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洁、清廉。7月26日,在牛江镇莲塘村百亩荷塘的小亭中,牛江镇人大举办了一场“荷塘问政”活动,县、镇两级人大代表通过述职评议、“抢麦”提问、现场走访调研“三部曲”,向选民汇报履职情况,架起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生动诠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牛江开花结果。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吴健争
实习生 吴俊明
“面对面述职” 拉近代表与选民的距离
人大代表述职,让选民更加深入了解人大代表履职情况,拉近人大代表与选民之间的距离。当天,三名来自基层的代表进行述职。
社工吴惠梅是恩平市人大代表。日常工作中,她上门走访单亲困难家庭、特困供养人员、低保人员、高龄独居老人、留守及困境儿童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向牛江镇政府反映,充分彰显一名人大代表的担当。她还发现,莲塘村的莲花池由于缺乏系统管理,杂草丛生,栈道、凉亭也出现破损。于是,她与莲塘片区的人大代表联合提出“重建莲花池”的建议。该建议得到牛江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组织安排工作人员清理池内杂物,清整池内淤泥,为莲花生长提供良好环境。“如今,莲花已经盛放,凉亭内破损的木椅也进行了更换,沉寂的莲花池重现生机,成为周边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吴惠梅说。
牛江镇人大代表冯国英在述职中表示,他结合牛江镇“网格化+背包住村”工作机制,深入群众,听取民声,解决村民反映的迫切问题,“莲塘村委会莲和村和莲秀村的公厕出现堵塞问题,给村民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我积极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希望改造升级这两座公厕”。如今,两个村民小组的公厕已基本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惠及周边群众,“能为群众做实事,让我感受到作为人大代表的自豪感。”冯国英说。
莲塘村党支部书记冯伟强是牛江镇人大代表。他表示:“今年以来,我已向牛江镇政府提出了两条建议。一是修复莲塘河海底桥,已获采纳,相信很快就可以完工,方便村民出行。二是修复响水村倒塌的塘基,目前工程已完成,消除了安全隐患。”
“荷塘问政”
架起政民沟通“连心桥”
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也越来越猛烈,正如人大代表们的热情一样。
“莲花池现在的护栏是塑料材质,经过长期的日晒雨淋,部分护栏出现破损,安全隐患较大,可否尽快更换结实点的护栏?”现场,一位人大代表“抢麦”提问。对此,牛江镇镇长薛碧辉现场回应表示,莲塘村的荷花池不但是村里的景点,也是牛江镇的一张名片,是村民歇息、游客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外出乡亲、海外侨胞的乡愁所在。“由于涉及费用较高,我们会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步更换优质护栏,同时,呼吁各级人大代表监督大家做到文明旅游,切勿故意破坏。”薛碧辉表示。
“六屋村垃圾清运存在不及时、垃圾沿途散落的情况,能否增设垃圾箱,或者提高垃圾清运频率?”针对人大代表的这一问题,薛碧辉表示,农村生活垃圾的日常清运是一件大事,牛江镇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将于今年9月纳入恩平全市环卫“一把扫”项目,由相关企业统一管理,届时,相关问题将得到较好解决。
“莲塘村村道车流量大,车速也比较快,存在安全隐患,可否安装减速灯及标志?”对此,薛碧辉回应道:“全镇正深入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已经发现了46处安全隐患,并逐一整改,包括加装爆闪灯、凸面镜、减速标识、减速带等。接下来,将继续根据代表建议,进一步做好相关隐患整改工作。”
现场,人大代表还提出了关于“三线”整治、路灯建设等的意见建议。牛江镇政府领导一一回应。“一问一答”之间,将“问政”贯彻到底,“问”出了民意诉求,“答”出了政府为民服务的责任和担当。通过“荷塘问政”,牛江镇人大真正架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人大代表真正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履职宗旨。
朵朵荷花,层层荷叶;亭台栈道,风景优美。当天,人大代表们还调研了牛江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美丽的荷塘景致深深吸引着人大代表们。牛江镇人大代表冯积泉表示:“荷塘周边一公里内,有冯如故居、冯如文史馆、恩平市拉美华人展览馆,还有荷塘月色、‘千亩金稻’、特色村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丰富,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宝地。”
据悉,近几年来,牛江镇围绕“侨都赋能”,投入约2500万元打造“冯如文化精品线路”,推进“一标两片区”升级改造。该镇昌梅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近年来吸引游客超30万人次。下一步,牛江镇将加快推动冯如文化、华侨文化和乡村文化融合发展,以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未来,牛江镇人大将进一步推动镇内人大代表履行好议事、监督、询问等各项职能,将“荷塘问政”活动打造成品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