合作社大力开展村供销合作社联农工程、镇供销合作社联农工程、县域助农服务平台联农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农工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联农工程等联农扩面“五项工程”,不断稳固基层基础,加强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是台山冲篓黑皮冬瓜上市的旺季,也是当地天润农产品市场的交易高峰期。“我们通过建设示范种植基地推广种植黑皮冬瓜约667公顷,建立近1万平方米的批发市场,打造以冲蒌镇为中心的黑皮冬瓜产业圈,有效有力推动冲篓黑皮冬瓜‘出圈’。”冲蒌供销合作社相关负责人说。
江门按照“强、弱、无”分类对基层社进行升级改造,冲蒌供销合作社是代表之一。该供销合作社围绕建设为农服务阵地,在生产、流通、销售等全链条环节提供优质供销服务,与一方产业共同强起来、与一方农户共同富起来,年营业额从不足30万元迅速发展到如今上亿元,辐射带动农户3000多户,先后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基层社标杆社、先进集体、金扁担改革贡献奖等荣誉。
位于恩平市君堂镇的丰和农资店是供销系统中的“老字号”,成立已有数十年,今年升级成为农服驿站,从一家小小的店铺变成了供销系统服务内容的“集散点”“经销商”。“现在我们‘打包’提供农资农技、农村金融、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农产品信息收集等服务,‘一站式’对接附近镇村100多户农户的各类需求。”恩平市君堂镇农服驿站负责人郑锦铭说。
江门市供销系统以“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模式,招募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为“村助理”,大力组建“一站式”乡村便民农服驿站,提供种养、加工、销售、金融等全链条服务。同时,围绕特色产业,采取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2020年以来新增培育了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吸纳并引领小农户参与适度规模经营。
盛夏的田间地头,开平市塘口镇兴陵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片种植的瓜果丰收上市,瓜农新鲜摘下的节瓜、丝瓜等农产品,经过田头交易站质量检测后直接发货供应大湾区各地。“我们合作社拥有社员129户,带动种植果蔬等农产品超100公顷,引入统防统治、统配统施等农业社会化服务,采用先进的营养土育苗技术、起垄移植技术及控肥控苗控病虫害等种植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该合作社负责人周超文表示,今年1—5月,兴陵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农产品输出1100多吨,销售额逾450万元。
如今,江门供销系统已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结农民机制:建设完善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7个,为全市13个特色优势产业园提供全链条服务。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3个,服务农户6万多户,助农增收2.72亿元。建设具备3项以上服务功能的基层社有46个,创建省级以上标杆基层社20个。
B 构建服务提质“五个网络”
提供更优质的为农助农服务
除了开展联农扩面“五项工程”,江门市供销合作社还积极完善专业化农资农技服务网络、建设一体化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构建放心农产品产销对接网络、拓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网络、建设城乡综合服务网络,构建服务提质“五个网络”,全力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健全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
坐落于开平市翠山湖高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江门开平)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出口基地是全省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投资约5亿元,分三期投资建设。目前一期的冷链物流园和二期的分拣中心、中央厨房均已投入使用,年农产品流通量超4万吨。
“近年来,我们解决了开平市赤水镇和赤坎镇的多批马铃薯、辣椒滞销问题,2022年入库存储保鲜的马铃薯306.32吨、辣椒134吨,有效延长存储保鲜期限,实现错峰销售,帮助农户增收。同时,我们还为本地特色农产品沃柑提供冷链保鲜服务,助力江门农企出口32.73吨优质沃柑到加拿大。”广东新供销天业冷链集团有限公司珠西区运营中心行政总监李志杰说。
按照广东省供销合作社“1个中心+2个区域网+3个运营平台”冷链骨干网规划,江门作为省域重要流通节点,形成了“大型公共冷库+中小型冷链储配中心+运营平台”的全覆盖冷链物流配送体系,为“土特产”、海洋牧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撑。
地上,农作物病虫测报智慧农业控制平台“虫”脸识别,为水稻解决“成长的烦恼”;空中,多架植保无人机空中实施播种和精量施药飞行作业,实现“一机抵百人”的高效作业……江门在全省率先创新“县域服务平台+乡镇服务站+村助理+农户”的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模式,并在全省复制和全国推广。2022年,江门市供销社系统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近33.3万公顷(次),实现服务收入9818.6万元,同比增长38.88%。
市民打开手机点一点,网上下单通知“环保骑士”,就能解决废旧物回收利用问题,实现“变废为宝”。这是鹤山市新供销再生资源园区有限公司打造的“环保骑士”智能服务项目。“目前我们‘环保骑士’团队人数已超100人,累计服务市民10万人次,全年可回收物处理量2.4万吨。”鹤山市新供销再生资源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奕贤说。
此外,立足供销合作资源和乡村产业特点,江门市供销合作社联合金融保险部门共创农村绿色金融产品,大力推广“新会陈皮贷”“粤供园区贷”“三农贷”等金融服务,通过供销农服驿站将服务送村到户,着力构建具有供销特色的信用合作平台。
如今,江门供销系统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为农助农服务:累计建立4个大型公共型冷库以及17个冷链物流储配中心,总库容达到15万吨,形成全覆盖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打造5个农产品区域直供配送平台,近三年全系统农产品配送营业额3.58亿元;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助农贷款5.5亿元。
C 构建运行增效“三项机制”
激活更高效的合作发展动能
创新“四级”共建机制,推动建立社有企业升级机制,构建数字供销赋能机制……近年来,江门市供销合作社大力构建运行增效“三项机制”,健全“社企分开,双线运行”机制,激活更高效的合作发展动能。
江门市供销合作社创新省、市、县、镇“四级”共建机制,整合各级供销合作社的人、财、物、技、智等要素资源,在江门共建了9家社有企业,建立了农产品区域直供配送、农资农技、冷链物流、江门农特产品馆等四大平台,建立县镇两级供销合作社深化紧密型的“县基一体化”管理模式,统一规范人、财、物管理,实现资产管理、网络运营和项目建设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管理和经营效益。
在新会陈皮国家农业现代产业园管委会公共服务中心,一个实时滚动的屏幕引人注目,全区超7000家新会陈皮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流通情况不断更新,全区新会柑种植信息基本实现实时查看。“这是我们参与开发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部署全维度种植生产监测、防控、预警系统,输出陈皮产业大数据‘产业一张图’和‘监管一张网’,直接带动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0亿多元,带动农户增收超2亿元。”新会区供销合作社助农服务综合平台相关负责人说。
6月20日,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江门馆”上线暨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体验馆(邑涧店)揭牌仪式举行。本次开业的京东商城“中国特产·江门馆”和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体验馆(邑涧店)将向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侨华人提供新会陈皮、茶叶等最正宗、最地道的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和消费体验。
与此同时,江门市作为广东数字供销首批试点,依靠广东数字供销云平台,构建子平台为农户提供融合的农业服务。江门市供销合作社依托镇村基层社构建了50个数字供销综合服务D站,每个D站联结500户以上农户,服务不少于200公顷农田。数字化农产品供应链赋能产业,对接广东冷链物流和丝苗米、新会陈皮等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江门丝苗米“订单农业+农业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数字化,通过供销市集和智慧供应链赋能新会陈皮、台山生蚝、开平马冈鹅等江门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描绘江门数字供销“一张图”和建设江门名特优新农产品体验馆,打通省市县镇村五级供销数字化通路,聚合供销合作社治理监管、社务管理和五大经营网络、五级供销联农,探索平台化、网络化、数据化双线运行机制,提升数字化组织联农能力水平。
此外,江门市供销合作社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落实党对社有企业全面领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三重一大”、财务资金、投资项目、人力资源、考核薪酬、监察审计等内控制度,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组建江门供销集团,引入省供销集团为股权投资方,整合优化市供销合作社资产和资本,打造省级农业生产性服务龙头企业。2022年,全系统经营利润较2019年增长了1.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