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研究推进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和对外工作、对台工作
习近平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切实加强耕地保护 全力提升耕地质量
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出版
我市排名再提升
强化侨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交流研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市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
强化侨都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我市注重各类人才的培养。图为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操考试现场。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江仁材

    “经过3年成长,我们的绿色梦想在侨乡逐步变成现实……”仲夏时节,何广安致力于项目攻坚,朝着产品输出和方案输出两个方向同时进行。

    何广安是中山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2020年初,作为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他被引进到高新区(江海区)创业,在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开启了人生新征程。“江门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在创业成本、营商环境、人才政策扶持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他说。

    此后,何广安与其他2名中山大学校友一起,创立了江门市新构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成本更低的新型可降解塑料材料,逐步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环保事业。

    放眼侨乡大地,越来越多的人才把目光投向江门、选择江门、扎根江门。今年以来,江门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统筹推进13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优化提升“人才倍增”工程,深入实施“人才倍增”工程十条措施和重点人才队伍高质量自主培养三年行动计划,上半年新增各类人才5.41万人,增长6.12%。

    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关键。今年以来,江门把推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印发江门市“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实施重点人才队伍自主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和激励全社会引才聚智“八大行动”,明确2023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要点,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立足当下,江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通港澳吸引集聚境外人才。开发江门市侨情统计信息平台,举办2023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认定首批5家江门“侨梦苑”港澳台侨创新创业基地,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香港青年实习计划”、港澳高校毕业生“引留”行动等,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机遇,全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

    放眼未来,江门聚焦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15条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产业新赛道高质量发展需求,发挥江门制造业大市优势,统筹推进制造业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与清华大学合作共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吸引12名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生参与实践锻炼,打造“江门市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人才培养品牌,围绕产业链加快布局创新链人才链,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各类人才。

    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

    五邑大学纺织材料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马春平目前正从事功能纤维材料、绿色染整、油墨涂料等相关方面工作。2020年4月,在了解了江门的地理位置、发展前景和新材料产业链情况后,她欣然选择江门。

    来到江门后,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的重视,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更令马春平感到安心。“江门市为人才提供了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这些政策都很实在。”马春平表示,江门有一系列非常完整的制度去推进“人才倍增”工程。

    在壮大战略人才队伍方面,建设国家重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集聚18个国家和地区78个单位700余名科学家、工程师参与科研。探索江门双碳实验室“实验室+产业园”产学研融通发展,已集聚5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吸纳55名科技人才,吸引10家科研机构进驻。全面深化与省科学院合作,全力支持江门产研院建设,优化构建“1+6+N”服务体系,柔性引进50名博士与我市科技型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引育孵化企业超150家。

    在培育壮大专项人才队伍方面,江门高质量推进教育、医疗等重点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强基”计划、产业人才“锻造”计划、科技人才“提质”计划、华侨华人人才“汇聚”计划,厚植人才成长沃土。

    同时,江门大力推进侨都青年人才全球汇聚行动,构建“1+4”行动体系,已经有近万名毕业生表示有意向来江门就业创业,并吸引了数千名五邑籍青年学子参与青年人才返乡系列活动;制定出台激励海外拔尖人才来江门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力量举荐海外人才,努力营造“引侨才、回侨乡、建侨都”的生动局面。

    聚焦制造业当家引才聚才,江门正在编制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实施“园区技校”项目、技工院校“扩容提质”计划、侨都产业技能根基工程,推进公共实训“1+N”体系建设,搭建“培养平台+创新技能培训模式+创设技能成长通道”,今年新增技能人才载体31家,为69家次企业设计77个技能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服务458家次重点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4150人次。

    此外,江门还大力培育农业人才队伍,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计划、在外侨都青年人才回乡振兴行动,建设“1+6”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新增农村人才1.89万人,累计创建省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39家。

    营造人才宜业宜居良好发展环境

    日前,2022年度江门市艺术系列初级职称评审在江门书法院开展,受理评审包括艺术表演、艺术创作、艺术管理、艺术技术保障等专业类别。这是我市首次开展艺术系列职称评审。

    职称与人才工作相乘相促,正逐步形成“倍增”效应。

    为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江门打通企业高管、骨干人才根据薪酬水平直接认定高层次人才的通道,制定职称评定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贯通工作指引,推动146家企业完成机构备案,超4.73万人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获得证书。同时,江门在重点产业领域以“揭榜挂帅”“赛马”机制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有利于便捷引进海外“高精尖缺”人才的体制机制,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积极提供前置优质服务。

    “原先线下办理需耗时2天的不动产业务,在人才‘一站式’窗口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当天就在线上走完全部流程,我十分满意!”近日,江门市高层次人才高善旺点赞了江门市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的服务。据悉,江门市聚力打造“侨都人才邑卡通”人才服务品牌,全面推行“一卡一网一站”人才服务新模式,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好台、做好服务。

    高善旺的点赞正是江门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成果的体现。在持续做优人才服务上,江门正大力建设全市统一人才数据库,打造“侨才通”人才服务品牌,率先推出人才“一码通行”服务,明确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人才签注、税务办理等七大类108项服务事项。

    此外,江门通过打造实体人才综合服务载体,让人才服务真正做到“眼见为实”。打造江门市(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建设“1+7+N”各类人才驿站192个,在各县(市、区)重点打造青年人才驿站,为青年人才提供免费住宿、政策咨询等“一站式”服务。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今日的江门,对人才的重视前所未有,对人才的支持竭尽所能,对人才的服务细致入微。随着“人才倍增”工程的深入实施,江门正以更加昂扬向上的姿态,在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中积极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