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合力“炒香”侨都预制菜
用闯劲和真情传递司法温度
开展公益支教活动
用粤剧阐释世遗的文化价值
侨刊乡讯的发展需要重视
非遗与传统文化可以相互成就
猎捕野猪莫随意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侨刊乡讯的发展需要重视

    近日,在首届“广东百年侨刊”证书颁发仪式上,有14家创刊超过百年的侨刊被授予“广东百年侨刊”证书和光荣匾,这14家侨刊全部来自我市。

    这是一份值得江门人骄傲的荣誉,全省现存侨刊乡讯共150种,江门就有80多种,占比超过一半。这也是江门作为中国侨都的有力证据。

    不过,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问题。笔者曾因为研究需要,去一家乡村侨刊社查阅其所出的侨刊。但该侨刊负责人反映,因为该侨刊社曾经历过几次搬迁,丢失了一些侨刊,现时的刊物可能并不齐全。笔者最终从该侨刊社借到了一套侨刊,整理后发现,自改革开放复刊以来,该侨刊共出了100多期,但相关的侨刊却仍因各种原因丢失了几期。后来,笔者又试探性地问了两家历史悠久的侨刊社负责人,他们也反映存在出版期刊不完整的问题。

    此外,江门侨刊乡讯的发展还存在编辑队伍老化等问题,部分编辑已经年过八旬;而且受海外邮寄费用升高等因素影响,部分侨刊乡讯面临生存危机。目前,有些侨刊乡讯已从一年四期缩减为一年两期,主要目的就是为节省邮寄费用。

    侨刊乡讯是我市侨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继续有力联通海外乡亲、做好侨务工作的重要保证。但历经百年的发展变迁,侨刊乡讯的发展目前也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我们要有意识地收集与保存这批珍贵的文化资料;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保护侨刊乡讯的编辑队伍。为此,笔者建议,我市的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侨刊乡讯的生存发展保驾护航。具体而言,可以做好以下工作。

    从近期来看,可以依托高校,成立侨刊研究中心,组织人力下乡,对现有的侨刊进行收集,先把这批老一辈侨刊人办的心血保存下来。接着,让高校的研究力量对这些侨刊进行深入研究,将我市打造成侨刊研究的高地。同时,相关部门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以“一刊一策”的方式,支持现有侨刊继续发行。

    当然,做了以上这些还不够。接下来还要根据当代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新生代华侨华人的特点,在纸质侨刊的基础上,开发出电子侨刊,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继续发挥侨刊沟通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作用,让其能够在信息时代成功转型。雷阵雨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