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梁爽 通讯员/陆小蒟 何洁兰) 近日,67岁的李阿姨在喝早茶的时候突然觉得胸闷、头晕,其家属赶紧将她送到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当时患者的症状与检查结果都指向了心肌梗死,医生几经波折终于揪出其隐匿病因——心碎综合征。
当天,李阿姨被紧急送进该院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术。但奇怪的是,经过术中仔细探查,医生发现其有“左心室尖部收缩运动减弱”,但并未看到冠状动脉病变。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阿姨开始呼吸急促、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也从正常值掉至72/44mmHg,病情非常危急!由于出现严重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马上被转入ICU(重症医学科)救治。
经过一系列积极抢救,李阿姨的血流动力学依然极不稳定,反复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一度难以维持。该院ICU主任容永璋带领的团队迅速组织讨论,考虑患者心源性休克,若尽早启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可减少心脏做功、心肌耗氧量并改善患者症状。但由于经济原因,家属拒绝了ECMO治疗方案。
患者病因不明,性命危在旦夕,就在这时,事情出现了转机。在心脏彩超检查过程中,ICU的医生发现,李阿姨的左心室运动减弱并且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这是重大突破。ICU团队再次对患者的起病过程进行详细问询,围绕患者的病情及各种检查、检验结果展开深入探讨。在医生反复追问下,家属透露:由于在某些家庭事件上意见不和,李阿姨这几天一直郁郁寡欢、心情低落。结合病史与症状,ICU团队终于揪出患者背后隐匿的病因——心碎综合征。
心碎综合征也叫takotsubo心肌病(TTS),“takotsubo”一词来自日本一种捕章鱼的罐子,瓶颈窄,底座宽,有心碎综合征的人左心室会肿胀起来,看起来和这种罐子的形状一样。大量证据表明交感神经激活是心碎综合征发病的核心机制。大多数情况下,心碎综合征通常由严重的心理和生理压力引起,这些压力可以是情感性的,也可以是身体上的。
确定病因后,积极对症治疗最为关键。在该院ICU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李阿姨9天后成功撤掉呼吸机,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数天后康复出院。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心理调节能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与家人和朋友保持沟通来降低心碎综合征的患病风险。”容永璋提醒,心碎综合征大多症状较轻,像文中患者这样急危重症极少发生,但我们仍需注意此类疾病,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