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合力“炒香”侨都预制菜
用闯劲和真情传递司法温度
开展公益支教活动
用粤剧阐释世遗的文化价值
侨刊乡讯的发展需要重视
非遗与传统文化可以相互成就
猎捕野猪莫随意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粤剧阐释世遗的文化价值

    2023年“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于近日启动,新编粤剧《碉楼》巡演在广州首场开演,7月2日回到五邑地区巡演。举行“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启动仪式暨新编粤剧《碉楼》巡演启动活动,是对红线女先生艺术人生和人格精神的怀念致敬,是擦亮江门“十张城市名片”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江门实践。

    粤剧,有“南国红豆”的美誉,是岭南文化之瑰宝。粤剧《碉楼》是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由广州粤剧院在2010年创作排演的新编粤剧。2022年以来,在省、市多方合力推动下,粤剧《碉楼》启动复排。一座碉楼一卷史,一曲红豆一席泪。粤剧《碉楼》紧扣华侨侨眷企盼“国盛家和人团圆”的主题,勾勒了碉楼里两代岭南侨眷的命运图景,诠释了旧日华工的血泪奋斗、爱恨情仇。该剧有三大创作特色:一是粤剧和碉楼两张世遗名片的结合。剧中紧扣碉楼内涵,抓住与碉楼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大做文章”,却始终未脱离碉楼本身的历史,彰显出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二是展现了开阔的时代视野。剧中描写了开平当地公鸡拜堂、八月十五登楼拜月等风土人情,还反映了当时白人排华、劳工惨死、土匪横行等社会问题;三是在复杂的情节中传递了丰富的情感。剧中以镇海与秋月的爱情为主线,以单眼英复仇和司徒永堂思念家人为辅线,两条情节线穿插起伏、冲突激烈、戏味十足,使小小碉楼饱含人生百味,演绎了深刻感人的爱情、亲情、乡情和家国情。

    戏剧的永久价值在于人物塑造,人物的最大魅力在于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正是文化传承的核心意义。值得称颂的是,粤剧《碉楼》的七个主配角用自身经历诉说了碉楼的苦难和荣光,尤其是男主角司徒镇海身上体现了一代华侨苦恋家乡的情怀,美丽善良的秋月是旧日开平女侨眷悲惨命运的缩影,传奇女匪单眼英用浓烈的爱恨反映了深层的社会矛盾。而秋月和镇海坚贞不渝的爱情、司徒永堂对镇云念兹在兹的亲情、九叔公与永堂淳朴深厚的兄弟之谊,温暖了一座座冰冷飘摇的碉楼,抚慰了一颗颗乱世中彷徨凄楚的心灵,凝结成对抗剧中恶势力和黑暗旧社会的精神力量。小空间里装进了大乾坤,碉楼记录了一个个华侨华人海外拼搏、回报桑梓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创业、热爱家国的伟大精神。创作并重排粤剧《碉楼》,就是要让今天的人们在沧桑厚重的历史回眸中,在内心深隽的冥思与咏叹中,汲取华侨华人血脉中恢宏感人的精神力量,寻觅和书写侨乡人民新时代的幸福篇章。

    侨都江门也是中国曲艺之乡,先后孕育了粤剧复兴鼻祖邝新华、红派艺术创始人红线女等粤剧名家,但当下也面临粤剧观众老龄化、专业演员断层、营销推广不善等问题。笔者建议发挥红线女粤剧品牌引领力,通过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演出补贴等方式培育重点粤剧作品,探索粤剧在题材内容、艺术表达、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常态化办好“侨都粤曲新韵”征集宣介活动,让更多年轻人爱上粤剧粤曲,让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同时,在赤坎华侨古镇发展戏曲文化旅游,助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载体、粤港澳大湾区文旅新地标。通过古镇大戏台集中展示地方剧种的历史底蕴、艺术特征和发展成就,并依托古镇内风格多样的建筑群,集演出、采风、交流、收藏、研究、创作于一体,以多元姿态尽展戏曲之美,运营一座粤剧等文化背景下的“侨”主题公园,打好江门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牌”。

    今天的江门,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新使命,让我们当好非遗文化传承人、侨心侨情联络人和城市形象传播人,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比翼齐飞、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话交融,在文化强省建设中贡献侨都新力量。李乐乐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