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土地升值 技术升级
“颜值”“内涵”同步提升
严防溺水事故发生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颜值”“内涵”同步提升
“无废”理念擦亮牛江镇昌梅村亮丽底色
昌梅村村民自觉回收农药废弃物。

    恩平市牛江镇昌梅村,是当地的“网红村”,不仅因为它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更因为它是恩平市第一个创建“无废村庄”的乡村。

    昌梅村以“无废”理念赋能乡村振兴,举全村之力、行非常之功,多措并举促进乡村环境全面提质,以实打实的成效增强村民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打造“无废村庄”样板工程。

    文/图 周晓营 谭锦波

    建立完善工作机制 全村“一盘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推进“无废村庄”创建工作,需从上至下贯穿推进。昌梅村建立了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无废村庄”工作领导小组,包括绿色农业组、农业生产废弃物管理组、生活污染防治组、村容村貌组、绿色生活组、无废宣传组等6个小组,明确各组职能、责任到人。由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和网格员等“无废村”创建协调员队伍,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沟通,全村“一盘棋”,形成齐抓共管的创建氛围。

    昌梅村还制定了包括应急预案、绿色生活方式、垃圾收集、奖惩制度等一系列“无废村”村规民约,规范村民日常生活习惯,确保“无废村”模式实现长效化运作。

    “我们按照以往的村规民约,在推进‘无废村庄’创建工作中,我们特意加入新的条约,推动村民积极参与创建‘无废’村庄。”昌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积泉介绍。如,昌梅村村规民约第17条写明:践行绿色低碳消费,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纸杯、塑料袋等制品。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铺张浪费。

    此外,昌梅村还定期举办“无废村庄”“垃圾分类”等宣传培训班,提高“无废村庄”创建工作知晓率。

    村干部划分责任田

    力求田间地头无废弃物

    牛江镇是国家级马铃薯及水稻万亩种植示范基地,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其中,昌梅村是牛江镇最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绿色生态农业之路。

    一直以来,牛江镇农业生产都采用“稻—稻—薯”种植模式,然而,种植马铃薯需要广泛应用的黑色农膜不易降解,一旦大量农膜被废弃在田头,便会对土壤及水源造成污染。“最初种马铃薯,是用稻草覆盖的,但效果很不好,因此逐渐用农膜取代。”冯积泉说。

    为解决这一问题,牛江镇在恩平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制定了《农膜回收奖补方案》。昌梅村作为种植示范基地,在全镇率先开展该项工作,以奖惩结合的方式,有力整治农膜“黑色污染”。

    此外,该村还设置2-3个农药废弃物回收点,要求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田间“零”农药废弃物要求,把农药废弃物收集并运送到指定回收点。与此同时,该村还设立回收监督小组,村“两委”干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做好责任区域的田间地头农药废弃物回收、集中处理,以及宣传和监督工作,形成“人人参与、个个回收”的良好氛围。

    引入积分制

    “兑”出文明新风

    “真的没有想到,搞好自家卫生也能获得积分,积分还可以兑换礼品。”昌梅村领取“积分”奖励的村民冯华锋高兴地说。“积分超市”是近年来恩平市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引入积分制,让村民更加积极践行村规民约,倡导文明乡风。

    去年以来,为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凝聚发展正能量,恩平市发挥优势、整合资源,以点扩面、逐步推进,探索积分管理制度,串联起群众孝老敬亲、和睦邻里、摈弃陋习、争当好人、扮靓家园的“文明谱线”,以“小积分”兑出“大文明”,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风社风持续好转,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我们村按照牛江镇制定的‘卫生清洁户’‘五好家庭’评分制度,制订了具体的积分标准。”冯积泉说。

    有了评分标准,就要有对应的奖励。昌梅村详细列举出积分兑换商品的“清单”,“积分超市”的每件“商品”都有对应的“分值”。“村委会鼓励村民通过主动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家园建设、社会基层治理等获得积分,这已成为村民参与‘无废村庄’创建工作的重要渠道。”冯积泉说。

    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里道路宽敞明亮。“积分制让大家争着爱护环境卫生,现在,村里干净多了,人的修养也越来越好了,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小事化了’了。”昌梅村村民冯伯说。

    积累积分的过程也是文明积淀的过程。在昌梅村,村民之间互学互比互促,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