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心所向是幸福
上半年全市引进44个超10亿元项目
数量增长63% 计划投资额增长23.3%
今年上半年新登记企业9514户
30个优秀项目进入决赛
以生动的“蓬江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
三区启用公汽微电子站牌
特色产业、文化与生态独具魅力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7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开到榕树下,开进公园里
以生动的“蓬江实践”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时代内涵

    □统筹/毕松杰 撰文/任佳燕

    行走在蓬江区荷塘镇石龙围河涌畔,两岸绿植青青,水面碧波荡漾,村民徜徉在绿意之中,或骑行赏景,或漫步聊天,或小憩游乐,呈现一派安居乐业的祥和景象。曾经,石龙围河涌是蚊虫孳生、垃圾堆积、河水发黑发臭的整治污点,在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及时跟进下,充分释放依法监督叠加效应,致力推动石龙围河涌水环境治理,让河涌重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

    近年来,面对老百姓口中“治了多年”的臭水河、坑坑洼洼的乡间泥泞路、老城区改造中的“急难愁盼”等问题,以及“如何破解招商引资难点问题助力蓬江区高质量发展”“如何乘着《狂飙》东风持续发展”等话题,蓬江区各级人大代表步履不停,心往下沉、眼往下看、情往下系,把联络阵地建在老百姓家门口,用一双双脚板夯实为民服务之路,助推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实际问题,生动展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扎根基层的生机与活力。

    “部门进站,代表到家”

    倾听群众声音回应群众关切

    “以前没有门牌,不仅快递、外卖很难收到,送煤气、维修水电的工人也很难找到具体地址,现在有了明确的门牌号,方便多了!”看着家门口新安装的门牌,住在蓬江区环市街道群星社区龙马里新村的谢先生脸上露出笑容。近日,龙马里新村30余户居民安装上了统一样式的蓝色小门牌,体验到了“幸福感来敲门”的喜悦,这一切都离不开群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的调研和督办。

    每逢人大代表接待日,蓬江区各级人大代表便会准时来到全区24个代表联络站,面对面聆听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做好记录,并通过实地调研将问题与建议转交相关部门处理。“我们面对面与政府职能部门交流的机会较少”“如果政府职能部门能多些现场办公,相信我们的问题可以更加高效解决”……在一次接待群众过程中,部分群众提出的建议引起了蓬江区人大代表们的重视。面对群众的“考题”,蓬江区人大常委会给出“部门进站,代表到家”的答卷,让人大代表、政府部门负责人主动来到群众身边,直面回应群众关切,点对点解决困难。

    二轻幼儿园门口增设减速带、棠下镇三堡村烈士纪念碑旁臭水渠改造、杜阮镇龙榜村农耕路段加装护栏兼硬底化改造、环市街道篁边村鹅峰里“弯曲路拉直”……近年来,一件件群众在主题接待活动中反映的民生“微实事”得到推动解决、落地落实,“部门进站,代表到家”已经成为蓬江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金字招牌”,自2021年活动开展以来,共举办各类代表履职活动248场,59名担任人大代表职务的党政领导带头参加活动,827名省、市、区、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活动,走访接待群众2265人次,推动解决加快老旧社区改造项目进度、厘清老旧城区加装电梯权责、优化乡村项目实施流程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466个。

    今年,为进一步深化“部门进站,代表到家”的活动,蓬江区人大常委会指导人大白沙街道工委依托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创设“蓬江民声”人大代表直播间,其间,人大代表和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如何激活‘狂飙地’文旅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等话题,以直播的方式深入探讨业态规划、文明经商、交通治理及食品安全等8个问题,实时与群众互动回答,推动整治虚假广告用语、缓解交通堵塞、增设公厕等5个问题的落实与解决。该场直播活动吸引1300余名群众积极参与,实现代表与群众“线上+线下”互联,“零距离”服务群众。

    进社区、园区开“代表议事会”

    快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这是一份招商引资工作调查问卷,麻烦您填写一下。”在人大环市街道工委助力高质量发展民意收集点,人大代表们一边向企业派发调查问卷,一边记录着企业负责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建议,为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收集鲜活素材和参考依据。从深入工业园区了解园区再造推进情况,到头顶烈日到圩镇与村民共话美丽乡村建设,再将“代表议事会”开到社区榕树下、园区企业里……无论是镇(街)、村(社区),还是企业,随处可见蓬江区各级人大代表为民忙碌的身影。

    人大代表从群众中来,更要主动到群众中去倾听民意。为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人大白沙街道工委依托辖区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5个“微网格”,组织代表深入走访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并在代表所在“微网格”中的社区定期开展“代表议事会”活动,把联系服务群众的“直通车”开在榕树下、公园里,畅通收集社情民意“双通道”。截至目前,化粪池堵塞整治、老旧小区环境优化、上下学安全出行等10多项民生问题均在“代表议事会”中商议解决,“有问题需求就找人大代表解决”已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和选择。“人大代表把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放到群众身边,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问题反映上去,问题就能更好更快解决。”在蓬江区长塘社区住了23年的梁伯对此深有感触。

    “年初制定的优化36路公交线路的相关措施为何没有落实?”“园区公交首末站新站场何时能够建成?”今年7月初,一场聚焦蓬江产业园公交线路优化的“围坐议事”在蓬江产业园进行,人大代表、园区企业代表直击痛点现场“考问”,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直面难点“接招”答疑,为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方便厂企职工便捷出行建真言、出良策。

    这场议事会的背后源于园区5万余名厂企职工的共同心愿——希望园区内能有直达中心城区购物中心的公交车。带着园区职工的诉求,20名人大代表先后走访12家园区企业,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张,在广泛征询企业代表、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蓬江产业园公交车搭乘调查报告》,并聚集企业、部门负责人“正面会诊”“对症下药”。目前,“高峰期增加36路公交车班次”“公交车直达中心城区购物地点”“加强灵活公交模式的宣传”“统筹制定‘共享定制公交’执行方案”等诉求已形成问题清单转交相关部门办理,人大代表持续监督,跟进问题并逐一击破。

    从民生保障最基层,到经济发展主战场;从群众热议的文旅景点,到乡村振兴第一线……蓬江区人大常委会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代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汇聚成推动蓬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强大动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