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水口新闻
上一版3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激励广大党员砥砺奋进
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居民献计城区交通秩序管理
青年代表为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工作献计
促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本地人演绎身边事 礼赞幸福生活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口镇深挖本土文化资源
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

谭国标故居迎来一批批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革命精神激励着参观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水口镇完善自助图书馆等文化阵地建设,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

    6月29日,水口展览馆正式对外开放。水口展览馆是水口镇2023年十项民生实事之一,面积260平方米,设置非遗专区和多功能区,非遗专区展出水口特色产业、非遗文化、侨乡红色历史文化等馆藏,多功能区则用于举办艺术展览、非遗作品展和非遗传承课堂等。水口展览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水口文化事业朝着专业化、品牌化、普及化的道路迈进。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水口镇坚持深挖本土建筑文化、非遗文化内涵,通过焕发传统文化生机与加快现代发展相结合,为文化复兴和传承注入时代活力,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以文化振兴促进全方位振兴,以文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潘贤珍

    通讯员 吴瑞彬

    打造阵地

    赓续红色精神

    “谭国标是广州‘文总’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和追随者。”……走进位于水口镇的谭国标故居,循着谭国标的人生轨迹逐一参观,革命先辈为实现民族复兴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令人动容。

    自2022年完成修缮布展工作以来,谭国标故居迎来了一批批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革命先辈事迹感动着无数人,也不断激励参观者砥砺前行。

    红色文化承载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近年来,水口镇以名人故居、活动阵地作为传承红色文化传承、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抓手,积极打造红色文化传承主阵地。

    以谭国标故居、中共中区特委机关旧址、红线女故居为重点,水口镇积极申报项目、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做好名人故居、活动阵地的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投入超150万元,实施上述三个名人故居和活动阵地的修缮工作。其中,红线女故居、谭国标故居已完成修缮布展工作,中共中区特委机关旧址陈列布展工作正有序推进。同时,水口镇多方征集与名人有关的藏品和资料,展示故居主人的杰出事迹和人格魅力。2022年,谭国标故居、红线女故居入选第一批开平市党员教育基地。

    水口镇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宣传手段,组织开展“碉楼下的党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主题宣教活动,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市民群众、少年学生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名人的精神风貌,提高群众对本土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赓续红色精神。

    非遗传承

    厚植精神底蕴

    今年端午假期期间,参加2023年开平市龙舟邀请赛的12支队伍中,有7支来自水口镇。在水口,赛龙舟的传统历史悠久。2022年,赛龙舟(水口龙舟)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水口镇积极保护和传承赛龙舟这项传统文化。“我们成立了筹备组,努力把水口龙舟申报为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我们正申报水口龙舟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平市龙舟协会会长何杰贤介绍道。据悉,开平市龙舟协会积极参与公益性宣传,向群众宣传水口龙舟文化。去年,该协会在水口镇文体服务中心举办学生龙舟夏令营,今年,又依托“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学校,为同学们介绍水口镇的龙舟文化。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赛龙舟的队伍,弘扬传统文化,也把赛龙舟的精神传承下去。

    何杰贤同时也是水口镇龙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他表示,龙舟赛通常以村委会为单位参加,考验村“两委”干部的组织能力和基层治理能力,“通过举办龙舟赛,可以让更多群众知道,党组织在基层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的开平市龙舟邀请赛结束后,龙东村设“龙舟饭”300余席,宴请在全国各地乃至旅居海外的宗亲和朋友齐聚一堂,共话乡情。“组织龙舟赛活动,可以团结村民,加强与外出打拼的乡贤的联系。同时,也有利于吸引外地企业家来投资发展,对村里的文化和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作用。”何杰贤说。

    龙舟文化的蓬勃发展,是水口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成果的生动注解,也是水口镇厚植精神底蕴,以文化促发展的凝练诠释。

    文化赋能

    推动乡村发展

    “我们依托村里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员教育基地谭国标故居,打造文明实践阵地。”水口镇后溪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谈健彬表示。

    据介绍,后溪村从乡村基层治理的短板入手,实施积分制,将党员、群众参加志愿服务等行为进行量化积分,通过设立“文明超市”,实行物质、精神双重奖励。谈健彬说:“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党员、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意识,让基层治理由‘村里事’变成‘家里事’,提升治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这是水口镇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水口镇依托对名人故居的修复提升,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基层治理水平,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其中,以红线女故居为中心,水口镇投入超2000万元建设泮村灯会文化和粤剧文化风貌带,现已基本实现故居周边道路硬底化全覆盖。该镇还积极做好中共中区特委机关旧址所在地——翘桂村革命老区的村貌提升工程,推动党建文化建设升级、道路升级、居住环境升级,打造地标性红色教育基地,走文化引领的乡村振兴发展道路。

    同时,水口镇将辖区工业平台、红色阵地和非遗文化等本地资源“串珠成链”,科学谋划推进“智汇开平·科创城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带动辖区沿线乡村发展。

    此外,水口镇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文体服务中心、自助图书馆、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今年以来,已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余场。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