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未成年人上网时间增加,拿起电子产品开启“假期畅玩”模式。不过骗子却抓住可乘之机,利用网络游戏哄骗未成年人上钩,让他们一步一步走向“陷阱”。
今年以来,我市发生了两起涉未成年人被骗盗刷银行卡案件,诈骗分子以“赠送游戏皮肤”为名,利用未成年人涉世未深、辨别能力不强的特点实施诈骗,导致家长的银行卡被盗刷而遭受巨大损失。江门公安提醒,孩子们暑期触网时间明显增加,家长在严控孩子玩游戏时间的同时,也要密切监管其上网行为,防范各种新型网络诈骗。
江门日报记者 朱磊磊 通讯员 吕炎强
案例
陌生网友送“皮肤”骗刷银行卡
“谢谢警察同志,帮我们挽回了损失,以后我们会加强警惕。”7月17日,小梁同学的家长向江门公安经侦部门送来“人民好警察,百姓贴心人”锦旗,以示感谢。
事情起因要从今年3月说起。3月20日,新会公安机关接到未成年人小梁被骗的警情,其家长银行卡内4万多元被他人盗刷消费。经查,小梁使用家长手机玩一款叫“某某精英”的电子游戏时,认识了一位陌生网友,对方通过语音聊天指引其完成“送皮肤任务”。在此过程中,对方诱导小梁将家长的银行卡信息、手机验证码等告知对方,并在多个购物网站中绑定家长的银行卡。最后,小梁被对方拉黑,家长卡内4万余元被盗刷消费。
经深入侦查,江门警方迅速锁定作案嫌疑人。随后,办案民警辗转海南、湖南等地抓获涉案人员15名,并循线追踪涉及新疆、河南、云南、茂名、湖南等10余起盗刷案件,涉案金额10万余元。
无独有偶,今年5月,鹤山又发生了一起同类案件。5月24日,鹤山公安机关接到一起未成年人小李被骗警情,其家长的3张银行卡被他人盗刷消费30笔。小李使用家长的手机玩一款叫“某某派对”的游戏时认识一位网友,对方通过视频聊天方式,以完成任务“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由,诱导小李操作其家长的手机注册开通某移动支付App。之后,对方诱骗小李提供短信验证码,成功绑定家长名下的3张银行卡,实施套现盗刷。
经侦查,6月下旬,江门警方在重庆市奉节县、江西赣州市、广州、东莞等地抓获6名涉案人员,现场查获一批涉案银行卡、POS机、人民币现金等。
提醒
父母要加强教育引导
近年来各种新型诈骗手段和套路层出不穷,犯罪的魔爪已经伸向了未成年人,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假借“赠送游戏免费皮肤”名义,骗取未成年人的信任,达成网络诈骗目的。
“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面对热衷事物缺乏自控力,在此类涉未成年人被骗盗刷银行卡案件中,不法分子利用‘免费领取游戏皮肤’为由设计骗局,引诱辨别能力不强的未成年人‘完成任务’。”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家长认为,自己没有将支付密码告诉小孩,就没有银行卡被盗刷消费的风险。
“在诈骗中,不法分子会套取家长的银行卡信息,诱导未成年人在手机上做出相关操作,从而达到盗刷家长银行卡、骗取钱财的目的。”该负责人说。
江门公安提醒,父母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孩子正确看待网络游戏,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要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同时,要妥善保护银行账户,给未成年人的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支付工具开通快捷支付功能时应设置消费限额,并开通银行卡支付短信、微信或其他方式的提醒功能。如果发现银行卡的余额变动不是本人操作的,应马上联系发卡行客服将银行卡冻结挂失,最大限度降低盗刷带来的损失。
此外,要时刻注意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经常查看手机上是否有非家长安装的App。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如背着家长偷偷操作手机、要求家长拍照、配合人脸识别等,发现被骗后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就近到派出所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