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医院正畸迎来“暑期热”
我市首个综合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项目获批
筑牢免疫屏障 守护百姓健康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3 年 7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疾控中心用行动书写担当
筑牢免疫屏障 守护百姓健康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取样工作。
离病毒最近,与时间赛跑,是疾控人工作的真实写照。

    这是勇毅前行的坚实步履——

    风雨兼程七十载,市疾控中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不畏劳苦、敢为善成”的干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用坚守和担当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这是踔厉奋发的优秀答卷——

    在党建引领下,市疾控中心以新理念引领改革发展实践,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集体”“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等多个国家级、省级荣誉,谱写了新时代的疾控事业华彩乐章。

    统筹:邓榕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邓榕 蔡昭璐 通讯员/江疾宣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筑牢为民防病前哨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让鲜为人知的疾控工作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作为“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在“非典”“甲流”“禽流感”“寨卡”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总少不了他们果敢勇毅的身影。

    “离病毒最近,与时间赛跑,这就是疾控人工作的真实写照。”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立峰说,面对病毒,避险是人的本能;冲到一线,是疾控人职业精神的呼唤。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市疾控中心多措并举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功能明确、运转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筑起稳固的为民防病前哨线。

    构筑严密的公共卫生监测网。全市对40种甲乙丙法定传染病开展监测,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飞跃提升;探索形成具有江门特色的性病就诊者扩大检测模式,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示范区优秀模式”,先后5次在全国示范区模式探索经验交流会上推广交流,并在广东省内推广实施。

    抓好病媒生物监测。开展登革热媒介蚊密度监测工作,对全市进行蚊媒密度飞行检查,抽查各地自行监测质量;开展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性监测,每年在全市采集伊蚊幼虫开展抗药性监测工作,并提出科学使用杀虫剂的建议。

    开展地方病防治监测。综合评估各县(市、区)碘缺乏病防治情况;开展饮水型氟中毒监测,在全市3个病区村监测,及时发现地方病防控薄弱环节。

    截至2022年,我市传染病处于低流行水平,重点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成效显著。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从2021年813.16/10万降至2022年的770.64/10万,降幅5.23%;2016年实现消除疟疾工作目标,连续保持30年无脊灰、34年无白喉病例的好成绩;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流脑、乙脑等疫苗可预防疾病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

    建立立体化监测网络

    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健康影响因素除了疾病本身,还涉及生产生活方方面面,如空气、饮用水等。为此,市疾控中心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监测网络,保障城市公共卫生安全。

    开展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完成广东省城乡饮用水卫生监测、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信息公开工作等工作,通过有效水质监测,及时预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紧抓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已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点有91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识别核查处置聚集性病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成为影响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市疾控中心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高质量推进“健康江门”建设。

    持续纵深推进慢性病防控,建立覆盖全市的以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和心脑血管事件报告为主的慢性病监测体系,监测工作质量达标并保持位居全省前列;重点推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以建设示范区为抓手,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

    目前,我市已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促进慢性病的早防、早筛、早诊、早治。

    坚持党建引领

    推动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沙场百战袍未解,征途万里再启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疾控中心将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以更高站位探索新路,更高标准谋划工作,为健康江门建设贡献疾控力量!

    推进实验室建设。按照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建立完善全市疾控系统实验室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和更新换代的长效机制,推动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达省内领先水平;推进中心病原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建设,打造公共卫生病原学检测、疾病监测、研究、培训的实验高地。

    壮大人才队伍。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育、招引力度,建设流行病学、病原学检测和公共卫生医师培训基地,培养较高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风险评估、应急处置骨干人才;以建设公共卫生领域重点学科和领先学科为目标,加大科研投入,全力支持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和重点学科申报。

    加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动疾病预防控制走向信息化、数字化,推动江门市疾病防控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建设,构建互联互通的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公共卫生大数据库,实现多点触发预警、流调分析辅助、疫情趋势预测等先进功能。

    深化交流合作。加强与研究机构、高校的交流合作,学习前沿知识理论技术,提升创新研究能力;深化珠中江卫生应急合作内涵,提高我市对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与教育、公安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完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提升全市疾病综合防控能力与水平。

    强化疾病防控。加强新发、再发的传染病监测,强化突发急性传染病源头治理;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拓展地方病防治,巩固深化艾滋病等传统流行重大疾病防治成果;推进健康江门行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

    “七十载既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新篇章的起点。”杨立峰说,未来,中心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为健康江门书写疾控事业发展新篇章!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